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除了著书立说的本行以外,柯林斯还是一位非常专业的职业攀岩运动选手。在柯林斯的著作中,我们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柯林斯对于攀岩的热爱,攀岩的案例在柯林斯著作中屡见不鲜,对于攀岩的理解,也成为他思想灵感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从作品选材的本土化、"中国式"作品的结构到调式旋律、和声、装饰音的民族化的灵活运用,都显示了中国钢琴音乐独特的生命力;并以清新的艺术格调、浓郁的民族特色引起了广大听众的普遍兴趣和共鸣,充分显示了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3.
互文性是目前文本分析的常用理论之一,在揭示文本内部结构、文本功能以及文本意义的产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类文性是广义互文性的子概念之一,表示标题、副标题、序言、卷首语等类文本与正文文本之间的关系.完整的作品至少要包含标题与正文两个要素.在结构上,标题是作品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内容上,标题需要点明作品主题;在功能上,标题应该是作品独特的标签,能成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标题的存在本身就决定了它应该是互文性与类文性的双重考察对象.  相似文献   

4.
1998年2月8日在济南窄门文化艺术沙龙(窄门酒吧)由著名诗人、艺术批评家岛子先生主持举办了"98高兟、高强装置、行为、地景艺术文献图片展"。这是山东近年来最具前卫性的艺术活动。展览期间岛子先生作了题为"九十年代中国前卫艺术景观与方位"的艺术讲座。同时对高氏兄弟的艺术做了详尽的介绍和评价。高氏兄弟自八十年代中期介入中国前卫艺术活动以来,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文化和社会影响力的作品,使他们成为当代艺术界具有人文知识分子独立品性的重要艺术家。本次展览除了高氏兄弟近年来引起批评界广泛关注和批评的"临界——大十字架"系列作品外。引起人们更大兴趣的是他们以济南北郊黄河南岸为创作基地创作的地景、装置行为作品。今年正值中国美术年,在此,本刊  相似文献   

5.
刘帆 《魅力中国》2010,(8):127-127
长期以来。高中音乐欣赏教学还普遍存在着一种“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学生对音乐作品长时间的倾听之后,介绍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内容形象;而后分析作品的题材、曲式结构。这种“填鸭式”的“教”与被动型接受式的“学”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学生对教材所涉及的音乐作品失去兴趣,对音乐课也失去了兴趣。研究性学习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王友华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9(2):118-119,166
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在人物塑造、主题、语言和情节等方面娴熟地、全方位地运用了各种讽刺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贝内特太太、柯林斯先生、凯瑟琳夫人、威克姆和宾利小姐等。通过人物形象的讽刺,作者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历史画卷,揭露了以金钱为轴心的爱情与婚姻,抨击了腐朽的旧爱情的婚姻观,宣扬了作者进步的爱情与婚姻道德观。文章拟探讨《傲慢与偏见》中塑造柯林斯先生的形象时所运用的讽刺艺术。  相似文献   

7.
岳显东 《魅力中国》2013,(32):153-153
针对目前农村中学美术教学的现状,本文认为,在美术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和热情对待学生,对学生的每一件作品、每一次尝试都怀着浓厚的兴趣和真诚的关注,特别注意在教学中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表现积极性,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2010年元旦在央视10套《探索·发现》频道播出的8集系列片《大秦岭》。以浓厚的人文精神俯瞰秦岭,用文化的积淀解读秦岭。整部作品气势磅礴,恢弘大气,角度新颖,画面精美,引起全国观众的极大兴趣。本刊特别选发系列片《大秦岭》一至四集的撰稿人王若冰先生的这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李冬 《黑河学刊》2012,(5):27-27
新闻记者只有时刻保持新鲜、保持兴趣、保持变化,那么采写出来的新闻作品一定是与众不同。只有时刻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优秀的新闻作品就会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0.
李国红 《魅力中国》2009,(23):76-76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兴趣带来快乐并产生热爱之情,便有积极持久学习的劲头。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才能对相关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兴趣不是天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