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对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着重介绍学术界关于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概念、特征与作用;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模式;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制约因素及对策等问题的认识,展示近几年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研究的概貌。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法律、政策等方面论述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评述了浙江省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实践;论述了可供贷款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规模与有效需求规模;设计了贷款运行架构与模式;提出了抵押贷款的风险与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3.
办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作法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我们用森林资源资产作抵押,成功地从农业银行贷款上千万元,做到准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从未出现差错,借贷双方均很满意。既为林业的发展解决了资金,也为银行信贷业务的拓展开辟了新途径,下面谈一下我们的作法和体会。一、林业的发展急需贷款,森林资源资产是可用以抵押的主体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后,国有林场靠砍树为生的时代已经结束。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有林场的解困,林业基础设施的加强,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银行贷款的扶植。但林业企业就其所拥有的固定资产而言,远不如其它企业雄厚。仅有的房屋、交通工…  相似文献   

4.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国农业银行开发贷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森林资源资产的抵押评估都作了原则规定,但全国至今尚未出台可操作的管理办法。有的省区已对此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湖南省农业银行和湖南省林业厅于今年3月18日下发了《湖南省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管理办法》,福建省对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及抵押评估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本文就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若干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一、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必要性森林资源资产是林业行业所拥有的一笔最大的资产,是林业进行扩…  相似文献   

5.
具体介绍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操作流程,详细分析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面临的各种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贷款风险、完善贷款体制的建议,希望有利于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由于森林资源生产周期长,很难变现,成了一座难以开启的“绿色银行”,林木年复一年地生长,但并未给林农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同时,由于林农和林业企业缺乏资金,林业产业经营受到很大制约。2008年,河南省下发《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让林子成为林农的“绿色银行”。为盘活森林资源,将林农手中的资源变成资产、资产变成资本,解决林农和林业企业贷款难问题,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被引入新型贷款抵押物范围,林权抵押贷款顺势而生。金融机构也开辟了新的业务领域。  相似文献   

7.
简要地介绍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和小额贷款的概念及特征,提出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是小额贷款在林业领域有效载体的新论述。  相似文献   

8.
刍议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小额贷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地介绍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和小额贷款的概念及特征,提出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是小额贷款在林业领域有效载体的新论述.  相似文献   

9.
贷款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处置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资源资产贷款抵押物的处置是商业银行贷款管理的突出问题,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以进入市场运作并以其作为贷款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的处置为对象,进行研究探讨。一、处置贷款抵押森林资源资产的前提条件处置贷款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是积极保全银行信贷资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借款人、担保人因资不抵债或其他原因关停倒闭或被宣告破产,贷款到期后无法以货币资金足额偿还贷款本息不得已而为之。森林资源资产处置权的实现应以以下条件为前提:1.坚持以货币资金偿还为原则。以森林资源资产作抵押的贷款到期后,借款人或担保…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福建省农信社因地制宜,依托当地林业优势,积极创新、探索用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的林权抵押贷款模式,制定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指导意见》等管理制度。办法,此举激活了林木的融资功能,促进了林业产业加速发展,农信社也提升了自身效益,受到多方好评。  相似文献   

11.
三明市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8%.林地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82.5%.是全国集体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地区。资源优势与政策优势.为三明市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人行三明市中心支行和三明市林业局紧紧抓住这一先机.构筑政银林协作平台.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拓宽林业投融资新途径,在永安、尤溪、泰宁等县市试点开展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破解林业企业、林农贷款抵押难问题.较好地解决了“三农”问题,积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政府、银行、企业、林农“四赢”局面。  相似文献   

12.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价值评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现有的抵押贷款评估法律、法规及金融机构的相关规定为依据,结合资产评估的一般理论及森林资源资产的特点,探讨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评估的目的、假设等若干理论问题,深入分析了抵押贷款的价值类型,讨论了评估方法在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评估中的选择与使用问题,提出了规范与完善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沙县现有商品林面积105万亩,其中中龄以上面积达90万亩,平均亩蓄积量9.3m3.按每亩1 000元计算,森林资源资产可达9亿元.如此巨大的森林资源资产如果能够盘活,将有力推进林业乃至社会经济的加快发展.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我县积极推行林权抵押贷款配套改革,并得到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贯彻落实福建省林业投融资改革暨金融创新会商会精神和黄省长在三明调研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工作,福建省林业厅和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等金融部门联合成立调研组,于2006年8月30日至9月2日赴南平、三明两市及其所辖部分县市区调研.调研组采取以座谈为主、实地考察为辅的方式,分别召开6场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有当地党政领导,林业、金融等部门领导和经办人,借款人(林农)和担保公司代表,共计179人.本次调研得到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通过调研,沟通了情况,加深了理解,增强了信心,取得了共识.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关于林木资产抵押贷款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资产抵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林木资产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进行借款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新的贷款方式,目前尚无统一的运作方法,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提出如下几点看法:一、林木资产抵押贷款的优点1.林木资产抵押贷款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林木资产抵押贷款能够有效地解决林农以及林业企业和其他从事林业生产的个体户融资担保难的问题,拓宽林业融资渠道,促进林业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出绿色GDP概念,借助林木资产抵押贷款,林农可以把原来的“死钱”(林木资产)用活,通过抵押贷…  相似文献   

17.
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相关评估准则对抵押目的的资产评估价值类型选择的相关规定、国内外实务界和学术界对抵押目的的资产评估价值类型选择的主流观点,然后从经济行为和评估目的、抵押资产自身特征、价值类型应用基础角度对森林资源资产抵押价值评估中价值类型选择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计算抵押价值时评估参数选择应遵循的3个原则:考虑资产未来持续经营能力的原则、考虑资产未来变现能力的原则、保守和谨慎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论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理论特征和实践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理论特征和实践意义进行规范研究。研究认为: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可以有效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实现森林资源资产的变现,在传统的林业公共财政投入体制外开辟出新的林农个人融资信贷平台。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是林业融资领域的一项金融创新,目的是为最不发达的农业提供个人小额贷款。从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具有现实的革命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林业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为加快自身的发展,扩大林业再生产,向金融机构申请用林权证抵押贷款,所取得的贷款资金用于投资经营集体林山场。这一举措为林业投融资开辟了新的渠道.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不仅激发了社会造林的积极性,而且促进了林业产业升级。但是,如果总公司重投资、轻管理,在贷款资金投入后,没有直接参与投资经营管理,未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投资经营动态和真实情况.对理财风险未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就有可能导致总公司丧失偿债能力而面临破产。  相似文献   

20.
林权抵押贷款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省遂昌县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权抵押贷款是破解农村融资难题、兴林惠农和加快林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农村金融创新、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林业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概述了浙江遂昌林业的情况,详细介绍了遂昌林权抵押贷款的主要做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林权抵押贷款取得的成效,最后对林权抵押贷款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