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邱伊杰 《商场现代化》2023,(21):101-103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的背景下,将“三农”问题视为重中之重,同时,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促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本文对温州市平阳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农业信贷配置的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 《中国市场》2011,(7):40-43
本文通过扩展Levine(1993)的模型,利用贵州省的数据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将政府农业贷款总额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政府财政的农村人均支出对农村的人均经济产出进行回归。结果显示,农村信贷与农村经济增长或农民收入水平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农村信贷在长期内未能发挥其配置效率,并没有起到金融深化的作用。破解这种困境需要从制度变迁、制度创新以及金融产品的角度进行着力。  相似文献   

3.
李微 《商场现代化》2016,(3):108-109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对周围村落的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得到的数据,运用Eviews作为分析工具,得到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的非价格信贷配给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并就这一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本文选择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家庭劳动人数比率、户主是否有技能以及家庭年纯收入这五个因素作为本文的变量。最后本文得到,就作者所调查区域而言,对于非价格信贷配给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就是农村家庭的年纯收入,这从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对于农户还款能力的重视,以及对其自身资金安全性的要求;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农户本身就是一个低收入的群体,所以是不能采取提高农户收入的手段来降低信贷配给的程度,因此本文提出要是金融机构在制度和合约等方面进行创新,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利率的作用,进而来降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配给程度。  相似文献   

4.
麻靖宇 《商场现代化》2012,(21):154-155
一般而言农村地区经济能力不足,资金数量有限,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助推作用。本文以米脂县为例,分析研究米脂县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效以及在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为广大农村的贫困农民在解决贷款难、缓解贫困和改善生活的过程中发挥着难以磨灭的作用,为更好的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与“三农”政策的建设投入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发展仍然难以满足当前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剖析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在当前农村经济体制下存在的问题,对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以后可持续健康的发展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6.
农村金融主要指农村资金的融通,农村金融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条件。2015年"两会"中,我国也推出了一系列关于金融的改革措施,农村金融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周小川在答记者问中,要求正确认识金融走向农村这一重大金融战略,强调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金融的特点和"三农"问题的突出表现,随后分析了农村金融的进程以及发展模式,通过对四川省农村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金融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研究和探索解决目前"三农"问题的方案,并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农村金融与“三农”问题的不解情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中心,农村金融理应是现代农村经济的中心,农村金融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点。没有金融支持,解决“三农”问题是无源之水,要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加大包括金融支持在内的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加快农村金融发展更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2009年,国元农业保险公司在全力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同时,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和要求,积极发挥作用,力争在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中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目前占据着各省、市、自治区GDP的主要部分。在新世纪的农业发展新阶段,如何按照中共十六大的战略部署,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我国的农业和国民经济向着更高层次迈,是全国上下正在探索的热点话题。对于苏北地区而言,必须在立足本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同时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在不同的县域采用与该地区相适应农业产业化方案,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农村金融供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家倾力支持“三农”之时,作为农村经济核心的农村金融却出现了金融供给不足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发展农业物流,能够有效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文中详细阐述了农业物流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分析了目前发展农业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农业物流的几点建议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正在致力构建和打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希望能够借此来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然而,我国当前农村金融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农村金融市场缺乏制度规范给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和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带来了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与农村金融体系现状的描述,以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为例,认真研究和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与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要确定农村客户的金融主体地位,降低贷款门槛,提供优惠政策,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政府监管与扶持,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完善农村信用环境,进而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林敏 《现代商业》2011,(18):32-34
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下乡一直被视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借助"送金融下乡活动"在宁德市开展契机,更深入了解了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和满足程度,并针对农村信贷供需不平衡,贷款难等问题进行研讨在深入剖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和意见,以期更好地推进闽东环三经济区建设,对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李原  王腾飞 《中国市场》2014,(16):142-144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是改造传统农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切入点。本文阐述了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同时对政策性金融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金融服务是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重要内容,绿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积极助力.农村金融在支持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内部动力不足、缺乏统一协作、绿色导向不明显、产品创新少、服务不平衡、风险监控和分担机制有待完善等短板.政府、涉农金融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从各自角度采取有效措施,共同促使农村金融更好助力绿色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匹配的金融保障是农业现代化顺利实现的前提。目前,农业现代化建设背景下,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区的农村金融虽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由于有效竞争市场未形成、金融运行基础薄弱、金融配套服务不健全等缺陷,其农村金融保障机制还存在着金融对农产品供给不足、金融对农服务不到位等供需矛盾。黑龙江省应大力加强政策引导与财政扶持,建立新型农业保险体系和融资担保新机制,强化金融基础工作建设,以完善其农村金融保障机制,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大庆市杜蒙县农村小额信贷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发现杜蒙县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小额贷款利率偏高、农户信用意识较低以及小额贷款机构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杜蒙县应利用财政手段减轻因小额信贷利率过高对农户造成的负担,建立支农服务团队,帮助农户加强信贷意识的建立和培养并积极促进小额信贷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完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15,(10)
农村金融发展问题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良好的农村金融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以重庆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情况来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的一些常见的问题,期望能够为我国农村金融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兰萍 《华商》2008,(18):113-114
"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所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是主体,金融支持是关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资金投入,而在资金投入上除了依靠财政资金外,金融资金应该成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到底要靠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而发展农村经济就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河南省邓州市不断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发展中还存在理念的缺乏、技术资金制约、政府支持引导作用发挥不充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创新发展模式、加快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强政府支持及完善生态循环农业的政策体系等方面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