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7月31日,《燕赵晚报》刊登了题为《男子持56年前千元存单取款奔波8年,信用社拒绝兑付》的文章,就陈某请求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农信社兑付其父遗留的56年前千元存单遭拒问题进行了报道。一时间,一些网络媒体予以转载,引来许多网友的纷纷议论,闹得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2.
5月28日,保康县欧店镇财政所在征收上半年“农特”两税时,收取了20万元的存单,全部按票面实际金额抵付,农民白白损失3万余元利息。 这些由镇信用社和村信用站开出的存单,大部分是农民出售烟叶时应兑付的“绿条子”,存单上均标有计息利率和存款期,百分之九十已满期,信用社既无现金支付给农民,又不同意以存单抵交税金。经镇政府多次调解,信用社才勉强同意,以存单抵交税金,但一律以不计息为条件,吃亏的是农民。 存款有息,无人不知。欧店镇信用社公开扣农民存款利息,损害农民利益,有关部门应严肃查处。  相似文献   

3.
<正>工作人员以"现在找不到存根就不认了"为由拒绝支付存单,该男子多次要求处理未果,时间长达8年之久,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信用社工作人员"人文关怀"的冷漠,也反映了制度本身的缺陷。单从存单取款这起事件来说,站在信用社的角度,首先应该认真核实存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只要是该机  相似文献   

4.
2014年10月9日上午,河北省广平县联社城关信用社成功堵截一起假存单诈骗案,截获假存单100万元,避免了重大资金损失。当天上午9时40分左右,一男一女二人来到柜台前要求办理100万取款业务。因是大额取款,委派会计冯瑞霞进行了接待。临柜人员对其"存单"进行甄别时发现,该"存单"存在较多疑点。一是该"存单"的颜色较深,与信用社存单有明显区别;二是信用社办理大额存取款业务  相似文献   

5.
案情回放2003年3月5日,孙某持刘某定期五年、金额60000元,安某定期三年、金额85000元的存单各一张以及刘某和安某同意孙某将存单进行质押的书面文件,向XX信用社申请质押贷款。XX信用社向接受存款的单位XX县农行东关储蓄所核押,东关储蓄所于同月12日向XX信用社出具了存单出质资金证明书,证明刘某、安某在该储蓄所确有两笔存款计145000元。同意XX信用社在贷款到期时,可提前支  相似文献   

6.
本刊曾于2005年第8期登载了《没有加盖公章的存款凭条也要兑付吗?》一文,文中最后法院判决:信用社对没有加盖公童的存款凭条也要进行兑付,信用社败诉。然而从下面这个案例中,我们却看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桂平市中和信用社庞村分社原会计陈水钦,利用职务之便,于1994年5月—1995年1月,盗用信用社的活期储蓄存折、定期储蓄存单、分社业务公章,先后向外吸存33户,金额达345万元,不入信用社帐,挪给他人使用,使信用社蒙受了300多万元的资金损失,案发后陈永钦不是主动向组织交待其犯罪行为,而是畏罪逃跑,于1996年11月12日被追捕归案,陈永钦的行为触犯国家刑律,构成挪用公款罪,1996年1月22日经桂平市人民检察院决定对陈永钦进行逮捕,同日由桂平市公安局执行逮捕。 陈永钦,男,37岁,高中文化,1982年参加信用社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存款凭证超过20年作废……"银行员工的一句话令老存单的取款人哑口无言。真的如此吗?法律是权益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笔者从法律的角度审视此事。先说时效,毕竟大部分债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就两年,那么是否意味着老存单的所有人已失了胜诉权呢?其实法律已考虑到了这点,《最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笔者所在乡镇农经站出纳员,将去年5月24日向农户收取的一张信用社503元的活期储蓄存单拿去支取现金,信用社人员告知此存单已经办理了挂失手续,不能再支取现金。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银行机构部门的整合以及人员的变动,加上资料保管年限等因素,核实老存单确实存在一定的客观困难,但"找不到底子"万万不能成为银行拒付老存单的理由。在法律层面上,客户把钱存到银行,就同银行形成了合同关系,银行应该按合同约定到期还本付息,即使年代再久远也  相似文献   

11.
对银行、信用社来说,贷款利息是其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可谓生存之本,是维持银行经营的“生命线”。而目前,企业向银行、信用社屡屡“打白条”,拖欠银行、信用社贷款利息急剧增长,已成为当今银行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有资料表明,1994年山东省企业欠银行、信用社贷款利息达40多亿元,到1995年8月末,某市的20多个基层信用社应收未收贷款利息高达7546万元,应收利息的急剧增长,使该市的22个信用社亏损1932万元,亏损面达92%。企业欠息,根源何在?危害在哪?如何建立新型银企信用关系? 企业欠息 银行家们苦不堪言 企业经济效益的好环,直接影响着银行、信用社利息的收入,决定着银行、信用社利润的高低。时下,部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低或不适销,造成产品积压,效益低下,经营  相似文献   

12.
<正>鄞州农村合作银行(简称鄞州银行)于6月27日发行了2014年第001期同业存单。本期同业存单期限3个月,计划发行5亿元,实际发行5亿元,发行价格为98.7800元,参考收益率4.9000%。该行经中诚信国际评定的主体评级为AA-。至此,鄞州银行成为首批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同业存单的农村合作银行,标志着鄞州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战略性的一步,为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业存单是指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是一种货币市场工具。2013年12月,为进一步推动存款利  相似文献   

13.
借款人易某因需流动资金于1996年10月19日向株洲县鸿仙信用社申请贷款5万元,储户阳某自愿将自己在中国银行的三张整存整取未到期的存单(金额共计8万元)给易某作贷款5万元的质押物,并且到存单行和信用社办理了有关手续。1997年7月,阳某以中国人民银行有规定:“不得用他人存单作抵押贷款”为由,向法院主张易某用自己的存单进行贷款质押无效,要求收回自己的存款单。现经基层法院、中级法院二审终审判决认定:“借款合同违反了中国人民银行(199)316号《个人定期储蓄存款存单小额抵押贷款办法》(以下简称:“办…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钟祥市文集镇经管站,1997年代收代付的各项合同上交项目14项计金额370万元,其中以个人金融存单抵交现金的有1256张,金额达186万元,占上交款额的50%。为什么合同上交款中个人金融存单这么多?它将给农村财务带来一些什么问题?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呢? 一、上交款中产生以个人存单抵交现金的原因 各种金融机构深入农村,以各种形式进行渗透。金融机构一般委托村干部兼任代办员。如村书记兼任邮政储蓄代办员,村会计兼任信用社代办员,他们为了完成储蓄任务,将农户上交的合同款转入活期储蓄存款;另外,金融机构也直接深入。如农行、人行、工商行在粮棉收购季节,到收购现场办公,动员农户个人储蓄。因此,上交合同款时,农户只好交上储蓄存单。  相似文献   

15.
藁城市李某将8000元现金存入信用站信贷员崔某处,在办理手续时,崔某称储藏存单用完了,来不及到信用社去取,便将加盖“某村信用站崔某”印章的:“现金收入传票”给李某代替存单。由于从前办理存款时也遇到过此种情况,李某并未在意。几天后,李某想把“现金收入传票”换成存单时才知道,崔某因涉嫌挪用资金罪,被判刑14年,罚款5万元。于是,李某找到信用社要求支取现金和利息。  相似文献   

16.
1996年12月,陕西省洋县城关信用社因本辖区居民李某持以洋县建行核押的大额存单作质押在该社申请贷款20万元到期不能按时归还,权利质押存单不能受偿为由向洋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借款人李某、存单核押行洋县建行均被列为此案被告。起诉缘由1996年5月7日,...  相似文献   

17.
1999年4月5日,一储户手持一张二年期到期定期存单来信用社取款,由于开具存单当时信用社会计误将月利率填成了年利率,因而在按何种利率计付利息上发生了争议。对于信用社应如何计付利息,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存单是双方达成存款协议的表现,双方的权利、义务都依存单的记载内容而定,既然存单记载的利率是7.92%,那么信用社就应按此利率计付利息。另外,比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存单大小写金额不一致时,应按大小写金额较大者支付的规定,在此也应按有利于储户的原则处理,即应按存单记载的利率向储户计付利息。另一…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我们在储蓄业务办理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该如何处理?一储户同前夫离婚,分得财产4000元,储户将钱拿到当地信用社存五年定期,并将存单托放生父家保管,后又与他人成家。在存款即将到期时来生父家索取存单,不料已被同胞兄长用该存单质押他的民间债务。...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位女子,28岁年纪,貌不惊人,待人温和文静,不善言辞。然而当信用社资金出现紧张之时,她却四处奔走,为吸储出谋划策,在短短的七天时间里便揽储185万元,她就是广东中山市张家边信用社女职工——陈玉敏同志。 陈玉敏所在的张家边分社地处闹市,这里银行网点林立。竞争激烈。1993年,由于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很多企业资金紧张,导致该社的对公存款不断下降,加上将近年关,许多民工要提款回家,为保支付各行之间展开形式多样的储蓄大战。12月初起,陈玉敏所在信用社的存款每天以一二十万元的速度下跌。陈玉敏看  相似文献   

20.
基本案情广东省大埔县的孙某和古某是同乡又是同学。去年5月10日上午 ,孙某到古某工作的信用社储蓄所存钱 ,两人边办理存钱手续边聊天 ,古某填好存单后交给孙某 ,孙某看也没看 ,就将存单放进口袋 ,然后回家。两天后 ,古某在翻看储蓄存单时 ,忽然发现填写的NO.2905681存单(孙某名下的存单)上的存款数额大写是伍仟元 ,而小写则是50000元 ,相差45000元。古某吓一跳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惊慌之余的古某并没有向领导汇报此事 ,而是擅自在存单上将小写的50000元后面的“0”去掉一个。后来 ,古某觉得不妥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