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主体要素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的合作创新过程受到四类要素的影响:主体要素、客体要素、环境要素和沟通要素。其中主体要素是这四类要素中能动性最强的,它通过企业创新准备、人员和制度支持、合作伙伴关系紧密程度三项子要素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密切相关,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三项要素均与合作创新绩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当前,开放式创新已取代封闭式创新成为创新的主流模式,并由此引发了创新思维、创新活动和创新价值的转向。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从概念源起与驱动性、创新过程、创新绩效与价值占有3个方面对国内外开放式创新研究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在分析开放式创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既有文献已初步检验了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与开放式创新的关系,但未深入探索其影响机制。鉴于此,从交易成本视角解释二者间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应用是推动企业开放式创新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扩展分析发现:信息技术应用对企业纵向创新合作的推动作用强于社会创新合作;相对于低技术行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开放式创新效应在高技术行业更为显著;地区信任度提高增强了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对开放式创新的推动作用。造成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对开放式创新产生上述效应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开放式创新产生的交易成本在创新合作类型间、行业间、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从而检验了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4.
国外企业开放式创新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为了获取利润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的技术创新已经无法像传统的封闭式创新那样完全依赖自身的研究,而应采取通过购买其它企业的研究成果、与其它企业合作、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授权给其它企业开发等开放式的创新模式。通过对现有国外文献的查询与阅读,探索了开放式创新概念的由来及内涵,对此概念的延伸及应用进行综述,分析了开放式创新的驱动和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最新的开放式商务模式创新的观点。最后,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路畅  于渤 《技术经济》2021,40(10):35-44
基于外部合作伙伴的差异,将外部合作划分为企业间合作和产学研合作两类,分别探究它们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察企业家导向和合作经验在该过程中的权变机制.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对214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间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相对于产学研合作,企业间合作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大;企业家导向在企业间合作和产学研合作与中小企业创新绩效间均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合作经验仅在企业间合作与中小企业创新绩效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企业开放式创新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其开放式创新路径选择尤为关键。制度与合作环境是影响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外部环境。选取中美两国26家典型企业,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分析制度与合作环境对企业开放式创新路径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中美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多重路径。结果发现:中国企业存在4条高开放式创新绩效获取路径,美国企业存在两条高开放式创新绩效获取路径,核心条件均为知识产权保护或合作广度;当中美企业开放式创新路径中缺少知识产权保护或合作广度时,开放式创新绩效欠佳;中国企业开放式创新过程中,获取外部技术的主要途径是对外直接投资或外商直接投资,长期来看,这并不利于我国开放式创新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的多层次优属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国内外学者对合作伙伴选择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合作创新的特点,从合作伙伴的产权信誉、管理能力、资源能力、技术能力状况、兼容程度5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应用Theil不均衡指数计算指标权重值,建立合作伙伴评价的多层次优属度模型,并通过算例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很多企业开始寻求伙伴开展跨行业合作。对企业如何选择异质行业合作者及合作方式进行探讨,并就与异质行业领先企业的合作展开研究。选取西子联合集团为案例,深入剖析其发展过程中与世界500强等大企业合作的成功经验,为企业与异质行业领先企业开展合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很多企业开始寻求伙伴开展跨行业合作。对企业如何选择异质行业合作者及合作方式进行探讨,并就与异质行业领先企业的合作展开研究。选取西子联合集团为案例,深入剖析其发展过程中与世界500强等大企业合作的成功经验,为企业与异质行业领先企业开展合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区域创新系统中合作、资源与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综述了区域创新系统关于互动合作的研究现状,许多学者论述了区域创新主体之间合作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但是仅仅停留在定性研究。目前尚未发现对区域创新中资源、合作与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以31个省级区域创新系统3年93个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验证了创新主体之间合作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结论是:主体之间合作能够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但是,我国区域创新主体之间合作互动并不充分,大有潜力可以挖掘。最后,从树立合作观念、构建核心技术能力、加强组织学习能力和寻找文化相容性合作伙伴4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便增强中国区域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互动。  相似文献   

11.
将战略导向、网络位置、组织间信任和合作创新绩效纳入同一研究框架,研究了企业不同的战略导向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差异性影响,以及网络位置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组织间信任的调节作用,并提出研究假设。利用中国企业合作创新的实际调研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市场导向与合作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适当的企业家导向有利于企业获得更高的合作创新绩效;网络中心位置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合作创新绩效;组织间信任在战略导向影响合作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全面创新管理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文彬 《技术经济》2012,31(7):34-39,65
在对我国11家重点工业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创新管理视角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模型,包括用户拉动、开放创新、全面创新、人才激励4个模块。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来自于如下方面:将创新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建立产学研、上下游、国内外有效结合的合作创新网络;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有效互动;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潜力。  相似文献   

13.
创新管理及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劲 《技术经济》2013,(6):1-9,84
指出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理解创新的内在规律以及过程,提出技术经济学科应继续将创新作为学科研究重点,并引入多学科的研究视角。梳理了创新管理的发展趋势,即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走向商业模式创新、从封闭创新走向开放创新乃至协同创新、从渐进式创新走向突破型创新、从基于技术的创新走向基于科学的创新、从国家创新体系走向创新生态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cooperation networks upon their cooperative innovation effect (CIE)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E and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firms. Some interesting findings appear. First,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even cooperation networks and the CIE of firms, of which the internal cooperation network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impact on their CIE. Second, the findings also reveal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ix cooperation networks, except firm–government cooperation (FGC) and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firms. Third, contrary to some studie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FGC does not demonstrate any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firms. These results enrich and supplement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operation network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5.
何郁冰  曾益 《技术经济》2012,(12):28-32,67
从开放式创新的概念、动因及模式出发,对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间关系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进行述评,并指出现有研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利用文献计量学的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了产学研合作研究向协同创新研究的演进脉络,探讨了协同创新研究的进展和方向。根据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主题下文献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及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主体间关系从合作转向协同、组织方式从创新网络转向创新生态系统、产学研与协同创新结合成为一个具有特定涵义和现实背景的研究领域。最后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深入分析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的知识增值过程;分析协同创新过程的动态演化模式和动态机理;加强对以基于异质知识的知识增值为核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有效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秦剑 《技术经济》2012,31(11):21-30
对突破性创新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论述了突破性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将突破性创新与其他重要的技术创新类型(如渐进性创新、结构性创新、模块化创新等)进行比较,分析了突破性创新的类型和特征,阐述了突破性创新的过程和管理模式。深入评介了近年来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的有关突破性创新的实证研究文献,对其研究设计、研究问题及研究结论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指出关于突破性创新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郭淑芬  张康 《技术经济》2012,31(1):22-28
在梳理企业自主创新环境评价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山西省煤炭企业的特点,提炼出煤炭企业自主创新环境的影响要素,运用系统动力学工具软件绘制出山西省煤炭企业自主创新环境系统因果关系图、系统存量流量图,建立了系统模型方程式。利用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山西省煤炭企业自主创新环境系统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得出山西省煤炭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收益的仿真图。最后对创新环境系统中的各影响要素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we analyse if specific R&D cooperation partners are relat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probability of innovation failures in terms discontinuing innovation projects. We distinguish between seven different R&D cooperation partner types, and we discriminate between product innovation failures and process innovation failures. Using German 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 data we find that, firstly, each type of R&D cooperation partner has a different effect on innovation failures. Secondly, we show that product innovation failures and process innovation failures are not affected in equal measure by the same type of R&D cooperation partner.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while R&D cooperation with public research institutes is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probability to cancel a process innovation project, the coefficient is positive but insignificant for product innovation failures. Firms conducting partnerships with suppliers, however, run the risk of both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failures. In turn, cooperation with competitor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only to process innovation failures.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on inbound open innovation in three ways. Firstly, it verifies the suitability of three groups of innovation activities (external information sources, cooperation and acquisition of machinery, knowledge or R&D) as indicators of open innovation, by modelling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openn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 Secondly, it relates these activities to three non-financial product-oriented outcome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Es): quality, product range and market share. When significant, the signs of the relationships are always positive. Thirdly, it is the first to link two streams of the literature on innovation within SMEs: open innovation and entry-timing. We distinguish between pioneers (the first to introduce innovations onto the market) and followers and find that most open innovation activities relate to the pioneering behaviour. Thi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designing public policies supporting innovation. Data include Spanish innovative SMEs from the 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