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战略定位,分析了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方位和优劣势,提出要优先打造广州与深圳双核战略合作,实现深度一体化,以省内双核一体推动广深澳共融,推动广深澳港四核协同驱动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湾区经济是沿海区域经济集聚发展的一种常见模式,国际著名湾区对所在地区及周边发展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带动作用。中国近年来提出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正从规划到实施,明确自己的定位并引领区域的发展。综合该湾区优势来看,无论从经济还是社会的视角,中西医融合都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在比照分析国际著名湾区要素配置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并就如何建设国家中西医融合示范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武文卿 《中国招标》2017,(43):18-19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港澳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高珠三角经济竞争力和公共服务水平。而京津冀协同发展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4.
5.
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之间的规则衔接,关系到粤港澳大湾区能否更好融合发展.推动规则衔接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一些经验,这些做法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的可选模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优化完善.可考虑的思路有三个:一是填补规则空白,建设有利于实践的趋同体系;二是三地规则标准应就高不就低;三是在保持原有规则差异的前提下,内地小切口放宽重点领域的政策.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创新、互转互认、单向认可、畅通法律要素流动、联营合作、探索区域协同立法等方面进行评估分析,探索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6.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必须顺应新发展格局。粤港澳大湾区想要在新发展格局中有所作为,必须增强各级政府的空间治理能力、完善相应的空间治理体系,进而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堵点。文章通过对空间治理的范围、主体、方式和内容进行梳理,将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治理的理论框架概括为:粤港澳大湾区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构成的多元治理主体,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治理手段,针对生产布局优化、优质生活圈构建、地区协同发展、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等突出问题进行治理。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多点多极的发展格局、珠江东西两岸发展失衡、三大经济圈协同发展和城乡空间混杂等空间结构特征,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治理体系应破除空间边界,畅通内部循环;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联通国内、国际市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完善的产业链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维护空间正义,保护生态环境;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发展广州、深圳、香港等几个地区的邮轮旅游经济是建设"9+2"世界级城市群旅游协同发展互利合作的重要手段。为了研究粤港澳大湾区邮轮旅游发展状况,本文分析了大湾区邮轮旅游市场发展的三个历程,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的邮轮市场在2016年已经进入了发展期。随着"国际邮轮港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被提出,大湾区邮轮旅游迎来重大机遇,但广深港三地的四个邮轮母港群之间的融合发展成了一个新的挑战。在大湾区邮轮市场特色不明显、港口众多的情况下,发展邮轮旅游需要建立邮轮港口竞合机制、创新产品分销渠道和发展邮轮旅游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9.
10.
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极其特殊而重大的意义.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富裕,需要形成四大机制:财富三次分配机制、财富增长的发展机制、财富平衡的治理机制、价值共识构建与引领机制,它们分别提供内生力、支持力、协调力和引领力,从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从建立健全四大机制入手,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富裕的路径为:推动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释放增收潜能;助推产业融合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财富稳定增长;构建整体性粤港澳大湾区治理框架,平衡贫富差距;增收减支双向并举,大力培育社会中间阶层;构建价值共识,深耕共同富裕精神土壤.  相似文献   

11.
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同发展,就必须要有法治保障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成后,生态环保领域的立法进入应用立法时代。我国现有的一般性法律无法解决流域、区域存在的特殊生态环境问题,有必要制定专门法律,对现有体制、制度和机制进行系统集成,探索出适合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模式。“十三五”以来,针对长江、黄河、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青藏高原等区域的生态保护问题所进行的立法尝试,就是对立法模式的集成创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等已经通过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在粤港澳大湾区展开法律制定工作的过程中,建议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等综合性立法结合特殊问题和协同治理情况,以提升流域性、区域性专门法律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13.
正【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等珠三角9市组成,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8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发展定位是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4.
文旅融合是我国以及世界各国当下旅游发展的重点方向,随着产业发展的升级换代,这一趋势愈发明显。对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发掘是旅游创新和特色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有效路径,因此,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既是当下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文化强国”政策的高度响应。汕尾地处沿海,毗邻深圳,并且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员,有着天然的区位优势和海洋旅游资源,加上其还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根基和古文化、地方文化,抓住“深汕合作区”和“深圳都市圈”等利好政策,采取文旅融合的方式全力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打造中,将是汕尾未来经济发展取得突破的关键和可持续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5.
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经济一体化,必然要克服香港、澳门和广东三地之间的税制差异带来的冲突问题。香港和澳门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下被赋予税收立法权,税制协调的基础是保障香港和澳门的税收独立。粤港澳三地之间的税制差异主要表现在税率、税种、税收特点、税收管辖、税收征管等方面,正是这些差异使得在大湾区建设中产生重复征税、逃税避税、税收利益分配不均衡以及征管机构行政管辖权冲突等问题,从而阻碍粤港澳三地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是践行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进而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空间载体。为了探究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间合作潜力,文章基于各城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整理并提取可能的合作组合,借鉴Bogetoft and Wang(2005)提出的DEA合并效率测量方法,以“事前”评价角度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绿色经济合作效率及其分解效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从整体层面看,大部分城市合作组合都是技术效率和协同效率提升,但规模效率下降;合作效率提升主要是由技术效率带动的,合作效率下降则主要是由规模效率导致的。从个体层面看,珠海和江门,珠海、江门和中山,珠海和中山等组合的合作潜力被看好;合作效率提升最多的前10种资源流动路径的样本城市大部分是综合实力略微靠后的城市,这说明综合实力较弱的城市的合作潜力可能较大;合作潜力较高的组合基本都是双边合作,说明双边合作的获益潜力更大。将样本城市进行分类研究,一类是在资源流动前已处于技术边界的样本城市,另一类是在资源流动前处于技术边界以下的样本城市,结果和上述分析一致。研究表明,城市间合作问题纷繁复杂,涉及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各城市本身发展存在...  相似文献   

17.
以2009—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制造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显著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可通过提高企业竞争这一路径实现。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产业和制造业产融协同集聚显著提高区域创新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加剧产业内部企业创新竞争,带动区域创新发展,且金融业在创新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指出应鼓励区域企业创新竞争,优化营商环境,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法来测度粤港澳大湾区在2014—2016年之间科技金融配资效率,得出粤港澳整个大湾区在科技溶剂资源配置的效率非常高,但同时也存在部分区域差异的结论,并针对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创新资源配置是促使创新体系构成要素间交互学习和发挥效能的关键,有利于提升国家/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体系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高质量区域创新体系,具有引领示范作用。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需要发挥竞争市场机制和新型举国体制作用来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定位和布局、健全产业创新分工体系、创新空间格局和完善较强支撑力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建设创新高地,重视实体经济,统筹区域协调,优化创新环境吸引人才集聚。  相似文献   

20.
卞勇 《开放导报》2021,(3):105-112
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面临多方面挑战.粤港澳大湾区具备较好的经济社会和低碳发展基础条件,可通过先行先试,探索率先实现"碳中和",为全国实现"碳中和"提供可复制可推广路径.粤港澳大湾区应突出自身优势,确保目标和战略具有引领性,同时化解在排放增长压力、资源禀赋短板和区域不平衡等方面的劣势,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实施碳总量控制,完善碳交易市场体系,推行有利于持续能源转型的系列政策,打造有利于减排技术发展的创新环境,构建有利于全民实践低碳的社会氛围,形成有利于湾区内部协同减排的政策,加快推进"碳达峰"进程,率先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