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其资源的丰度和保护开发利用的水平密切相关。 我国由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加之自然资源有限、相对紧缺,遂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  相似文献   

2.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能源和原材料等矿产品的需求大量增加,矿产资源尤其是稀有金属资源(如铟等)已经成为决定经济繁荣和国家富强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国际自治、经济、贸易及至科技交往的重要物质手段。  相似文献   

3.
粮价波动的经济分析李保明一、粮食价格和粮食生产的相互影响:历史的回顾粮食是人们生存所必须的基本生活资料,它的充足程度直接影响人民生活,影响社会稳定。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粮食供给只有靠国内农业生产提供,不能依靠国外进口,因此发展粮食生产,增...  相似文献   

4.
张唯实 《发展》2006,(7):17-18
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当今世界面临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失衡的严峻挑战,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使社会、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吴忠 《开发研究》1991,(5):17-21
三、贫困的根源 3.1 对于贫困的产生及其持续存在的原因,解释的理由很多。从人口学角度找原因的,马尔萨斯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提出著各的“人口法则”即“人口增殖力,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力,是无限地较为巨大,”并认为“贫穷,是这个法则绝对必然的结果。”认为英国的济贫法使得处于贫困的工人得以生存下来,还鼓励结婚,造成人口增加,这是“供养贫民以创造贫民”。只有通过“积极抑制”或“预防抑制”来减少人口,才能使人口  相似文献   

6.
桂拉旦 《发展》2001,(7):9-10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社会在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诸因素的全面持续发展,人处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地位。人口的数量规模、增长速度、结构特点、分布特点、素质状况等,都直接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途径、方式和效果,严重影响着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研究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应采取的措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问题。   人口因素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人口规模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人口规模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人口规模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资源的消耗、环境的保…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社会系统中,有很多社会变量影响着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其中人口是主要的社会变量之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人口这一变量适度增长。  相似文献   

8.
城市人居环境的分析与客观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与自然环境最直接、最密切、最具体的进行物质交换的地理空间。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劣实质上涉及到一个人口、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虽然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阶段有多种划分方式,但最通俗易懂的是将到目前为止的文明史划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阶段。农业文明以人口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为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稳定的基础。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充满敬畏,追求朴素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受技术的限制对自然的利用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0.
<正>女性参与经济活动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女性带来光荣又给女性带来痛苦。有学者这样评论:"经济是男性的经济,男性依靠自己的创造改变了人类生活资料的自然状态,使人类生活资料的生产在保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逐渐超越了仅仅满足个体生存需要的狭隘目的,逐步摆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历史进入新时期的必然选择,是人类从以往过失造成的严重后果中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后所选择的正确道路,它关系到社会进步和人类的生存。对经济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和相对重要的玉树地区来说,实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设创撕型国家的号召,忻州市委提出了把忻州市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的战略部署。建设创新型城市,就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生产力作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在维持人类生存繁衍、推动社会进步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建设创新型城市,生产力创新首当其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论自然界的自然生态环境价值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韩家清(兰州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系,兰州,730000)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是研究自然生态环境的进化功能价值以及人和其他生物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物质发生价值关系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则涉及人口、...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重危机之一。1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经历的3种模式基于对生态环境的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经历了3种模式。1.1传统经济模式它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处理模式是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又不加任何处理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长,人口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也日益加大。如何使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是关系到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类为了生存,使后代延续不绝,需要从周围环境的自然资源中索取食物和资源,从人类的祖先  相似文献   

16.
钱韬 《重庆经济》2005,(6):37-38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也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分析研究重庆市老年人口的现状和特征及发展趋势,有助于更加重视老年人口,从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试论物资流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尹利民一、物资流通的特点及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内涵尽管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是商品,但是生产资料的流通不同于生活资料的流通。生产资料流通具有以下特点:1、生产资料通过流通环节再进入生产领域,从用途来说,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  相似文献   

18.
论人口增长与就业压力和产业结构调整毛志锋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是任何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当劳动就业人口的数量供给超过社会生产需求,从而使一部分人力资源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故且表现为劳动力资源相对于生产资料或资本...  相似文献   

19.
论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华 《新疆财经》2001,(6):30-31,35
农村人口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大大落后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民经济工业化进程。造成这一落后状况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的危机。资源危机与环境压力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特别是我国这样的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着眼于发展环境友好、过程高效的工业生物技术,有望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