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流"是小城镇发展的引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必须解决三农问题,繁荣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这是一个大思路、大方向。十六大报告同时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就为我们指明了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即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城镇化必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发展道路,而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怎样发展小城…  相似文献   

2.
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小城镇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以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实践为例,结合科学发展观就推进小城镇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发展小城镇 建设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年来,伴随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巨大进步,河北省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1978年以来,河北省小城镇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总体发展水平已处在全国中游行列。但与先进省份相比,如毗邻的山东省,河北省的城镇化比例尚不足对方的一半,距离建设部提出的2000年全部完成小城镇规划的要求差距还非常大,因此很有必要重新认识小城镇的重要意义。大力发展小城镇,一是有助于广大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加快农村城市化的步伐,并从聚落形态上改变农村面貌,实现向城市的靠拢。二是小城镇的发展是国民经…  相似文献   

4.
乔金龙 《江南论坛》2001,(11):15-16
小城镇建设是个大战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实施小城镇战略,形成集镇城镇化格局对苏南经济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重义。下面,就如何推进苏南小城镇建设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小城镇是县域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小城镇与县域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探讨: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主要场所,发展县域经济,离不开小城镇建设。同时,本文对怎样发展小城镇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
湖南小城镇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小城镇的战略地位逐步提升。当前,农村社会经济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面临的重大课题也赋予了小城镇发展的时代重任,加快城镇化进程成为21世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在分析了湖南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类小城镇发展的目标、模式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论小城镇建设与中小企业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揭筱纹 《经济学家》2001,(4):101-106
我国城镇化的主体是小城镇建设,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的关键是繁荣小城镇经济。小城镇经济的繁荣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经济增长、结构提升,以及城乡经济的互动,因此,小城镇建设与中小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促进小城镇经济繁荣的动力与内涵,小城镇建设又是中小企业发展的载体与基础。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把发展小城镇摆在重要位置,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后,我省小城镇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省上下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尊重规律,尊重实际。更加自觉地加快小城镇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省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主要表现在:小城镇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1984年全省县城以下建制镇仅有309个,万人以上入口的建制镇才92个,建成区面积在1平方…  相似文献   

9.
总体上看目前云南省小城镇的发展处于从以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发展阶段向以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为主要特征的集约型发展阶段的过渡时期。要根据省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推进小城镇的发展和乡镇合并以及村庄合并。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小城镇建设是提高我省城镇化水平的正确选择,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治本之策,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方式。小城镇建设能够带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激活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劳动力当地就业。我省407个县以下建制镇中,315个建制镇人数均不足5000人,占总建制镇数的77.4%,一些建制镇规模小,布局比较分散,经济集聚功能差,对当地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1.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冀延卿 《经济经纬》2002,25(2):22-25
实施城镇化战略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大举措,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是比较低的,发展小城镇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强调指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一五"规划也把"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作为自己的战略重点。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党中央对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各项要求和部署,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的重大意义,加快推  相似文献   

13.
潘劲  周云  吕予阳 《经济师》2011,(11):19-20
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在发展小城镇中存在缺乏主导产业支撑、发展水平不平衡和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国外许多国家十分重视发展小城镇,在小城镇建设、科学规划、资金扶持方面积累的经验对北京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目前,全国各地小城镇建设很快,但由于缺乏宏观政策的有力支持和引导,小城镇建设上尚存在着数量过多、规模偏小、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是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二是要注意突出科学规划在小城镇建设中所具有的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三是要切实壮大和增强小城镇经济实力;四是要大胆创新城镇经营理念;五是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型管理体制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5.
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小城镇改革与发展,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作者对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陕西小城镇发展的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科伟 《经济地理》2001,21(3):328-331
陕西小城镇具有发展水平低、分布不平衡、数量增长超过规模的扩张和质量的提升等特征,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非农经济落后、宏观指导不力、微观管理不到位等方面,其发展上既有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又存在着自身基础薄弱、大中城市的竞争限帛和地理环境制约等不利条件。作者认为陕西小城镇的发展应与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和非农产业的发展相结合,突出重点,以质的提升取代量的扩张,因地制宜的选择发展模式。基于此认识本文提出了陕西关中、陕南、陕北三大地理区和六种不同类型地域城镇化发展模式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性标志。从县域层面上来说,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更是实现城乡一体、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的最佳模式。早在1898年,英国建筑规划师埃比尼泽·霍华德就提出了"小城镇"概念。1982年,费孝通教授主持了我国的小城镇研究,他从家乡吴  相似文献   

18.
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模式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城镇化进程对我国来说,既是经济生活中的主旋律,也是社会转型与发展的需要。这些年,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有效地推进小城镇建设,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一、农业商品化牵引型。这种模式的特征是:以农业的商品化为催化剂,汇集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兴起了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农业商品化和农村工业化这两股力量交汇作用,催生了“交点”地区的农村城镇化。研究珠江三角洲经济奇迹的学者们就把珠江三角洲城镇化轨道概括为“农业依托型”发展模式。具体来说经历了“三级跳”的发展轨道:农业商品化─—农村工业化,…  相似文献   

19.
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今天,低能耗、低污染成为全球低碳经济热点.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新形势下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必然.小城镇作为我国城镇化的重点,其低碳建设与发展的潜力和路径值得研究.文中对湖北省小城镇低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小城镇低碳化发展思路与建设路径,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加快西部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30年的发展,为促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欠发达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产业支撑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还很重,带动和辐射作用还没有真正形成。因此,在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机遇期,更应加快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对于我国西部农村走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