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1亿元拍品     
《中国拍卖》2012,(1):4-5
2011年是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重要一年。春拍时,市场高歌猛进,亿元拍牖的落槌声此起彼伏;秋拍时,市场谨慎,虽有调整之意,但亿元拍品仍然不断涌现。任新的一年开始之际,让亿元拍品帮我们梳理一下2011年的拍场思绪吧。  相似文献   

2.
苏坤阳 《中国拍卖》2011,(1):118-125
2010年中国艺术品秋拍圆满结束,拍卖企业获得了累累硕果。本文从聚焦篇开始,关注今年秋拍对艺术品市场产生重要影响的亿元拍品,并在注释篇中探寻它们的发展规律和内在价值:现状篇对国内艺术品拍卖公司重要的千万级拍品进行关注,  相似文献   

3.
允翀 《市场周刊》2013,(7):70-75
从几百万到几千万再闯入亿元大关,书画、当代艺术、瓷器等各类中国艺术品自2009年以来频频爆出天价.中国艺术品市场呈现极度繁荣之景。如今,中国艺术市场更是经常上演中国艺术品一涨冲天的资本游戏。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演价格三级跳的同时,“繁荣的仅是艺术品市场,而不是艺术”的担忧也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4.
叩问秋拍     
王磊 《中国拍卖》2011,(11):19-23
秋抽在即,国内各大拍卖公司摩拳擦掌,严阵以待。拍品征集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精品不断涌现。秋拍能否续写春拍的辉煌?艺术品市场是否真的出现了泡沫?不确定的经济因素会否对秋拍产生影响?亿元俱乐部又将会迎来哪些新成员.  相似文献   

5.
常青 《中国拍卖》2009,(12):56-61
进入11月,主要的拍卖公司纷纷举槌,一片热潮笼罩拍场。10月的开门红之后,是一连串的连环礼炮,噼噼啪啪的破纪录声在拍卖场上此起彼伏,成交额不断创新高,两家公司突破15亿,3件书画作品连连闯过亿元大关,千万级别拍品频现拍场,多件名家精品打破艺术家作品拍卖世界纪录……买家对于艺术精品(尤其是古代书画)敢于追高,在这一季拍卖中更加突出,以致于一些业内人士也要用"疯狂"来形容这种现象。究竟是古代艺术精品的"价值回归"还是资本市场的"过度关照"?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个市场  相似文献   

6.
《中国拍卖》2014,(2):18-31
2013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企稳回升 自2011年秋拍开始.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了调整时期.尤其是在高价位拍品大幅减少的牵制下.2012年春秋两季呈现下调.分别环比下调41.50%和18.10%。经过一年的调整和沉淀。2013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了整体企稳并回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郑丽 《中国拍卖》2021,(2):74-79
2020年秋季艺术品拍卖市场,整体表现十分亮眼,尤其是亿元拍品频现。在本季秋拍中,中国嘉德成交总额23.237亿元,2件拍品过亿元成交,37件拍品超千万元成交。北京保利成交总额14.55亿元,2件亿元拍品,超千万元拍品23件。永乐拍卖成交总额24.9亿元,5件作品过亿元成交,26件作品超千万。佳士得香港秋拍成交总额达3...  相似文献   

8.
张硕 《商界》2010,(3):87-89
2009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整体繁荣,中国书画强者恒强。2010年,在热钱涌入的情况下,艺术品市场将持续升温,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精品将被热炒。  相似文献   

9.
西沐 《中国拍卖》2012,(3):38-39
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态势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世界艺术品市场的地位日益突出,2011秋拍增速下调,带来的结果就是拍卖市场结构多元化、热点分化。虽然几大拍卖公司的高价拍品价量齐跌.但秋拍总的形势是平稳的,特别是新拍卖公司及区域市场崛起迅速。2011年拍卖市场成交额大幅提升.秋拍成交额增长速度虽然有所回落.但增长...  相似文献   

10.
常青 《中国拍卖》2010,(2):59-60
09年下半年,海外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了一些让人鼓舞的亮点,但是回顾整个09年,市场依然是笼罩在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下两大拍卖行成交缩水近一半经济的不景气的确给2009年的艺术品市场带来很大冲击,世界最顶级的艺术家作品价格也降了三分之一,各大拍卖行因为藏家的谨慎在征集方面都多少遭遇了阻力。很多在2008年经济危机袭来时逃离艺术品市场的买家最近又开始回到场内,有些还为一些顶级拍品砸下重金,创下纪录。  相似文献   

11.
于蓝 《中国拍卖》2010,(3):53-54
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来自拍卖行的拍品成交担保越来越少,来自第三方的则日益增多。除了一些艺术商,艺术市场近年出现的一些专门从事艺术品信贷的机构,也开始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  相似文献   

12.
钟荷 《中国拍卖》2013,(1):48-52
2012年中国艺术品秋拍大幕落下,国内各大拍卖公司在总成交额不甚理想的情况下.表现依然可圈可点,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北京保利拍出了2012秋拍唯一的亿元拍品《江山胜览图》:北京盈时的乾隆梅瓶以9775万元的高价成交.创内地瓷器拍卖历年成交新纪录:古籍善本拍卖市场反映热烈。对2012中国艺术品秋拍的表现,拍卖公司纷纷表示...  相似文献   

13.
在拍卖市场上.落槌就等于成交,但目前艺术品拍卖市场“拍而不买”成为了常态,实际完成付款不到六成。据中拍协公布的《2010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公报》,2010年度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1000万元以上(含)成交拍品结算率仅为58.09%。本文以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1秋拍清代瓷器为例,对实物期权的拍卖竞买人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拍卖》2013,(3):22-26
2012在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回调过半 2012年.10家公司春秋两季共举办369个专场拍卖会,上拍拍品64119件(套),成交44897件(套).成交率为7002%.成交额达17768亿元:与2010年相比,成交量减少12101件(套).成交率下降5.13个百分点.成交额下滑19440亿元.下滑幅度达52.25%。这无疑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首次回调。  相似文献   

15.
《新财富》2012,(5):182-183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不完全统计,在2010年同比增长154.7%的基础之上,2011年中国艺术品成交总额再度增长62.35%,飙升至968.46亿元。2009年225亿元,2010年573亿元,2011年968亿元,近11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交额,经历了近1000倍的体量扩容。法国知名艺术品网站Artprice发布的年度艺术品市场报告称,2011年全球艺术品交易额中,中国排名第一,占比超全球市场的四成,几乎相当于美国和英国交易额的总和。这已是中国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第一大艺术品市场。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中国艺术品春季拍卖已经落下帷幕,国内各大知名拍卖企业的频频捷报,再次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强烈关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繁荣迹象也再次通过各种媒介和社会舆论传播到千家万户。艺术品成为了今春"热钱""投资试水"的目标,那些社会公认的艺术家和稀缺的艺术精品成为投资者追逐的目标。投资者对精品佳作的争相追逐,和各家拍卖企业成交的"历史性"突破,似乎在宣告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进入了"投资时代"。艺术品的保值、增值以及拍卖企业的信誉度,无疑是理性投资最重要的两个评估因素。  相似文献   

17.
逸云 《中国拍卖》2009,(Z1):68-70
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难以独善其身,也进入了大势下的调整期,呈现出成交额和成交率双双下降的调整态势。但中国书画尤其是中国近现代书画抗跌性强,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这是我刊在上期的秋拍专题中,通过对11月份中国嘉德、北京华辰和北京诚轩等重要的艺术品拍卖公司秋拍数据的整理分析,而得出的结论。12月份以来,北京保利、北京翰海、北京荣宝、匡时国际和上海的朵云轩以及杭州的西泠拍卖展开了第二轮秋拍。在第二轮秋拍中,尽管各拍卖公司仍是呈现出量价齐降态势,但是,局面已经比第一轮秋拍时要活跃。除了中国近现代书画在牛年到来之前,就为市场带来了些许"牛气"之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第二轮秋拍中,亮点增多,不仅每家拍卖公司都有高价精品出现,而且还出现了专场的百分百成交。在市场艰难之时.尤为难得。同时,我们通过对第二轮秋拍中各家公司拍卖成交价格进行深入地分析看到,高价位和低价位拍品成交活跃,中高价位拍品问津者寥寥,拍品成交价位的重心在下移,50万元以下是拍品成交价格的密集区。低价位运行对拍卖市场意味着什么呢?是否意味着大机构收藏群体的离场呢?是否意味着今后2—3年里中小规模藏家和投资者将成为市场的主导呢?低价位拍品的流行会不会又出现04、05年鱼珠混杂的局面呢?这都是08秋拍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08秋拍进入尾声,我们的秋拍专题到这期也将结束。但关于08秋拍的话题不会结束。也许,市场是我们很难把握的.但,诚信——拍卖企业立足于市场的根基,是要我们的拍卖企业好好把握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拍卖》2014,(6):42-45
部分主流拍卖企业在2014年5月完成了春拍,取得不错的成绩。亮点频现之中,中国书画仍然是艺术品拍卖市场中的主力军,占据着艺术品市场的半壁江山。5月的拍卖市场温而不燥.成交金额止步亿元,让我们感觉到市场正在回归理性  相似文献   

19.
小鱼 《中国拍卖》2012,(3):42-47
时光如水,转瞬之间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已经走过了二十年.二十年时间弹指而过.但对于中国的文物与艺术品拍卖而言,这二十年间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二十年间,随着艺术品拍品价格的飞涨,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圈的人和事也在悄然改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拍卖》2015,(1):52-52
在2014年重庆艺术市场普遍被看淡之际.重庆立丰拍卖公司在11月下旬接连举办了两场国际油画精品联展与拍卖。为大西南内地秋拍打响了“第一枪”,也创造了重庆艺术品拍卖市场与国际艺术家交流接轨的新纪录。两次展览和拍卖吸引了重庆拍卖业和收藏界的广泛关注。也体现了重庆渝澳国际艺术中心及重庆立丰拍卖公司进入重庆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