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我国经济转型期假冒伪劣商品的生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冒伪劣商品持续猖獗的深层原因在于价格无法反映质量,只要价格还取决于产品质量以外的市场和非市场因素,高价会诱发假冒伪劣行为,假冒伪劣会减少市场需求,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产权缺陷,地方保护主义,这种效应被高利对假冒伪劣的促进作用抵消了,治理假冒伪劣必须从健全规则,稳定预期,调整结构,规范企业行为规范政府行为等方面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2.
网友评论     
造假是一件令人深恶痛绝的行为,试想哪天你在市场上买了一个数码相机,却发现它是假货,那时的心情想必是想对造假者骂不绝口吧.对于网上报道的造假行为,一些网友们也忍不住说出了他们的看法,也许这些网友们的言论有助于我们对于造假的思考.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相似文献   

3.
论企业信用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企业信用状况令人担忧,拖欠款项、合同违约、产品侵权、虚假信息、假冒伪劣产品、质量欺诈等多种失信行为长期困扰着企业.由于信用交易中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产生了两种机会主义行为,一是买方会有选择地提供有利于达成契约的信息,而屏蔽那些不利于契约达成的信息,有的甚至为了达到签约目的而不惜造假,提供虚假信息;二是买方在信用交易达成后不及时足额支付价款.要改变我国目前企业信用缺失,商业交易中信用风险居高不下的局面,除了企业自身应加强信用风险的内部控制外,政府和社会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大量假冒伪劣产品的存在不仅损坏了消费者的权益,而且扰乱了市场经济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降低了整个社会福利水平,并影响到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通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形成原因以及政府规制方面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5.
征信通过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四条途径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对市场经济的转型升级、“优胜劣汰”产生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揭开假冒伪劣商品产生、发展、消亡的奥秘郝之洪近几年来假冒伪劣商品大泛滥,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甚至造成了惊人的人身伤亡。还有一些假冒伪劣商品进人了周边国家,严重地损害了我国的形象和声誉。假冒伪劣商品大泛滥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2000多...  相似文献   

7.
信息不对称是假冒伪劣存在的根本原因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经济学界广为流传的一种观点认为:假冒伪劣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这种观点是很值得讨论的。实际上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仍然存在着许多假冒伪劣现象。信息不对称并不是假冒伪劣存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会计造假、财务报告信息失真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使会计职业陷入了社会信任危机和价值危机.本文从虚假会计信息的表现形式出发分析原因,探讨解决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失真问题的治理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西部民族地区城乡商品市场集群的发展对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市场集群的形成机理的基础上,从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市场信息不对称、产业链不完善以及市场竞争力弱四个方面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城乡商品市场集群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城乡商品市场集群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信患在交易双方的分布是不对称的,从而影响到供需双方在市场中的行为选择.不对称信息思想的形成并受到重视经历了较长的时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是信息不对称影响个体互动的基本表现.博弈论是研究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工具和方法,经济学运用它分析影响个体行为的制度和组织,并设计实现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一致性的制度.不对称信息理论研究六大领域的内容,将推进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于解决国企改革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