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动态能力的角度研究技术型企业战略转型时企业能力与战略转型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研究初步构建了技术型企业基于动态能力的战略转型模型,为技术型企业战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中小企业成长过程的战略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随环境及自身资源与规模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企业经营目标与经营战略的过程。企业进行战略转型,就是为使企业在不同阶段实现量和质的提高。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有多种因素诱使其进行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3.
从战略的视角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一般企业的创新模型与创新能力出发,分析了一般企业创新战略动态能力的所处位置,发展战略和实现过程的主要内容。进而比较了中小型企业在以上三种能力上的异同,提出了它们技术创新战略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是中小企业依存的区域产业组织,集群内中小企业的转型受制于集群结构与自身因素的双重影响。超竞争环境下中小企业转型的核心是战略转型,组织变革服从于企业战略转型。战略转型能够改变中小企业的成长轨迹,突破中小企业成长极限,实现中小企业的持续成长。中小企业转型既需要整合产业集群内相关主体的资源与能力,又需要培育和提升转型企业的动态能力,实现转型企业内外部资源与能力的协同效应,通过协同实现转型。基于企业动态能力视角,将中小企业置于产业集群环境下,着重探讨超竞争环境下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转型的主线与方式。  相似文献   

5.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下,许多中小企业首当其冲.面对挑战,必须努力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推进战略转型,增强风险防范和抗风险能力.正所谓"船小好调头",本文系统阐述了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分析了他们之所以受困的一些原因,并对中小企业该如何实现战略转型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重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的活跃的力量,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起着战略性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及新经济革命的深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支持本国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我们认为,要深入研究新世纪我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问题必须摆脱以往传统框框的约束,应从战略思路,研究背景,支持体系与对策等方面来一个转换。  相似文献   

7.
企业战略行为对企业生死存亡至关重要,对导致战略行为偏差成因的分析可以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战略风险,为企业持续保持竞争优势保驾护航。文章基于动态能力视角分析影响企业战略行为的风险因素,结合战略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从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范围和关系强度、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的相互匹配程度、企业的战略共识三个维度构建战略风险分析框架,来探讨战略风险的可能来源及其影响机制,以期为企业规避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有外贸企业的再创业是外贸企业摆脱经营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型.本文探讨了基于价值链分析的外贸企业再创业的战略转型模式,如何充分发挥外贸企业自身的优势,创新经营模式,实现外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有外贸企业的再创业是外贸企业摆脱经营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型。本文探讨了基于价值链分析的外贸企业再创业的战略转型模式,如何充分发挥外贸企业自身的优势,创新经营模式,实现外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下出口型中小企业的战略转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出口型中小企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适应世界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变化,出口型中小企业必须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和国内市场扩大化战略、产品创新和品牌营销等竞争战略、价值链截取和资源外取相结合等经营战略,以寻求新的发展和突破,成功渡过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1.
以企业动态能力和组织变革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中小企业国际创业策略的理论框架,并将国际创业策略分为4类,即柔性适应策略、愿景驱动策略、因循规则策略和压力推动策略。根据通过深度访谈获取的数据和资料,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采取不同的国际创业策略的企业的行为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企业生态群落和“大”动态能力战略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运文 《经济管理》2006,(20):16-23
战略管理的核心作用是把环境的机会和企业的力量相匹配,同时保护企业的弱点使之不受环境的威胁。目前的企业能力理论过多地把其战略目光放在了企业内部。然而,竞争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的竞争,其实质不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企业能力与企业能力的较量,而是企业所属的生态群落能力间的较量。为此,本文从全球化竞争的视角出发,阐释了企业生态群落中政府动态能力、企业动态能力、金融制度动态能力、教育制度动态能力的内涵,探讨了政府动态能力、企业动态能力、金融制度动态能力、教育制度动态能力间互动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动态能力企业战略观。  相似文献   

13.
杨隽萍  徐娜 《技术经济》2023,42(4):97-109
随着数字经济逐步颠覆产业逻辑,越来越多的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以应对风险挑战。然而,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具有长期性和高风险性的战略行为,必须要以一定的资源和能力作保障。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以创业板235家企业为样本,细化动态能力和高管社会资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法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多重前因的复杂运行机理。研究揭示:(1)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多重并发”的特点,单一要素不会构成企业数字化转型高绩效的必要条件;(2)存在3类数字化转型高绩效关键路径:动态能力驱动型、社会资本拉动型和双重联动型;(3)动态能力中创新能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具有普适作用;(4)高管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存在的替代关系。研究从多维视角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机制,丰富了数字化相关研究,并为企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从存储器业务起家,然后向微处理器业务转型,再由芯片生产商转向互联网经济的构件供应商.进而转型为平台技术供应商,英特尔公司转型的速度越来越快,反映了当今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对战略管理的挑战。英特尔公司通过高层与中、基层的战略互动以及合作性竞争的方式,成功地应对了环境的挑战,其经验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李德元 《技术经济》2007,26(12):86-89
城市化是人口和生产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聚集的结构转变过程。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逐步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城市化动力机制,促进要素的空间聚集。在发展路径上,要坚持以制度创新推动城市化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万亮 《技术经济》2012,31(2):24-29
简要介绍了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以及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1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与横向比较,揭示了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分析企业外部性战略风险的来源、类型及其对企业的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外部性战略风险与企业内部动态演化能力相互作用的共振与消减过程。借鉴生态学以及演化经济学的观点,从动态演化的角度提出了企业建立战略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性,并演示了企业战略管理与风险防范体系的动态演化、变革、再循环的相互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下,传统制造企业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促进机会开发,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现有研究多以结果为导向,较少从过程视角研究数字化转型下的机会开发过程。本文以公牛集团为案例,从动态能力视角研究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下的机会开发过程。结果表明:渠道数字化转型形成数字驱动的网络效应,提升组织外部环境感知能力,通过资源构造行动,实现机会识别;生产数字化转型形成数字驱动的产销协同效应,提升组织资源获取能力,通过资源激活行动,实现机会利用;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形成数字驱动的利益共生效应,提升组织价值重构能力,通过资源撬动行为,实现机会迭代。本研究揭示了数字化转型下的机会开发过程,有助于丰富数字化转型和机会开发相关研究,也为我国传统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于水  李延喜 《技术经济》2012,(12):124-130
从战略动量的研究视角,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基于变革的战略动量的构成维度及其对战略变革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战略变革动量包括战略变革洞察力、战略变革授权、战略变革集体承诺三方面的构成维度;较强的战略变革洞察力和战略变革集体承诺能同时从变革速度和变革幅度两个方面促进战略变革有效实现,而战略变革授权能促进变革幅度,而对变革速度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余浩  郑兰君 《技术经济》2016,(11):36-42
首先界定了动态能力概念,梳理了其构成维度与测量。然后通过整理和总结2010—2015年国外动态能力相关文献中的主要模型,对比分析了动态能力和环境动态对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的影响。结果如下:动态能力的内涵存在于企业层面、团队层面和个体层面;学习并不属于动态能力;将环境动态作为动态能力的调节变量有待检验。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