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团体腐败是公共权力非公共运用的结果 ,是公共权力的异化 ,较之个体腐败 ,它的危害性更大。它产生的根源在于体制缺陷 ,是社会系统运用中的一种病态反映。针对当前小团体腐败的特点 ,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2.
权力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权力牟取私利的行为,其滋生蔓延危及到了党的生存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转型期权力腐败的主要原因是制度安排的缺陷。要有效地遏制权力腐败,必须防、治结合。应加强制度建设,预防腐败行为;增大惩处力度,打击惩治腐败。  相似文献   

3.
腐败是一种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特殊经济行为。导致腐败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公职人员社会角色双重性、混合经济、政府产品问题和制度缺失等。腐败行为有其特定的成本和收益,公职人员是否采取腐败行为与其对于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有关。反腐的重点在于遏制腐败,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腐败成本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是遏制腐败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林赔泉 《宁波通讯》2005,(10):58-59
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存在于社会方方面面、各个领域,国内外都是如此。只要有权力和利益的存在,就有腐败存在的可能。在诸种权力和利益面前,又以公共权力和利益最易滋生腐败,而公共权力和利益与老百姓关系最为密切,尤为人们关注。公共权力的运作多掌握在公职人员之手,因此,公务员便成为预防腐败的重点。假设人都是理性经济人,  相似文献   

5.
腐败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与公共权力同生共长的。权力既可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以朝权利的自我膨胀、权力变异、权力腐败的方向发展,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手段。司法腐败是腐败现象中的一种。近年来,司法腐败日益严重,愈演愈烈,“目前,我国司法腐败的现象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蔓延”  相似文献   

6.
焦点荟萃     
集体腐败行为的产生及防治倪星、王立京日前撰文探讨了目前我国存在的集体腐败行为及其防治措施。他们指出,当前由于集体腐败行为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法律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压力,因此不少有着共同利益的政府官员便趁着制约集体腐败的社会规范尚不健全,逐步形成“分利联盟”——一个个以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小集体。他们利用手中的政治权  相似文献   

7.
腐败主要指掌握公共权力人员通过滥用权力或不作为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解决腐败问题,要标本兼治,要建立教育、法律、制度相结合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始终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反对腐败。  相似文献   

8.
腐败是公职人员出于私人目的而滥用公共权利和公共资源的行为,腐败行为包括政治领域的腐败行为和经济领域的腐败行为。腐败的人际关系可导致腐败,因此,必须建立和利用新型关系纽带来制约腐败关系,从而最大范围和最有效的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9.
王箐  高峰 《山东经济》2010,26(5):41-47
"腐败—发展"悖论普遍存在于东亚国家,即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大量的腐败并存。经济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解释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腐败有效论;二是有组织腐败遏制了腐败对经济的消极影响。结合有组织腐败理论,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情形,提出不能忽视腐败,主张通过调整实际权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需要意识到的是,对腐败问题的研究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鉴于腐败在实证中的重要影响及理论的不完善,有进一步研究东亚地区腐败现象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寻租性腐败已成为我国腐败案件中的主要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的缺陷,一是转型期制度系统的不完善,二是监督机制的缺失,三是腐败治理机制的欠缺,四是在转型期思想多元化的冲击下传统意识形态约束力减弱。因此,构建治理寻租性腐败的制度体系是当前反腐败工作的一大重点。第一,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削弱寻租的体制基础;第二,建立有效的事前监督和事后惩治机制,提高寻租者的行为成本;第三,建立有效的正面激励机制,引导公共权力拥有者不去创租;第四,充分发挥道德的制约作用,使经济人主动放弃寻租。  相似文献   

11.
对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可以从经济学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两方面分析.其特点是腐败的形式复杂化,腐败的主体扩大化,权力行使者对腐败的社会认知出现分化,腐败的社会要素结构化.腐败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必须坚决治理.对其治理和控制应主要抓好两方面:一是搞好制度建设;二是强化软控制.  相似文献   

12.
王亚 《黑河学刊》2012,(4):58-58
当前,我国尽管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从腐败的类型、主体、区域、程度、动机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探寻我国腐败产生及其蔓延的原因主要有价值失范、道德约束乏力导致腐败,分配不公,制度性漏洞和权力失监,对腐败行为打击惩名不力导致腐败。  相似文献   

13.
顾威 《魅力中国》2010,(20):107-107
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是指边防、海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明知是偷越国(边)境的人员,而予以放行的行为。本罪侵害复合法益出入境管理机关的正常活动和国家出入境管理制度.本罪危害行为——“放行”必须是行为人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所实施。本罪犯罪主体仅限于边防、海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罪犯罪故意的类型应为直接故意。  相似文献   

14.
"消极腐败"是品行不端、作风不正的失职失德型的责任行为。"消极腐败"表现为奢靡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好人主义。"消极腐败"源于体制不完善、亲情文化、社会监督乏力。"消极腐败"影响恶劣,克服"消极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强化公共权力的行使者的廉政文化。  相似文献   

15.
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涉及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究其根源有:行政权力主体的利已主义动机,行政权力设置失当,体制上的漏洞和机制的不健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为保证权力不被滥用必须遏制行政权力主体贪污腐败动机,规范行政权力的设定,堵塞体制与机制的漏洞,加强权力制约机制建设,以达到遏制腐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内腐败呈现出权力性、公开性、普遍性、多样性等特点。纵观人类历史,腐败有其产生的根源、机制。惩治和预防腐败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做到标本兼治。通过治标,抑制各种腐败行为;通过治本,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  相似文献   

17.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腐败是党和国家生命中的一颗毒瘤,已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顽症,当前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探讨规避腐败的方法,增强拒腐防败、抵御风险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魏颖 《魅力中国》2010,(26):90-91
公共权力本应为公众利益服务,但权力的扩张性及腐败性使它可能为少数人甚至个人利益服务,正所谓”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文章以公共利益为视角,在明晰公共权力特征的基础上,探究如何在公共管理中,有效地遏制公共权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19.
信贷融资中审批腐败与支付腐败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南旭光  孟卫东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127-131
文章将企业家在向银行寻求信贷融资时遇到的信贷腐败分为两类:金融机构中主管信贷审批的高层人员的审批腐败、负责信贷发放的基层人员的支付腐败。通过分析两种类型的腐败在项目寻求信贷融资时的影响,揭示信贷腐败与信贷融资之间的关系。指出两类腐败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基层支付腐败对信贷融资项目产生逆向选择,阻止了低风险项目的信贷融资行为,而高层人员倾向于和融资项目合作,并有旨在降低基层机构支付腐败的动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招标》2013,(35):17-18
工程招投标领域是腐败的重灾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公共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对于治理工程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促进权力合理运作,减少暗箱操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论述工程招投标领域腐败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产生腐败的原因及遏制腐败的对策。一、腐败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的深入开展,招投标领域诸多违法违规问题也随之显现。工程招投标领域腐败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规避招标。规避招标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应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