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勇 《中国经贸》2011,(1):22-24
在过去30年间,中关经贸关系在量和质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中美双方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在这段互利共赢的关系中也存在着种种“不和谐音符”,贸易不平衡、贸易保护等,我们应理性看待这些问题。两国都应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着眼长远利益,促进中关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航业去年创造了“一年赚十年钱”的奇迹,国内如火如荼的价格战显然功不可没。现在《中关航空协议》已经生效,“廉价航空”也空降中国,中国民族民航业面对这些国际高手,怎一个“烦”字了得?  相似文献   

3.
10年前,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不仅是当代中国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且也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在谈话中,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两个“不等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邓小平是在对国际共运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作出深刻反思,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包括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后,而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思想。这既解决了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的现代化建设道路问题,也解决了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关建交以来,能源合作不断取得进展,但中关之间能源合作的分歧始终制约着双方能源合作的顺利健康发展。如何化解中关能源合作的分歧,本文从分析中美能源合作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入手,提出了深化中美双方今后能源合作的对策,以利于拓展双方的共同利益,为中美能源合作奠定更有建设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启动,是对当前中美经济和贸易所面临诸多问题的反应,是协调中关经贸关系的长效机制。在中关关系的是是非非中,经济和贸易上的分歧与矛盾已经成为影响中美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新的对话机制则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解决中关经济和贸易所面临的问题,共同利益是中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基础。中关战略经济对话启动以来进行了三轮对话,对话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但在一些问题上仍然存在着分歧和矛盾。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将在2008年6月举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6.
中关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是由中关两国在高技术产品上出现与其比较优势不符的贸易所致。21世纪初,中关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主要表现为中关信息与通讯贸易顺差,以及中国对美部分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转为逆差;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对贸易失衡的影响在减弱,外商对华高技术产品加工生产工序的产业转移,成为失衡的主要原因。由此造成美国、中国、东亚经济体在中关高技术产品贸易中形成三方“互利”,但非“共赢”的利益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关干“三农“问题的一番讲话,给很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报告除了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之外,另一个亮点就是明确指出要发展合作经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服务业最发达的国家,其服务贸易对填补货物贸易产生的巨额逆差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中国则是对关货物贸易的巨大顺差与服务贸易逆差并存。随着中国服务业开放“保护性安排”的结束,中关两国的服务贸易也会快速增长。本文通过对两国服务贸易RCA和TC指数的定量分析比较,指出中关服务贸易失衡是中国服务业竞争劣势的集中体现,并就此从宏观和中观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关贸易顺差年年扩大,引起美国国内的担心,也是中关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该文基于2005年中国海关统计以及美国商务部2005年对华贸易统计数字,以制造业的就业状况和中关出口贸易额的行业分布为切入点,力求用数据说明美国制造业产业调整跟中美国际贸易的密切联系,并得出以下结论:中关贸易较全面地反映了美国制造业产业调整的特点和趋势;美国制造业就业状况变化跟我国出口贸易数据所反映的情况基本吻合,且有着惊人的一致性;中关贸易顺差并未引起美国全国性失业率上升。  相似文献   

10.
过去的一年里,中关双方在人民币汇率、贸易差额、贸易摩擦、稀土等问题上产生了一些分歧。此次胡锦涛访关,外界对其寄予很大的期望,一致认为,此次访问更具有象征意义,不仅是对2010年一年内产生的所有分歧画上一个圆满句号,更是对未来中关两国关系的走向定下了基调,同时,也为令后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本刊杂志社副社长彭晓光曾在《走向质变的中关关系》(参见2010年9月《环球财经》)中指出:“中关关系走向质变,意味着美国主动挑起的中美博弈,将可能会大大升级——美国在意识形态传媒、货币金融经济及地缘政治军事领域对中国的一系列动作,包括日本、韩国及某些东南亚国家在海上的一系列动作,都需要放在这个背景下去把握和应对。”明年,美国将迎来大选年。中国话题历来是美国政客用来谋取政利的重要筹码。尤其在中美关系走向质变的过程中,这一筹码的分量越来越突出也属必然。美国彭博社新近刊发的一篇文章,正印证了上述引文中所述的判断。而这也提醒我们:“必须抛弃虚幻的一厢情愿,冷静理性地面对这个多少有些残酷的国际关系现实”;“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被英语民族锁定为‘霸权头号挑战者’,如果自己意识不到或意识模糊,那就必将对这个国家造成巨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12.
微吧     
《中国经济快讯》2013,(19):15-15
@沉闷的经济学:一位数学家、一位会计师和一位经济学家申请同一份工作。面试官首先问数学家:“2加2等于几?”数学家回答:“不多不少等于4。”会计师说:“通常等于4,但是一般上下10%的浮动。”经济学家突然站起来,关上门,把窗帘拉上低声问面试官:“你想让它等于几?”  相似文献   

13.
第二轮中关战略与经济对话5月25日在北京结束。双方围绕共同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关关系,就事关两国合作的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达成了重要共识。  相似文献   

14.
薛薇 《魅力中国》2010,(26):111-111
越南战争带来了亚太地区战略格局的变化。这场战争既是越南人民为争取自由民主的战争,同时也是中、美、苏三国关系变化的角逐。在这场战争的背景下,中国的对外战略由同时对抗苏美两国转变为“联美抗苏”,而美国也给予自身的战略利益考虑调整了对中的外交政策,最终实现了中关关系的正常化。  相似文献   

15.
包括风能在内的清洁能源产业之争已在中关两国之间初露端倪。中美风能设备补贴争端案便是最新的例证。本文旨在就这一争端案例中补贴措施的WTO合规性问题展开相关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探究中关清洁能源产业之争可能解决的现实路径。本文认为,就美国指控中国的补贴措施已构成法律上的禁止性补贴,中国可以据理力争提出抗辩。本文指出,中关清洁...  相似文献   

16.
所有制是目的还是手段苏陵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这段话...  相似文献   

17.
中美急转身     
亚宁  孙萌 《东北之窗》2010,(12):33-35
当年初谷歌、达赖、对台军售、汇率等词汇干扰中关关系,有人认为中关关系陷入30年来最低点的时候,国内外媒体一直猜测,四五月份必定是中美关系的严峻考验期,作为5月份举行的中关60多个对话机制中最高级别的中关战略与经济对话.恐怕要有好戏看了。  相似文献   

18.
要把握房地产泡沫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把泡沫和泡沫风险分开。风险不等于泡沫,这样就能解释目前的比较流行的一句话:“经济泡沫不等于泡沫经济”。房地产作为高回报行业,必然存在高风险,但是房地产的高风险并不意味着必然发生泡沫经济。  相似文献   

19.
娃哈哈的现任掌门人宗庆后被”接班人”的问题困扰已经不止一次了。上一次是在2004年。由于当时政府持有娃哈哈大部分股权,因此娃哈哈也算是一个”国有企业”。时年59岁的宗庆后已经达到了“国企干部60岁退休”的上限。一时间.关于“娃哈哈减去宗庆后等于什么”的讨论甚嚣尘上。  相似文献   

20.
为积极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促进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二次创业”,帮助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7月15日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深圳证券交易新、国家产发银行、中关村科技国区管委会等四方就共同支持中关柯科技园区的24家高成长型企业一事签署了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