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60~70年代,日本和德国几乎在同一历史时期出现了出口增长--外贸顺差--经济发展的情况,本币升值也都成为困扰这两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难题.面对货币升值压力,日本和德国采取了不同的对策,给这两个国家的经济稳定与增长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日本与德国应对货币升值压力的对策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70年代,日本和德国几乎在同一历史时期出现了出口增长——外贸顺差——经济发展的情况,本币升值也都成为困扰这两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难题。面对货币升值压力,日本和德国采取了不同的对策,给这两个国家的经济稳定与增长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 国际上流行着一种说法,即21世纪世界经济的中心将移到亚太地区,21世纪将成为太平洋的世纪。尽管不少人对这种提法表示异议,但从总体上看,亚太地区经济在继80年代令人鼓舞的高速增长之后,于90年代初世界经济进入萧条时期仍旧保持相对稳定而快速的增长势头。这一毋庸置疑的事实足以说明至少到本世纪末乃至下个世纪初的一二十年内,亚太经济的增长实绩仍不会衰减。作为这  相似文献   

4.
自1990年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世纪90年代初还只有30多亿美元的水平,到2004年达到620亿美元,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20倍,截止到2004年的我国利用FDI的存量已远超5000亿,占到整个发展中国家吸引FDI总量的一半以上。然而,大量的FDI涌入和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何,则是近些年来经济学家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对这一问题透彻的分析无疑有助于我国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有效利用FDI,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世界各国政府普遍把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确定为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而上述四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又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这就要求各国政府一方面要根据本国的国情,考虑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因素,确定自己不同时期的重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另一方面要对其他政策目标进行兼顾和协调.自经济转轨以来,通货膨胀一直是困扰俄罗斯政府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历届政府均把降低通货膨胀率作为政府年度和中长期经济发展的目标.而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又是俄罗斯实现"强国富民"战略所必须.本文拟就俄罗斯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两大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分析俄罗斯政府在协调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两大政策目标中所走过的曲折道路.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经济下行压力较大。2010年国内经济增长为10.6%,2011年为9.5%;2012年到2015年,则分别为7.9%、7.8%、7.3%、6.9%;2016年大约为6.7%。经济增长还会不会下行、经济发展的前景如何,这是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的确,经济增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生活福祉直接相关,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稳定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  相似文献   

7.
商品住宅将成为下世纪初的市场消费热点海石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由于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热点不同,每个时期总有几个产业发展快一些,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增长的热点。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其经济增长和市场消费的热点不同。70年代初,我国以手表...  相似文献   

8.
邢海洋 《中国海关》2012,(2):74+15-74
如果外储不足以维持货币稳定,便只有提高利率,这又可能引起投资泡沫破灭。这一逻辑循环正是当下印度的写照。中国股市因摸着石头过河,缺乏顶层设计而十年涨幅归零。这方面印度堪称楷模,初期就注重制度建设。1990年代初,在资本市场改革之始,政府采取了一揽子举措,金融体系与西方的成熟市场全面接轨,成就了印度股市21世纪前十年的大牛市。  相似文献   

9.
认为2013年中国前三季度的超预期增长主要是因为政府下半年采取了一些刺激经济的政策,指出政府出台过度刺激政策不利于经济发展;应该以对外投资促进对外贸易和经济转型;在此过程中,环境保护优于经济增长,这是发展的根本意义所在,并提倡发展新型能源,鼓励群众参与监督环境的治理。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整体步入正轨并获得快速增长。自2012年至今,我国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中国经济的增速换挡期也是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情况之间具有相似性。通过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分析来探讨中日经济之间的趋同性,并从中获得启示,提出改善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商》2015,(44)
日本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过"失去的十年",即自1991年开始到21世纪初期,在这十年中,日本经济繁荣一去不返,发展停滞不前。而这就是日本严重经济泡沫化并最终崩溃的结果。近年我国经济增长稳定同时伴随本币升值、房地产市场价格攀升及股市价格走高等现象,这些表现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存在极大的相似性。所以我们应该居安思危,从日本泡沫经济中吸取教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避免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2.
新常态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趋势,这虽然给政府债务管理提出了严峻考验,但也是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正视的问题之一。科学、理性评价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助于管理层正确认识债务风险成因,从而采取更加全面、规范、系统的管理手段提升风险防范策略,由此兼顾风险防范和加强政府管理工作、实现新常态下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陈力 《大经贸》2001,(6):76-78
对澳大利亚总体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20世纪90年代是澳大利亚经济最好的发展时期。澳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已经连续6年超过4%以上。目前澳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公司利润率增加、内外投资规模扩大、通货膨胀率下降、政府金融管理部门调控经济的能力不断加强、经济增长周期缩短、实际增长速度加快。澳经济发展中良性因素居于主导地位。且经过政府十多年的结构性调整和亚洲金融危机的考验,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管理体系与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建设力度逐渐加大,这为我国地方政府的融资管理工作建立了资金渠道和载体。地方融资平台可以为地方带来更多发展建设资金,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应对国际上的金融风暴。当经济规模增长过快,运作方式不够规范时,就会导致财经金融风险出现。为了让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资产管理人员就需要判定资产负债、投资融资等问题,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转型发展作出研究。  相似文献   

15.
政府财税政策与企业技术进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溶沧  李万甫 《财贸经济》1997,(1):25-29,24
政府财税政策与企业技术进步刘溶沧李万甫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为我国未来15年的经济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并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重要途径。这是深刻总结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7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并借鉴了国外经...  相似文献   

16.
日本泡沫经济与中国当前经济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中国经济的某些现象与日本当年的泡沫经济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如货币升值、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这使得人们担心中国经济能否如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陷入长期低迷。但是,当前的中国经济与日本泡沫经济有许多的不同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金融自由化的程度不同、政府的重视程度及宏观调控措施不同、经济泡沫化的程度不同和经济增长的潜力不同,这种种的不同可以确保中国经济能够长期稳定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熊洪福 《商》2013,(6):241-242
社会保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推进器、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社会公平的平衡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对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选取新疆1998—2011年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数据,采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这两个变量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新疆社会保障支出与新疆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中长期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日本推进农村城市化的措施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至70年代初,实现工业现代化。日本在实行工业化的过程中, 采取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同步推进的策略,在亚洲率先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日本在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中采取了以下一些重要举措:增大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在过去的13年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和国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按可比价格计算,仅1980年到1990年10年时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就增长了136%,实现了年均GNP递增8.9%的高速增长。这一增长速度基本上相当于被誉为经济发展最快的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水平。在某些局部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国民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20.
葛健 《商场现代化》2006,(33):395-396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20世纪初,中国历届政府开始转变传统的经济政策,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诱发了社会的制度变迁,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受社会环境的制约,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