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取消统派购,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是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理顺农村各业结构、促进粮食生产商品化进程中极为关键的一步。福建省是粮食调入省,即使在粮食产量最高的1983年也需要调入12.4亿斤。因此,它和全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起点是不一致的。在一个粮食人均占有量很低,粮经矛盾十分突出,而又具备“山、海、侨、特”等优越条件的省份,合同订购所面临的问题必然是复杂的。一、合同订购的基本情况福建省1985年粮食合同定购任务为25亿斤。为了保证完成任务,省政府采取了奖售化肥、给粮食主产区财政补贴、优先卖给紧俏工业品等鼓励性措施。但是,任务的实际执行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决定:“粮食、棉花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这无疑是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进一步搞活农业和解决产品积压的重要措施。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这项新政策的贯彻落实,在一些商品粮生产迅速发展的地方还有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是“两大距离”:一是国家粮食定购数量与商品粮增长速度有很大距离。以怀仁县为例,1982——1984年均向国家售粮5605万斤,1985年计划产粮2.12亿斤,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粮食合同定购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仍然沿用行政手段,采取按地亩平均分配的办法,强迫农民接受较大的售粮任务。在今年的夏粮收购中,一些地方尽管做了很多工作,尽力为农民售粮提供方便,但工作的难度却大于以往任何一年。这种情  相似文献   

4.
任何济经合同,只有纳入经济合同法范畴才被法律认定为有效合同。用《经济合同法》对粮食定购合同实施监督管理,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现阶段的《经济合同法》既不能为粮食定购合同提供理论上的直接依据,又不能在粮食合同定购的实践中发挥威力。粮食定购合  相似文献   

5.
在粮食购销实行“双轨制”的前提下,应该认真研究收交粮食定购任务的新方法。现提出两种办法供探讨。 一是售粮结算改户售户结制为户售队(组)结方法,充分发挥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户售户结制存在以下不足:(1)粮食部门不直接与农户签订定购合同。农户是否完成任务,粮食收购部门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似文献   

6.
为了防止农业滑坡,改变粮食生产连续几年徘徊的局面,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1987年国家决定通过合同三挂钩政策,将农民种粮所需的农用生产资料,平价供应农民.从而降低种粮成本,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最近笔者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政策本身的利弊,进行了以下剖析思考.一.农民对粮食合同定购三挂钩的态度1.认为粮食合同定购三挂钩,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挂起来.农民只知自己该交什么品种的粮食,每个品种的交售数量和入库时间,至于每户应得多少化肥、柴油、预购定金,农民一概不知.上交粮食后,该拿到手的挂钩物资,除尿素以外什么也得不到.  相似文献   

7.
为了鼓励农民种粮的积极性,1987年中 央完善粮食合同定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行粮食合同定购与奖售平价化肥、柴油和发放预购定金“三挂钩”。自春耕大忙前农民与粮食部门鉴订合同以来,我几次下乡调查,了解到“三挂钩”的确是一项优惠政策,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但是,基层干部和农民认为现行柴油与粮食合同定购任务挂  相似文献   

8.
合同定购粮食收购难的原因及对策成春到国家对粮食实行合同定购,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实行的掌握粮源、备战备荒、保障军粮供应和大中城市及灾区居民口粮的措施。自去年放开粮油经营及价格后,在夏粮和秋粮收购过程中,多数地方胜利完成了合同定购的粮食,但是,也有一...  相似文献   

9.
一、现行粮食定购合同的弊端自1985年以来国家对农村实行的粮食定购合同制度,基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统一收购、统一定价,搞一刀切的旧模式,是粮食制度的初步改革.经过这一改革,对于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丰都县汇南区1986至1988年,改原单一的统购价为"倒三七"比例计价后(定购粮食每年为720万斤),使农民增加收入146.88万元,对于发展粮食生产和调动农民积极完成合同定购任务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粮情,规定继续实行粮食定购政策,定购任务是国家指令性计划.是农民应尽的义务。可是有些群众认为,公粮属“皇粮国税”,是农民义务,自古以来有之,但在市场经济情况下,为何还要农民交售定购粮并是应尽义务呢?甚感不解,就此,笔者略淡淡见。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有粮水平较低,粮食仍是关系国计民生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为确保军需民食,以利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发展,国家掌握一定粮源和适量储备是完全必要的,也是符合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从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以来,历史经验证明:“手…  相似文献   

11.
1985年起,国家取消了粮食统购制,改为粮食合同定购制,这是一项牵动千家万户的大政策,是粮食收购制度的重大改革。本文拟就山区实行粮食合同定购应具备哪些条件,目前实际存在什么样的条件,怎样创造更好的条件,以保证粮食合同定购制度顺利实施等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从今年起,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收购。这是为把农村经济改革继续引向深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村生产转上商品经济轨道所实行的一条重要经济政策,意义非常重大。 粮食由统购制改为合同定购制,对农村  相似文献   

13.
在前不久召开的广东省粮食工作会议上,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将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的市场化改革。从今年起,广东取消粮食生产指令性计划,取消国家粮食定购任务,农业税由原来的实物税改按每50公斤稻谷45元折算为货币税。今后,在正常情况下,粮食购销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在特殊情况下,粮价过低时,由政府制订收购最低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价过高时,政府抛售储备粮或制定最高限价。在粮食流通方面,将严格执行粮食市场准入制度。不论何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主体,经有关部门审查、核准登记后,均可进入市场,从事粮食收购、加工…  相似文献   

14.
纳溪县连续五年在全省率先完成粮食定购任务截至九月三日,四川省纳溪县已完成全年粮食定购任务,其收购进度连续五年在全省位居前茅。纳溪县是从一九八O年开始,始终把推广普及农业科学技术作为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措施来抓,使粮食产量大增。在小麦、玉米...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1985]1号文件指出,从今年起国家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这是我国粮食收购制度的重大改革,也是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商品经济采取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今年是实行粮食合同定购的第一年,农民在观望,干部在摸索,各地对粮食合同定购的理解和作法各不相同。有的认为,把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这不仅是收购方式的变化,而且是变行政方法为按经济规律办事,应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平等协商,不能层层分指标硬性摊派。有的认为,粮食合同定购是指令性的,必须层层分摊指标。这两种办法从调查的情况看,前一种办法效果较好,农民易接受;后一种办法,农民则认为和统购没什么两样,甚  相似文献   

16.
立制为镜     
立制为镜本刊记者刘杨今年“6·25”土地日前夕,新疆昌吉市土地管理局制定了《昌吉市土地管理局处理土地违法案件的工作程序》,并公开张贴于机关办公室内。在这项制度中,从土地违法案件的受理立案、调查取证、处理内容到结案各办案阶段,主办案件人员和主管领导人员...  相似文献   

17.
粮食定购呼唤法制艾顺江"皇粮国税",自古而然。历朝历代,种田纳粮天经地义。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进程中,如何较快较好地建立社会主义的粮食市场,做到放而有管,管而适度,达到宏观管住,微观搞活的目的,保持粮食的"三稳定,两平衡"?我认为应该抓住主要矛...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文件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决定从今年起,在广西全面推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一)取消粮食定购任务。从2002年开始,全区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每年购粮不再向农民收购,但公粮的征收额度不变。(二)放开粮食购销市场。鼓励符合条件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经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审核粮食经营资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后,按照国家规定从事粮食收购。(三)放开粮食购销价格。在正常情况下,粮食购销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粮食企业按照随行就市经营粮食。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后继续保留公粮结算价格,以便统一公粮结算标准。广西还同时明确了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一)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适当增加全区储备粮规模,使全区的地方储备粮规模由5亿公斤增加到7亿公斤。健全区内各级储备粮管理体系自治区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对已上收的自治区储备粮库人、财、物由自治区储备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管理继续抓好粮库等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各地还应保留和扶持一定规模的国有骨干粮店、粮食加工企业和粮食购销企业。凡属政策性的粮食供应,原则上统一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负责。(二)...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1988年粮食合同定购挂钩化肥,柴油的数量,仍按定购每百公斤贸易粮供应平价优质化肥(尿素、进口复合肥,氯化钾、硫酸钾)10公斤、柴油3公斤的标准不变。为了不误农时,挂钩化肥应在4月底前向农民兑现50%,6月底兑现剑80%,10月底全部兑现完毕;挂钩柴油仍按季均衡拨付,力争做到上半年调拨、供应到55%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护和鼓励农民生产和交售粮食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粮食合同定购,中央采取了“适当减少合同定购数量,扩大市场议价收购比重”,并对签订合同的农民实行粮肥,粮油和粮钱“三挂钩”,确保合同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获得了好处,起了积极作用。但“三挂钩”办法也还存在一些弊端。特别是其中挂钩油分配使用中的矛盾更为突出,亟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笔者建议,对挂钩油的办法改为“按定购任务,指标到户,议价供应,提高(定购)粮价”。就是根据农户的定购数量,计算指标,油源由区、乡掌握,议价供应。并将议价与平价之差额用来提高定购粮价。一支一收,农民也不吃亏。如我县1987年挂钩油2,240吨,按县物价部门规定的议价1,335元一吨计算,议、平价之差价款合计为1,646.4万元。全县每斤定购粮可提高0.106元。这一方法的好处是:(1)简便易行,符合实际,群众欢迎。(2)可提高合同定购粮“身价”,刺激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