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日益增多,随之也产生了外商投资企业的避税问题。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避税主要是通过转让定价手段和利用税收优惠方式进行的。避税活动减少了我国的财政收入,违背了税收的公平原则。为此,我国可通过完善税收立法、加强税务征收管理和国际税收协作等措施和方法来进行反避税,从而清除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土壤,使之在我国能得到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外商投资企业通过转移定价、资本弱化及滥用优惠政策等手段避税,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税收损失,也破坏了公平的税收环境。本文分析我国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原因和主要形式,提出防范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孟红 《经济纵横》2007,(9):35-38
外商投资企业通过转移定价、资本弱化及滥用优惠政策等手段避税,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税收损失,也破坏了公平的税收环境.本文分析我国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原因和主要形式,提出防范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外商投资企业避税问题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商投资企业避税已成为我国目前涉外税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原因和避税的主要表现形式,阐明了避税的危害,提出了防范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后,外商来华投资的企业就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外资企业逆向避税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本文首先介绍了逆向避税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转移定价逆向避税的主要动因,并提出了应对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防范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全世界的主要税源已集中到跨国公司集团.与此同时,由于跨国公司中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操纵,使得跨国公司不依据市场供求关系而人为确定内部交易价格成为可能,随之也产生了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避税问题.由于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大多为跨国公司的关联企业,因此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在我国表现得也比较明显,转让定价避税不仅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税收损失,而且也破坏了公平的税收环境.对于转让定价避税行为,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芬 《发展研究》1999,(1):31-32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企业迅猛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为增加财政收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各国地区间的税收法规在税率的高低、课税范围的大小、征收管理手段等方面都存在不少差异,投资者受趋利性的驱动,利用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在税收上存在的差异进行偷避税比较普通。另外,由于我国当前的税收征管还存有许多不足,手段落后、管理偏松、信息掌握不及时以及对偷漏税等违法行为的惩罚不力等,使在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偷避税行为也相当普遍。 在我国从事经营的外商,其偷避税规律与一般国际偷避税规律既有相同的一面…  相似文献   

8.
曾月英 《经济论坛》1999,(14):36-36
一、外商投资企业大面积亏损及避税偷利现象扫描国家税务总局根据企业所得税清缴汇总资料统计,1993年外商投资企业亏损面为54-07%,1994年为63-28%,1995年高达70-29%,有些省份甚至高达80%~90%。深圳特区的外商投资企业数为全国之冠,其亏损面也名列前茅,如果加上那些零利润和微利企业,深圳市外商投资企业基本上全面处于“亏损”或“保本”状态。亏损企业中不乏赫赫有名的国际知名公司。据全国20多个省市的不完全统计,从1991年到1995年,税务部门累计检查了4-7万户外商投资企业,查…  相似文献   

9.
限制资本弱化的法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些外商投资企业虚亏实盈,其中重要手段就是采取资本弱化方法进行避税。本文论述当前外资企业在我国利用资本弱化方式避税的现状,在参考西方发达国家限制资本弱化法规的经验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限制资本弱化法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与东道国税务机关反避税调查博弈分析的结论,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的环境下,我国有效应对外商投资企业转移定价避税的措施是:提高避税的处罚率,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滥用转移定价避税的处罚力度;通过完善税务操作规程与细则,增大外商投资企业利用转移定价避税的成本;推广预约定价制度,严格控制税务机关对转移定价进行反避税的调查成本。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转移定价逆向避税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辑 《经济纵横》2012,(2):102-105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普遍存在利用转移定价逆向避税的行为,具体表现为规避我国外汇管制、独享合营共同利润、平衡综合税负、套取母国政策利益、利用国别税制差异、规避汇率风险、规避政策性风险、利用我国转移定价税制的漏洞等。  相似文献   

12.
防范资本弱化避税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桂香 《经济师》2004,(12):74-74,76
资本弱化已成为跨国公司避税的一种重要手段 ,针对这一现象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都已制定了相应的反避税措施。我国已加入WTO ,来境内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日益增多 ,资本弱化避税问题同样不可避免 ,如何借鉴国际成功经验 ,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反避税法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吸收外商投资工作的不断发展,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出口额迅速增长,在我国外贸出口中已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成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对我国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海关统计,1998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8...  相似文献   

14.
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一支生力军。海关统计资料表明,近几年来,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年年递增,在我国外贸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1989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创汇49亿美元,超过前四年的总和;1990年出口创汇为78.1亿美元,比1989年增长58.9%;1991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120亿美元,占我国出口总额的16%。外商投资企业的迅猛发展对增加我国外汇收入、缓解外汇资金紧缺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 出口产品结构层次较低。从总体上看,外商投资企业的制成品出口以初加工型为主,高科技、机电、运输工具、重型机械等产品占的比重很小,以开展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为形式的商品出口,如服装、鞋帽、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十余年来,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和一些国家或地区(如美国、日本、巴西、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等)相比,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难以与之匹敌,显得步履缓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重要的一条是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筹资渠道仅仅局限于间接融资,没有走向证券市场直接筹资。要推动外商投资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逐步放开外商投资企业证券筹资,有计划分步骤地把外商投资企业逐一推向证券市场,并为外商投资企业证券筹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与政策环境。外商投资企业证券筹资的客观必要性1.外商投资企业证券筹资是遵循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政策的颁布实施,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吸收和利用外资的一种特殊经济组织形式,近几年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法律保护下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合资、合作企业还同时具有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分利润、共担风险等特点,所以,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不仅应是企业组织和从事会计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准则,也应具体体现国家外商投资政策对会计工作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后我国利用外资面临的形势和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入WTO后,从总体上看,我国利用外资应该说机遇大于挑战,我国利用外资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宏观环境将有大的改观,吸收外资政策将更趋宽松,限制明显减少,外商投资企业在经营方面将有更广泛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将明显改善,外商投资的领域将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对于吸引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来华投资十分有利。我国吸引外资的地位提高,外商投资的信心将增强。  相似文献   

18.
1988年是我国吸收外商投资工作的又一个高峰年,全国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5945个,协议外资金额53亿美元。同时,外商投资项目的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在新批准的项目中生产型企业占90%以上。已开业的外商投资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提高,绝大多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19.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对吸引外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丹 《生产力研究》2008,(17):45-4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实现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也结束了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真正体现了WTO的国民待遇原则。但这必定会影响到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的利益,并对我国进一步吸引外资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分析了新税法的实施对我国吸引外资的影响,并提出新税法实施下引进外资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外开放九年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很大成绩,累计协议总额219.6亿美元,已投入84.7亿美元,批准企业1万多家。1987年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不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高于上年水平,质量上也有较大提高。这一年我国又批准外商投资企业约2230家,实际投入外资近19亿美元。同时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