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政策关键词     
《金融博览》2014,(6):5-5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金融服务指导意见 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2.
海南动态     
《南方金融》2015,(3):104
3月10日,海南省农业厅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海南省分行共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约定从2015年开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海南省分行在未来5年内在"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超过50亿元,重点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流动资金和农业机械购置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3.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2013年3月,人民银行出台《关于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支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信贷业务,切实满足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的信贷需求。为了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及人民银行的文件精神,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经济工作会议都对农牧区金融改革和金融支持农牧区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包括财政部印发的《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管理办法》,央行发布的《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并下达了全国支农支小再贷款500亿元、定向下调了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一系列金融举措都加大对"三农三牧"和涉农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5.
付武临  陈宇 《金融博览》2014,(21):54-54
党的十八报告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扶持家庭农场发展.2014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目前,我国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已经破题,但如何做好这份答卷呢?带着这些疑问,笔者深入有“赣东粮仓”美誉的抚州市,走访了四百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了解他们的心声与诉求,探求其中隐含的金融逻辑.  相似文献   

6.
周海 《黑龙江金融》2013,(11):12-14
<正>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大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加强商业性金融支农力度。近年来,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组织迅速兴起,数量不断增多,金融机构顺应农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信贷支持方式,在支持农业组织生产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对实现农业生产规  相似文献   

7.
2013年中央1号文首次提出了发展家庭农场的概念,家庭农场开始兴起.2014年中央1号文再次明确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家庭农场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本文选取该市神池、五寨、定襄、繁峙、偏关等8县29户家庭农场开展了调研,发现家庭农场存在融资产品单一、信贷满足度不高等问题,金融支持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202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逐步成为保障农民稳定增收、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不断...  相似文献   

9.
一号文件要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先满足农户信贷需求,加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一个"热词",主要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与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以小户、散户为主的情况不同,现代农业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更强调"规模"和"专业"。而与之相匹配的农村金融服务同样需要"专业",即在创新中"因需制宜"。对此,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先满足农户信贷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成为“三农”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农村规模化粮食种植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和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2013年以来,龙井市加大了对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使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截止2014年3月,龙井市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已达660家,其中家庭农场达130家,比上年增加42家。但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1.
段红梅 《时代金融》2014,(7X):211-212
<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推动下,普洱市已初步构建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系,但现仍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各个层面的支持,其中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的作用尤为关键。今年2月,人总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在金融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细化和落实上提出了明  相似文献   

12.
<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推动下,普洱市已初步构建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系,但现仍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各个层面的支持,其中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的作用尤为关键。今年2月,人总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在金融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细化和落实上提出了明  相似文献   

13.
<正>农业是生存之本、强国之基,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固本强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大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加强商业性金融支农力度。近几年,鹤岗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组织逐步兴起,数量不断增多,金融机构顺应农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信贷支持方式,在支持农业组织生产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不断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全面推进"三农"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实践创新,积极促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民银行阳泉市中心支行深入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要求,从信息共享、科技赋能、创新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做法多点对接,信息共享。积极同市农业农村局对接,建立《金融扶持阳泉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录》(包含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5家、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8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6家),要求全市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银行机构多点精准对接,及时掌握需求.  相似文献   

15.
赵亚雄  付晨 《中国金融》2023,(16):89-90
<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已成为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2021年末,全国已有超过380万个家庭农场,依法登记223万家农民合作社,9万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7000多个联合体,辐射带动了1700万户农户。2021年5月,人民银行、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要求切实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安徽省金融机构顺应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结合地区实际,推进家庭农场新型金融服务模式,研究制定培育扶持措施,加大对家庭农场的信贷投放,取得积极成效.但由于现有配套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抵押担保等原因,家庭农场融资仍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为此,需要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发挥部门合力,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积极支持家庭农场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广西历年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情况,运用VAR模型分析方法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扩大广西金融发展规模和加大金融支农力度,短期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但长期反而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二是提高广西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在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和推动做大金融规模的同时,要调整金融支农结构,不仅要加大对涉农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而且要加大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使得金融资源惠及更多需要金融服务的农户,真正提升他们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8.
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解决了土地分散经营、效益低下的矛盾,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是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力促"三农"发展,推广普惠金融服务的背景下,金融支持家庭农场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惠金融理念的有效实践。近年来,通过直管直贷试点、抵质押方式创新等措施,家庭农场金融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但受诸多因素影响,家庭农场融资难矛盾仍较突出。本文基于普惠金融的视角,通过对滁州市家庭农场发展及信贷支持情况的分析研究,探索进一步提升家庭农场金融服务水平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正>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以下简称"新型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从事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的新型经营个体和组织,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近年来,各地财政部门采取切实行动,加大对新型主体的政策支持力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但与此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本文基于在江苏、浙江、湖南等地的调研,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保持现有金融政策稳定、加大信贷投放、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和担保方式、提升金融普惠性等方面阐述了金融支持西藏乡村振兴取得良好开局,指出金融支持西藏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新型农业经营发展质量较差、乡村产业基础薄弱、金融服务设施弱、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部门之间协调不通畅等,提出大力培育高质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优惠政策机制、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发挥好政府主导推动作用等金融支持西藏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