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国内价格历史数据,运用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揭示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传导作用及影响路径。理论分析表明,国际粮价通过进口直接路径、进口产品成本路径和进口替代路径等三个子路径传导至国内粮价。实证检验发现,国际大豆价格进口直接路径和进口产品成本路径传导均比较充分,即国际大豆价格会影响大豆进口价格,进而影响国内大豆价格,最终影响国内豆油价格;国际玉米价格进口直接路径和进口产品成本路径传导则不充分,国际玉米价格会影响玉米进口价格,但是对国内玉米价格和国内玉米淀粉价格影响程度较低;而在进口替代路径中,玉米和大豆的国际价格传导均不充分。我国应继续推进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粮食生产科技投入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集中力量提高粮食供给质量和效率;坚持粮食进口仅为调剂国内供求余缺的方针,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建立健全粮食市场的价格调控体系及风险防控体系,规避国际粮食市场剧烈波动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卞靖 《中国物价》2022,(8):117-120
近年来,我国玉米产业呈现价格高、产量高和进口量高的特征。究其原因,主要与消费量、种植成本和国际粮价持续上涨密切相关,导致国内玉米需求增长快于产量增长、生产成本高于主要出口国、玉米与大豆争地格局加剧,并且这种供需紧平衡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为推进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保障粮食安全,应进一步强化市场预期引导,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优化玉米深加工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集约化程度;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完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有效提高农业对外合作水平,提升进口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3.
2012年度世界玉米连续第二年减产,玉米消费量与上年持平,库存消费比继续下降,供需形势紧张。国际玉米价格总体明显上涨,玉米贸易量下降,出口格局发生变化。2012年我国玉米连续增产,产量增加是玉米播种面积和单产共同增长的结果;玉米消费总量保持刚性增长,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国内玉米供求关系仍处于紧平衡;玉米市场价格呈现"以9月份为拐点"的前涨后跌走势;玉米进口量比上年大幅增长。本文针对我国玉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依靠科技提高玉米单产、实施进口国家多元化战略、提高玉米临时收储价格增长幅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1990-2013年的国际数据,将玉米、小麦、稻谷、大豆的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构造出口产出弹性指标评价四个粮食品种国际市场和中国玉米进口来源国的可依赖程度。研究发现:玉米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粮食品种,2002年以来产量增速较快,但玉米贸易量增长慢于产量增长。玉米的消费主要用于饲料和工业加工,生物能源的发展及发展中国家肉食消费增加导致了玉米需求的增长。从出口产出弹性来看,中国玉米进口来源国中的巴西、保加利亚、加拿大、印度、老挝、俄罗斯、南非和乌克兰可依赖程度高。中国应当增加从上述国家进口玉米,有利于降低玉米进口风险,同时增加"一带一路"战略的区域合作内涵。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外贸易》2010,(9):16-16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日前表示,国际市场粮价是否会大幅上涨有待观察,即便出现大幅上涨.也不会对国内粮食市场造成明显冲击,一方面国内外粮食市场关联度较小。我国除大豆外,小麦、玉米.大米等品种进口量很小,不足国内产量的1%。由于主要粮食品种能够自给自足.国内粮食价格变动基本不受国际市场影响。  相似文献   

6.
国际粮食价格是如何影响中国粮食价格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内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的关联性在不断增强。本文以1997年4月至Z012年3月国际国内粮食价格数据为样本,借助协整分析和VEC模型得知国际国内粮价存在长期稳定的同向波动关系,相对于国际整体粮价、大米、大豆、玉米和小麦波动1%,国内对应品种的粮价分别波动0.614%、0.413%、0.849%、0.576%和0.362%。整体上国际国内粮价存在1~5个月的传导时滞。贸易传导和信息诱发是国际粮价影响国内粮价的两种基本方式,当前国际价格首先借助贸易或汇率渠道的直接传导影响国内大豆价格,其后国内大豆价格借助替代效应等信息诱发渠道影响其他品种和整体粮价波动。从上述结论出发可以引申出对我国构建粮价预警机制、实现粮食安全目标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析了入世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对国内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而言,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市场整合度不高,价格传递不完全;短期内,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影响也较小;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变动的贡献在不断加大,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原因来自于进口需求的低水平、政府的边境控制和国内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应尽量少进口粮食李纯英适当的进口粮食可以弥补国内粮食的供应不足。可以调剂粮食的品种,可以抑制粮价的上升。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则应不进口或尽量少进口粮食。1.我国的粮食供应比较充足。没有必要较多的进口粮食。我国的粮食产量已达46500万吨(19...  相似文献   

9.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维持粮价稳定运行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是稳物价、稳民生的基础。本文系统梳理新冠肺炎暴发后,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走势,并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导致我国粮食价格变动的原因。研究发现:相比新冠疫情暴发之初,除稻谷价格相对稳定以外,我国小麦、玉米、大豆市场价格有所上升,涨幅略有明显。新冠肺炎疫情、国际流动性泛滥、资本炒作等国际因素和国内种粮成本上升叠加影响是导致粮食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预计未来受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我国粮食价格仍将维持相对高位的平稳运行。基于此,建议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强化市场预期引导、加强粮价监管、降低农户种粮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中国食糖的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提高,但近年来食糖市场供求状况表现不稳定,生产、进口、价格的波动幅度都比较大。同时,中国在食糖贸易方面逐渐呈现出净进口的格局,进口量的持续增长使中国在国际食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加。进口波动与进口依赖程度上升对食糖进口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保障食糖进口安全既需要立足国内生产,也需要通过充分利用国外供给、发展多元化进口市场、建立应对价格波动的政策机制等来保持国内食糖市场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丰收,部分品种出现阶段性过剩。"供给侧改革"及"去库存"成为当前热点。同期,我国粮油进口量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了解现状、把握趋势,本文总结分析我国粮油进口发展形势及其背景原因、对国内生产及市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展望我国未来粮油进口趋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快速增长的态势与国内玉米产量增长缓慢的态势,形成了一定的供需矛盾。特别是国际市场供需持续偏紧,依靠进口补足国内缺口难度较大,产需关系将处于紧平衡的状态。国家应从宏观角度出发,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企业的规模过快扩张;企业从微观管理角度,通过联合、兼并等方式,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创新发展;同时,兼顾社会、农户各方的利益,走出一条玉米深加工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WTO),使其世界各国的葡萄酒品牌商都瞄准了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并纷纷加入进来,对国内的葡萄酒企业造成了巨大压力。在此基础上,受"零关税"以及欧美国家的出口补贴等政策的影响,进口葡萄酒在价格上的绝对优势更加明显,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健康发展,国产葡萄酒越来越难以与之匹敌。本文从我国葡萄酒市场现状入手,探究进口葡萄酒对国内葡萄酒产业的影响,并结合进口葡萄酒,对我国葡萄酒产业进行SWOT分析,提出了应对进口葡萄酒冲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玉米产量、库存量、进口量的不断增加,国内玉米市场供给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利用2000年~2014年中国与玉米进口主要来源国的相关贸易数据,建立了一个扩展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玉米进口贸易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国在国家中有"玉米生产大国"的称号,它的总产量以及种植面积、销量等都在国际中有较好排名。伴随农业技术、市场的发展,随之带动了玉米的市场价格,促进了玉米的种植面积及产量的增加。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我国玉米农作物生产居于第二的国际位置,故在国际贸易中具有较好发展前景,文章针对国内华南地区的玉米农作物供需平衡在贸易中的可行性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入世”近两年的市场实践证明,我国有能力在保证国内玉米价格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出口水平。据有关部门预测,2004年我国玉米出口数量为800~900万吨,虽较2003年有所下降,但仍属较高水平。明年我国玉米出口数量将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预期国内玉米产量下降、库存水平降低,导致国内难以组织有效的玉米出口,加之考虑到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将因玉米主产国产量增长、国际市场玉米供求环境改善而下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玉米出口的竞争力。有关部门提出的国内玉米供求总量出现“拐点”影响后期玉米出口,作为对未来的一种预测,现在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棉花的进口依赖与棉花进口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莲娜 《财贸研究》2012,23(2):54-59,126
中国不仅是棉花的生产与消费大国,同时也是棉花的进口大国。入世以后,中国棉花的进口迅速增加,自给率逐年降低,而且棉花进口呈现出波动剧烈、进口地理集中度较高的特点。对外部市场较高的依赖程度对中国棉花的进口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促进棉花产业和纺织业的健康发展,应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满足国内棉花需求。但是棉花需求的满足不能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应规范棉花进口,进一步发展多元化进口市场,弱化国内企业对进口棉花及少数国家的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18.
有关分析机构在最新研究报告中称,国际粮价近两年还将高位运行,我国粮价今年涨幅不会超过10%,明年粮价可能会出现10%~15%左右涨幅。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粮价也将显著上涨。这份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粮食库存下降到近30年的低点,国际粮价上行压力仍然较大。我国农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产业总人口的50%。伴随经济增长和国内消费增加,中国农产品进口增长显著,经过中间时期的逆顺差转变,尤其在2001年中国入世后全面改革开放的催化下,20世纪50年代唯一可出口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从2004年至今农产品贸易长期逆差成为常态。因产业链涉及范围较广、价格波动较为明显,国内玉米市场行情近年来备受关注,尤其在国内消费需求快速增加、临储收购托高粮食市场底价的背景下,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国外低价玉米、高粱、大麦等粮食谷物不断涌入,本年度以来主销区大型集团企业进口谷物替代玉米比例大幅增加,很大程度拖累国内玉米库存的消耗,同时一系列国际市场接轨话题及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20.
点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粮价的走势的确不容乐观。自5月31日以来,玉米价格已累计上涨47%,大豆价格上涨26%。而且,美国农业部新近公布的月度农产品报告继续下调了对玉米和大豆产量的预期,这势必会进一步影响粮食期货价格的走势。据专家测算,按照去年进口大豆和植物油的数据核算,目前我国的粮食等农作物播种面积缺口已经达到20%。国际粮食产品价格的上涨或将给国内农产品带来价格上涨压力,推高国内通胀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