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让企业的管理人员持有一部分股份,也就是MBO(管理层收购),是眼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甚至有人断言2003年为MBO年。然而,前不久,财政部在给原国家经贸委企业司《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复函》中说,相关法规未完善之前,暂停受理和审批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待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后再做决定。日前,财政部有关人士已明确表示,暂停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审批工作。MBO赞成者如是说对于未来个人能否购买国有股权,李荣融在6月上旬作出肯定回答,并认为时间不会太久。他续称,现在个人受让国有股权很多地方已经在进行,只是问题出在不规范上,规范后就不怕乱也不会乱。在我国,一般认为,MBO主要用于解决"红帽子"民营企业的产权虚置和传统公有制企业的转型。据了解,在财政部暂停审批之前,我国有许多大型国有企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管理层收购(MBO)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目标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手段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因而被财政部于2004年4月发文予以暂停。本文从管理层利用关联方交易把“壳公司”做大、在MBO中争得“定价优势”以及实施MBO后的盈余管理行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同时,将MBO作为实施盈余管理的重要动因来考虑,将会丰富我国盈余管理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14日正式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对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对管理层出资受让企业国有产权的条件、范围等进行了界定,并明确了相关各方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管理层收购(MBO)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目标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手段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因而被财政部于2004年4月发文予以暂停.本文从管理层利用关联方交易把"壳公司"做大、在MBO中争得"定价优势"以及实施MBO后的盈余管理行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同时,将MBO作为实施盈余管理的重要动因来考虑,将会丰富我国盈余管理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余玮 《现代管理科学》2010,(5):98-99,115
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案例越来越多。通过控股母公司张裕集团,管理人员实现对上市公司“张裕股份”的管理层收购。在对“张裕”的MBO及其经济后果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市场对管理层收购事件反应是积极的。但是由于缺乏公开透明的转让机制,转让价格的确定缺乏市场监督,管理层收购存在定价过低的现象。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实施环境,在管理层收购定价过程中引入更多的市场性约束。  相似文献   

6.
近期,在2000点久久不破之际,笔者就明确提出了一个观点:市场类似“股改”前夕,应有好牌亮剑,或者说2000点附近管理层应有底牌逐步亮剑。  相似文献   

7.
《江苏企业管理》2005,(5):35-35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日前正式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对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对管理层出资受让企业国有产权的条件、范围等进行了界定,并明确了相关各方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围绕MBO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例如“国有资产的转让价格是否合理”和“收购国有资产的资金来源是否合法”等。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2003年4月,财政部暂停受理和审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但对MBO加以禁止是很难的,堵的方式只能使上市公司采用更复杂更隐蔽的方式进行。对于MBO只能规范,并加强监管。MBO在中国的应用和实施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9.
刘红岩  李民 《活力》2005,(6):73-73
2005年4月15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正式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对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对管理层出资受让企业国有产权的条件、范围等进行了界定,并明确了相关各方的责任。因此,探讨中小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的管理层收购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一些企业的培训工作中,往往出现费力不讨好的现象。高层认为;“钱没少花、精力没少投入,是中间管理层没做好”;中层主管则说:“不明白现在的员工到底想要什么”;而一线员工则埋怨:“上面情况不明,瞎给我们吃药”。结果。用心良苦的培训换来大多数人的不满。如何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呢?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份并非正式文件的文件,给包括一些专家、企业高层和媒体在内发出的“2003年将是MBO年”的美好预期划上了一个问号。 3月末,财政部向原国家经贸委企业司发出《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复函》(财企便函[2003]9号),建议“在相关法规制度未完善之前,对采取管理层收购(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行为予以暂停受理和审批,待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后再作决定。”  相似文献   

12.
日前,财政部表示,将暂停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审批工作。记者了解到,此前,我国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已经开始试点。  相似文献   

13.
唐新刚  杨红 《企业研究》2006,(11):34-35
一、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及定价现状 中国的管理层收购起步较晚,是在中国渐进式转型的产权改革进程中发展起来的,并且是在缺失了很多市场的环境中进行的。正因为如此,使得中国的管理层收购具有价值创造和财富转移的双重特点。中国的管理层收购可以以2003年为界,此前的收购多表现为管理层通过设立新公司直接收购上市公司股权。之后的收购则多以管理层通过收购上市公司的母公司的股权从而达到间接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目的,更有第一大股东出让股权而使管理层控股的公司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大股东禅让式”管理层收购,这些表现在“后MBO时代”的隐性MBO常被称为“曲线MBO”。这一收购方式的出现,和我国财政部自2003年4月开始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出台了一系列与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有关的法规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直面中国的MBO热。在中国,MBO(管理层收购)发展时间很短,其中上市公司的MBO历程更是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如果从股权变更的实质来看,最先出现MBO身影的上市公司应该是大众科创(1997年3月)。当时,MBO还是一个令人回避的字眼,因此,大众采用了过渡的手段,借助职工持股会成功实现对企业的控制。2000年4月开始的粤美MBO可以说是我国上市公司正式实现MBO的首例,随后宇通客车、方大(曾名为“深方大”)等公司也进行了MBO,但真正实施的并不多。2002年10月,中国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其中对收购方为企业管理层的情况作出了相应规定,被认为是政府对MBO的首肯。MBO的热潮随之到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包括永鼎光缆、全兴股份、特变电工、鄂尔多斯、胜利股份,等等。与此同时,理论界和媒体也频频研讨,积极参与,MBO的讨论一时成为热门话题。有的媒体甚至大胆预言:“2003年将是中国企业的MBO年”。然而仅仅半年之后,财政部又叫停了MBO。  相似文献   

15.
管理层收购问题引发了“郎顾之争”,进而引起了政府部门、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广泛讨论。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管理层收购时我国的企业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在我国目前的制度框架下,管理层收购还面临着一些法律上的问题,尚难以成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主导模式。国资委和财政部2005年4月14日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似乎宣告讨论告一段落,但《规定》在内容和配套措施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尚待在法律框架内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管理层的薪酬激励向来被认为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股东大会选出董事会,董事会再选聘管理层并确定其薪酬。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运行的基本模式。本文选用我国上市公司2008-2009年的相关数据来考察高层管理人员薪酬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绩效与公司管理层的年度货币薪酬、管理层持股比例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范敏  刘丰 《会计之友》2007,(12S):15-16
笔者认为,管理层收购最大限度地促成了企业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统一,对人力资本起到了产权激励的作用。笔者将对管理层收购与上市公司人力资本的激励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期有用于相关的政策制定。  相似文献   

18.
论公司管理层利益激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层应是现代公司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公司管理层利益的实现是要将管理层的企业家才能等在现期无法准确判断并量化的因素在企业的(长期)经营过程尽量得到准确的量化。因素管理层利益的内容应是多样化的。其实现机制应基于固定报酬与动激励组合运用的基础之上,在注重短期激励的同时给予管理层高度或有的(contingent)长期激励,实现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目标的短期与长期一致,以克服所谓的“代理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19.
被忽视的“意外的成功” 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一种新的能力,使其能够创造财富。他把“有目的的创新和创新机遇”归纳为7个来源,并把“意外的成功”列为第一项,认为意外的成功是对管理层判断力的挑战。他明确告诫管理者和企业家:“没有哪一种来源可以比意外的成功提供更多的成功创新机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网络平台互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断出现“蹭热点”等一系列问题,管理层涉嫌利用网络平台操纵信息披露,使网络平台成为管理层谋取私利的工具。本文利用2010~2021年上证e互动和互动易平台中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网络平台互动对管理层业绩预告披露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络平台互动能降低业绩预告披露的精确性,提升业绩预告披露的积极性和频率。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旧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私利动机越强,上述效果越为明显;当业绩预告披露为“好消息”时,能够弱化网络平台互动对管理层策略性披露业绩预告的影响;分析师关注与公司治理水平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管理层策略性披露业绩预告问题。本文不仅拓展了有关网络平台的经济后果和业绩预告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也对规范网络平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