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公开是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视角,指出基层政府在信息公开中存在供给与需求相脱节、政府信息公开质量不高、公开速度慢、公开渠道不畅等问题。分析问题根源在于信息公开供给主体服务理念尚未确立、信息公开需求客体权利意识不足、信息公开供给制度保障体系不力。以此从确立信息公开供给主体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升信息公开需求客体权利意识、完善信息公开供给制度保障体系等维度,阐释了基层政府提升信息公开质量、满足公民需求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之所以要推进公民参与政府信息公开,一是因为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变迁,在信息公开方面,政府不再奉行严格的保密制度,把普通公民拒绝于信息公开之外;二是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凸显,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对公民的法律义务,基于此,公民参与政府信息公开也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三是公民信息获取权的发展,公民从要求知晓政府信息到政府主动公开信息,这既是历史的进步同时也是公民信息获取权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5月1日,以建设“阳光政府”、保障公民知情权为宗旨的、被称为“阳光法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最大的亮点,是将信息公开变成了政府的法定义务。这一根本转折显示了中国打造“阳光政府”的勇气,是继《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之后政府改革的“第三次重大革命”。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还是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机制是行政决策科学、公平与合理的重要保障.行政决策制定过程中制约公民参与的客观限制因素主要有公民参与技巧不足、信息不公开或不对称、参与机制不完善等,应当从提高公民参与的技巧、完备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公民参与机制等方面提高行政决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知情权是当代法治社会中的一项基础性人权,它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具体体现为行政知情权。行政知情权是世界各国宪法和法律乃至国际公约普遍确认和规制的重点,它主要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予以实现。然而,就我国现状而言,无论是在公民行政知情权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现公民行政知情权方面都相对滞后,这必然影响到我国实现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6.
建立与完善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公开是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各国行政发展的重要趋势。行政公开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依法行政的本质反映。它通常与知情权相对应。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从这一茁发,我们可反刀行政公开理解为是政府的义务,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法权利,建立与完善行政公开制度是现时代的迫切需要,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快,政府信息公开制度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实践中如何界定某一信息是否为政府信息以及如何判断是否应当公开该政府信息成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一环。笔者认为界定政府信息的前提是准确判别政府信息的公布主体,界定政府信息的关键是真正厘清政府信息的形成方式,界定政府信息的重点是正确认定政府信息的存在形式。同时,公开政府信息的难点是要处理好政府信息公开与不公开之间的关系。如此方契合建设法治政府、阳光政府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是政府工作全面创新的首要任务。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要以权力运作为主线,对政府决策行政管理、公共事务依法公开;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改善投资环境,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决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规范政府行为;完善公务员的准入机制、退出机制和培训、学习、考核、奖惩、淘汰机制,全面提升公务员的素质.强化国家公务员公仆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9.
行政信息公开是加强政府透明度的现代行政原则之一,也是WTO透明度原则对每一成员国的要求。尽快确立行政信息公开制度,是我国加入WTO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考察国际社会行政公开制度的历史沿革,认为以转变行政管理观念为先导、采用自上而下、统一立法的方式是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确立的应取模式。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问责制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干部问责正逐步迈向制度化,问责的范围和力度不断加大,问责方式开始趋于多样化。但还存在诸如对领导干部问责制的认识有误区、行政生态环境陈旧、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领导干部复出机制不规范等问题。应通过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问责制宣传教育活动,塑造良好的行政文化氛围,改善中国政治生态;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厘清领导干部复出机制;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异体问责等措施来完善领导干部问责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