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石嘴山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以安置就业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为手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就业服务内容。截至去年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转移农村劳动力65319人次,完成目标任务60000人次的108.9%,有组织转移23278人次,自发转移42041人次,实现劳务总收入59132万元。  相似文献   

2.
高唐县把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放在保障民生的重要位置,改善工作条件搞服务,广开就业渠道增岗位,加快经济发展筑载体,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十一五”期间,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5.1万人,新增就业人员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1%以内。  相似文献   

3.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破解"三农"难题、推进和谐遂川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改善民生、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近年来,江西省遂川县坚持"民生工程为重、就业创业为本"的工作主线,积极做大劳务经济"蛋糕",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全国第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一般来说,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为10%左右,表明该国家基本上完成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而人地矛盾是我国农业中最为突出的矛盾.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可避免我国农业生产的低效率,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增收,解决农民增收的难点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如果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出去,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着眼于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径。《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快速、顺畅和稳定的转移就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只有提高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乡统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农村劳动力转移本身的特性和目前城乡分割的体制限制,以及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服务管理工作的缺陷都要求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行城乡统筹。城乡统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就要按照榆入地与输出地分工协作、全国通行、扫除障碍的总体原则,设立专门机构,在宏观政策协调、职业信息发布与中介、职业培训、劳动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进行城乡统筹。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整理、对比和分析近年来江苏省农村劳动力城乡统筹方面的数据,深入研究江苏省城乡劳动力就业变迁的原因、现状和特点,进而提出解决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的初步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关系全省城乡经济结构和劳动力资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关系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各  相似文献   

9.
李伯平副厅长出席并讲话8月20日,全省统筹城乡就业试点总结评估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会议在临沂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全省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乡就业工作。省人社厅副厅长李伯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0.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沂市地处鲁东南,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人口超过千万的地级市之一。在全市1018万人口中,农村人口超过760万,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市。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是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多年来,临沂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东营市东营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为个案,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乡镇企业》2010,(2):F0003-F0003
中联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发起,在上级有关领导的亲切关怀下.为适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研究和咨询性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乡镇企业》2010,(4):F0003-F0003
中联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发起,在上级有关领导的亲切关怀下.为适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研究和咨询性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务之急,由于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农民增收的出路在于转移就业。石家庄市总人口约92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680万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人多地少,富余劳动力较多是它的主要特点之一。统计调查表明:全市360多万名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不到40%,约140万人,其余的为60%以上,约220万人,他们在政府和就业服务部门的引导下选择了不同形式的转移就业。近几年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比例逐年提高,经济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情况,大体上通过以下途径来…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劳动力被禁锢在自己的区域里面,没有流动,也就没有所谓的劳动力市场了。改革开放的30年,在政府相关政策的配合下,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了  相似文献   

16.
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对成渝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转移特征、转移方式、转移的组织形式,以及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的制度因素和经济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对比研究.研究反映出成渝两地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同时,也展现了成渝两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也存在各自特有的现实条件和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统筹城乡就业机制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教育程度低、分布不均衡,面临的就业问题异常严峻;要突破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必须通过加快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建立统筹城乡就业机制,才能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8.
孔令侃 《中国就业》2006,(7):24-25,23
江苏是全国经济比较发达且发展迅速的省份之一,拥有人口743250万,从业人员为448252万。其中,苏南经济最为发达,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较多,吸纳了大量的外地劳动力;苏北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数量较少,向外输出劳动力较多;苏中的情况则介于两者之间。本文就近年来江苏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现状、问题、成因和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外企业》2003,(2):64-69
目前,无论是就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还是异地转移、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均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就业风险远大于城市劳动力,这是影响农业富裕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重要制约因素。逐步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就业》2013,(1):38-39
受东部挤出效应和西部拉动效应的双重影响,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形式。作为传统劳务输出大省的四川省,近年来在紧密结合新的发展形势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方面进行的成功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工作思路上,及时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点调整为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和扩大省内转移就业;在岗位拓展上,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注重利用新产业开辟新的就业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在强化服务上,顺应产业发展新形势,突出抓好技能培训、岗位维权和基础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