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愚蠢者偷税,聪明者避税,智慧者做纳税筹划。”所谓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遵守国家法律、政策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筹划,尽可能减轻税收负担,获取节税利益。纳税筹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具有合法性、预期性、目的性等特征。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思路是:尽量避免一次性取得大额收入,在合法的前提下将所得均衡分摊或分解,增加扣除次数,以降低应纳所得税额;提高职工的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通过增加费用开支尽量减少应纳所得税额等。  相似文献   

2.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财》2000,(1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以下简称“条例”、“细则” )的规定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条例第四条规定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准予扣除项目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   第三条 纳税人申报的扣除要真实、合法。真实是指能提供证明有关支出确属已经实际发生的适当凭据 ,合法是指符合国家税收规定,其他法规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一致的,以税收法规规定为准…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规定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应提高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将中等收入家庭纳入免税行列,同时,取消无住所纳税人的附加费用扣除,废止外籍人员各种税前扣除优惠政策,基本费用扣除应反映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条例”、“细则”)的规定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条例第四条规定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准予扣除项目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  第三条纳税人申报的扣除要真实、合法。真实是指能提供证明有关支出确属已经实际发生的适当凭据;合法是指符合国家税收规定,其他法规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一致的,以税收法规规定为准。  第四…  相似文献   

5.
“愚蠢偷税,聪明避税,智慧做纳税筹划。”所谓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遵守国家法律、政策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筹划,尽可能减轻税收负担,获取节税利益。纳税筹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具有合法性、预期性、目的性等特征。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思路是尽量避免一次性取得大额收入,在合法的前提下将所得均衡分摊或分解,增加扣除次数,以降低应纳所得税额;提高职工的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通过增加费用开支尽量减少应纳所得税额等。[编按]  相似文献   

6.
1 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的意义 土地增值税是对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产权取得增值性收入的单位和个人所征收的一种税。其征税的对象是土地及地面上的各类建筑物,计税的依据是所转让或出售土地或建筑物的增值额,即纳税人转让或出售土地房屋所取得的收入减去法定的各项成本及费用后的余额。土地增值税应缴纳的税额=适应的税率×增值额-速算扣除系数×法定扣除项目金额。  相似文献   

7.
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税收流失是当前税收征管中最重要的风险。据统计,目前我国税收总量中约99%是纳税人自行申报缴纳入库,另外的1%是通过税务稽查追缴入库。要防止税收流失,首先应分析税收征收最重要的环节——纳税申报,从中发现并解决问题。纳税申报中的税收流失状况当前,税务机关在税务稽查中发现,有的纳税人在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时,没有按税法规定如实申报纳税,发生漏报、少报和未报应纳税额的问题,使大量税收流失。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涉税违法问题:1.瞒报收入。有的纳税人取得应税收入后,未记载或部分未记载在企业的收入账户上申报纳税。尤其是未开具发票取得的收入,有的记载在应收应付账户上,有的不记入财务账,在账外设“小金库”,作“体外循环”。瞒报收入是涉税违法问题中最普遍的问题。2.虚列、多列成本费用,少计应纳税所得额,少缴企业所得税。有的纳税人利用虚假的凭证虚列成本、费用,有的纳税人将税法规定不准在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擅自扣除,从而减少了应纳税所得额。3.混淆货物的内外销,虚增了消费税的免税税额或增值税的免抵税额,少缴了应缴纳的消费税和增值税。由于出口货物可享受税收免、抵、退的优惠政策,有的纳税人擅自将内销货物虚作外销货...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支持稳就业、保就业、促消费,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简便优化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对上一完整纳税年度内每月均在同一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且全年工资、薪金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本年度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时,累计减除费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万元计算扣除。即,在纳税人累计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月份,暂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在其累计收入超过6万元的当月及年内后续月份,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相似文献   

9.
论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综合费用扣除的国际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斌 《涉外税务》2005,(12):7-11
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现阶段我国个人所得税综合费用扣除标准的原则和方法,对未来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所得税制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费用扣除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获得应税收入而支付的必要的成本费用,二是赡养纳税人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最低生活费用(即生计扣除)。综合起来不分成本费用还是生计,按一定标准数额的法定扣除的方法,叫综合法。根据一定的原则,将费用扣除和生计扣除分开,从毛收入中分别加以扣除的方法叫分别法。前一种办法简便易行;后一种方法适应性强,可以考虑各种具体情况,较能做到按能力征税,但计算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0.
蔡巧萍 《新理财》2006,(10):16-17
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 1.税前扣除范围。各方面的意见认为,税前扣除应当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技术创新的要求,充分体现对纳税人的劳动补偿、资本补偿、技术补偿和风险补偿,明确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都可以在税前扣除。  相似文献   

11.
内资企业组织形式的纳税筹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行税制下,内资企业由于组织形式的不同,会适用不同的所得税,即个人所得税或企业所得税。由于这两种所得在税率上和费用扣除方面存在差异,纳税人可以利用这些差异进行纳税筹划。  相似文献   

12.
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功能除了增加财政收入外还有就是调节收入分配不均。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是实现公平纳税的一个重要方面,费用扣除的确定关系着纳税人实际承担税负的高低,因此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问题也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但是我国在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制度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应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的费用扣除制度。  相似文献   

13.
对现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缺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税率既定条件下, 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设计关键在于合理确定应税所得,而应税所得的确认又取决于“费用扣除”标准的规定。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对“费用扣除”的设计存在很多缺陷: 对纳税人福利水平的确认欠科学且有悖横向公平原则, 缺乏弹性以致于弱化了个人所得税资源配置功能、未充分考虑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等。使个人所得税制度偏离了公平的目标, 弱化了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为此,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内容之一就是“费用扣除”的公正、科学和国际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税法新规将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的减除费用标准由800元提高到了1600元,这一调整使得以工资、薪金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纳税人合法节税的方法有了新的变化。某区间收入者:年终奖少纳税目前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应除以12,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纳税金额,所以以往通过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均匀分布于各月发放以避免适用较高税率的节税策略已不必要。然而,工薪所得费用减除标准的提高,却使全年一次性奖金的报酬发放形式更能帮助个人节税。  相似文献   

15.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的需要而发生的应酬费用。它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实实在在、必须的费用支出,但由于其直接影响国家的税收,因此税法对其税前扣除有限定。为防止税收流失,纳税人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按会计制度规定进行反映;超限额部分不得税前扣除,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要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并按相应税率缴纳所得税。通过纳税调整,对超限额业务招待费征收所得税,可以帮助纳税人增强节约意识,也可以起到提倡节约,遏制浪费的作用。所以业务招待费的限额列支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合理的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有利于降低纳税人的税负,为单位员工带来实实在在的节税利益.在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政策下,纳税筹划方法数不胜数.由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实行分项征收制,分别采取定额、定率和会计核算三种扣除方法,并且每项收入的扣除范围和扣除标准不尽相同,因此其应纳税额自然也就存在差异,这就为通过分摊分解所得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国家税务总局[2000]84号件《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费支出,不超过销售收入2%的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业务宣传费(包括未通过媒体的广告费支出),在不超过销售收入5‰范围内,可据实扣除。”  相似文献   

18.
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与个人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的设计是互动的,配套的,又同时受该国征管水平与纳税意识、税收环境等的制约。日本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个人所得税的综合课税原则,但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项目保留分离课税的方式。鉴于此,日本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由三部分组成:其一为分类课税所得中必要费用的扣除;其二为综合课税所得合计额的扣除;其三为综合课税所得税额的扣除。  相似文献   

19.
扣除项目的填报说明(一)扣除项目的填报原则。扣除项目填报与收入有关的支出应全部填报,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支出的全部情况,填报应体现不遗漏、不重复的原则。扣除项目包括三方面内容:第15项销售(营业)成本、第15-1项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和第16项期间费用。1.第15项销售(营业)成本。根据附表3填列。2.第15-1项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税金及附加”科目贷方额填列。3.第16项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除利息外)、销售费用及营业外支出(分析填报),根据相关会计科目和附表数据分项填列。(二)纳税调整的原则。企业财务、会计规定与税法不相符的,应按税法规定进行调整应纳税所得额;税收政策规定应递延列支或递延税前扣除的,应按税收政策进行调整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纳税调整后所得(主表第62项)=纳税调整所得(主表第42项) 纳税调整增加额(主表第43项)-纳税减少额(主表第59项)。(三)纳税调整增加额项目的说明。1.工资薪金[附表4(1)及主表第44项]。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按核定工资基数,作为计税工资标准,实发数超过应提数的部分,调增纳税所得额;工资实发数低于应提数的部分,可建立工资储备...  相似文献   

20.
个人所得税是对纯收入征税,因此,个人所得税应对个人必要费用扣除后的余额征税。这一扣除应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本人的各项生活必要费用及劳动成本费用的扣除;二是个人所得税纳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