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鼓山乡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目前鼓山乡已拥有大小乡镇企业2323家,其中:乡办28家,村办299家,联办个体1996家,从业人员18242人。1989年在治理整顿,紧缩银根,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仍实现产值22334万元,占全乡社会总产值26800万元的83.3%;实现税利1789.6万元;一大批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出口交货总值6208万元。为繁荣农村经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城市服务,为大工业服务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1992年,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乡镇企业信贷的增长也呈较高速度。仅以张家港市为例,这里的乡镇企业总产值比1991年增长126.25%,这个增幅,比历史上增幅最高的1980年和1985年分别高出53.55个百分点和62.0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各银行在该市乡镇企业中的贷款年末余额也比1991年增长59.43%,这个增幅,比1989年至1991年三年的平均递增率高出38.19个百分点,其中,当地农业银行乡镇企业贷款的年末余额也比1991年增长26.23%,这个增幅,也比1989年至1991年三年的平均递增率高出5.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湖北地处“内陆”中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镇企业才得到较快的发展。“七五”期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和乡镇工业总产值分别以年递增25.4%和24.9%的速度增长。到1991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98.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3.7%;乡镇工业总产值达254.66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1.6%。全省农业银行、信用社以年递增24%的贷款增长速度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到1991年末,行、社贷款余额近50亿元,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为推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和结构变革,发展和繁荣农村商品经济,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1981年—1991年间我国乡镇企业每年以27.9%的速度增长,至1991年末乡镇企业产值达11000亿元,占全社会总产值的1/4,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3。虽然从总体水平看,我国乡  相似文献   

5.
乡镇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国营企业的重要助手和补充,而且已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如何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到灵川县九屋乡对其乡镇企业进行了调查。 灵川县九屋是个山区乡,目前已拥有胶合板、石英石矿、结晶硅厂等九个初具规模且全部盈利的乡镇企业。该乡的乡办企业自1987年以来,出现了稳定发展的好势头。1990年全乡九个骨干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83万元,实现总产值543万元,税收41万元,利润20.28万元。1990年与1986年相比,固定资产增长358%,总产值增长788%,税收增长415%,利润增长554%。1991年1—6月份,工业产值、利税又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0.74%和6.87%。目前全乡有乡镇企业399家,去年实现工业产值1008.7万元,预计今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100万元。  相似文献   

6.
乡镇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1989年,乐山市乡镇企业的产值已占全市农村经济社会总产值的62.72%,是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当前,乡镇企业遇到了很多困难,同时,也暴露出前些年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如何帮助乡镇企业摆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的乡镇企业,虽然基础差,起步晚,但发展的速度还是相当快的,198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比1987年增长8.6倍,占农业总产值的46.2%。1985年以来,全区乡镇企业总收入每年平均增长52.1%,目前已经拥有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和专业队伍,其中出口创汇企业303个,创汇总额达1.95亿元,合全区出口创汇额的5.1%。  相似文献   

8.
<正> 厦门经济特区,至去年底已投产开业的“三资”企业共183家,累计投入外资2.81亿美元。“三资”企业的崛起,为厦门特区注入新的活力。去年,我市工业总产值中有30%是三资企业实现的。全市工业品出口交货产值达7.1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1.90%,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三资”企业工业产品出口产值为4.87亿元,占全市的68%。全市出口创汇2.6亿美元,比1986年增长59.49%,而“三资”企业创汇增长速度最快,比1986年增长175.98%。  相似文献   

9.
<正>一、闽南侨乡的经济特征及其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形响 泉州市是闽南著名侨乡和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也是对外开放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的发展过程使泉州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经济结构: 1、商品经济繁荣发达,市场经济比重较大。泉州以“小商品,大产值;小‘洋’货,大创汇”著称,其中以石狮最为典型。“七五”期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9.3%,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21.68%,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五年来,全市银行系统存款和贷款余额平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 2、以非国营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全市共有乡镇企业5.65万家,1990年其总产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74.3%(含由乡镇企业嫁接的“三资”企业);并有“三资”企业1200多家,1990年其产值和出口创汇金额分别占全市的26%和79.56%。  相似文献   

10.
<正> 柘荣县是全省闻名的贫困县,也是全省最小的山区县。近几年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全县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到1989年,我县乡镇企业发展到577家,总产值7900万元,比上年增长51.3%,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69.3%;创税利786.2万元,比上年增长45.9%;出口创汇397万元,比上年增长164.7%。许多乡镇企业已成为柘荣县工业的骨干企业。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河池地区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在全广西率先推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逐步走出一条农业、乡镇企业、多种经营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路子,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4年来,全地区乡镇企业个数和就业人数比1992年分别增长15.6倍、2.3倍;总收入和总产值分别增长21.13倍、17.64倍。1992年,全地区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地区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7.55%,占地区工农业总产值的16.43%,占地区农业总产值的37.69%;全地区乡镇企业工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15.35%,乡镇企业已成为河池贫困地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龙海市是一个拥有12个镇、2个乡,下属262个村(居委会)的县级市。1996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8.1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53.8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09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3.2%,45.9%和21.5%,全市涌现38个亿元村。近年来,龙海市大力推动村务公开,实行民主理财,积极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果。该市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3.
<正> 枋洋乡地处长泰县北部山区,当地的竹、硅、石头、地热等自然资源丰富。但过去由于开发利用少,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经济落后,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曾是全县有名的贫困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枋洋营业所采取积极扶持、正确引导的办法,发挥农村信贷的导航作用,从资金、信息、管理上支持该乡开发利用本地资源,从1979年以来,支持办起乡办企业13个,促使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目前全乡已初步建成了以水电、矿产、冶炼、化工、造纸为主要骨干的企业群,产品由内销转向出口。在当前“调整、整顿”的条件下,仍保持强大的发展后劲,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该乡的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979年前的174万元,发展到1989年的2561万元,增长13.7倍;乡镇企业总收入占工农业总收入的比重,也由1979年前的29.3%发展到1989  相似文献   

14.
南宁地区内各县之间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差异大,经济技术和社会文化状况也不平衡。在发展农村商品经济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模式;各种模式的制定和选择,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产业政策,本文拟就制定什么样的农村产业政策和信贷投向才能适应本地区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南宁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分析南宁地区是个传统的“耕种型”地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2.2%,大大高于全区(86%)水平,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农业生产经营单一,商品经济发展缓慢。从农业生产结构来看,1979年工农业产值比例是36.2:63.8;在农业总产值中,传统农业占75.96%,而粮食又占了其中的59.77个百分点,乡镇企业只占6.78%,农业人口人均农业总产值也只有162元,从信贷投向上看,乡镇企业贷款只占全部农业贷款的0.9%,这种畸型的结构明显地反映了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十分迅速。一九八七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4500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以上,首次超过农业产值。显然,乡镇企业已经成为一个富有能力的农村生产力系统,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问题是,随着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化,乡镇企业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乡镇企业如何壮大自身力量,保持持续稳定发展态势,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正> 金融部门如何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乡镇企业是我省外向型企业的一支生力军 这几年来,我省乡镇企业发展很快。据统计,“六五”期间,乡镇企业25.79万个,1980年总产值为16.83亿元,至1987年底,全省乡镇企业已达40多万个,从业人员260万人,总产值115亿元,占当年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8%,超过1979年的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和当时整个工业的生产能力。乡镇企业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巨大吸收器。仅1985年,全省乡镇企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明确指出:“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乡镇企业的发展,说明其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字反映:早在1986年,我国乡镇企业产值就超过了农业产值,即使是治理整顿的1989年,其产值仍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4强,出口创汇额也占全国的 1/5以上.以玉林地区为例,1990年乡镇企业有近16万家(含个体办、联合体),其中乡村两级企业达7500多个,从业人员52万人,产值达到11.2亿元,占全地区工农业总产值的21.57%,为国家提供税收1.3亿元,实现利润1.78亿元.不可否认,乡镇企业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就是一个难题.农金部门如何帮助乡镇企业摆脱困境,促其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笔者就此谈些思路.一、适度放松对乡镇企业贷款的控制.中共中央《建议》指出,发展乡镇企业要坚持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几年来,我省乡镇企业发展迅速,至1987年全省乡镇企业达40.43万家,产值达115.25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50%,从业人数达258.10万人。1987年乡镇企业出口创汇达5.62亿元,大批乡镇企业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成为我省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异军突起的新生力量。但全省工商银行1987年对乡镇企业贷款却仅占工业贷款的0.5%,这同工商银行应积极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要求是很不适应的。本人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不可忽视乡镇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我省乡镇企业发展势头有增无  相似文献   

19.
1987年,当涂县乡镇企业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76%,在乡镇企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占70%,在全县11万户36万个劳动力中有10万多人转入乡镇企业,成为非农业势动力。在这个变化中银行发挥了积极作用。1986年和1987年当涂县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金融性资金供给的创新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资金供给现状及迫切性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金融性资金需求量逐年增加.但作为正规金融资金供给者的中国农业增加值的47%、农村社会增加值的2/3都来自于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每增长2个百分点,将带动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1个百分点。因此,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既然乡镇企业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理应获得充分的资金支持。然而历年来.乡镇企业贷款只占金融机构短期贷款总额的9%左右,甚至2005年达到最低值9.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