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校园贷开始成为大学生主流贷款方式。本文运用PEST分析法对校园贷现状及市场进行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对国内外校园贷平台进行比较,指出校园贷平台的风险现状,并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校园贷平台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国内校园贷的发展现状进行归纳,首先介绍了国外校园贷的发展状况;其次总结我国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及国外校园贷的成功经验,并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校园贷的发展情况,研究国内商业银行介入校园贷的必要性、影响因素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用户画像较为深刻地描绘不良校园贷用户的群体行为特征,提出从基本信息、内容偏好、互动数据、会话数据、情境数据等五个维度对不良校园贷用户进行标签化识别,构建不良校园贷用户画像,以便帮助高校学生工作者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及早发现和关注特别学生,及时预警,防止不良校园贷用户深陷恶性校园贷陷阱。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面向高校学生群体的校园贷以手续简便、放款快速等优势得到不少大学生的青睐,在校园贷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因运营不够规范,产生了暴力催收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相继出台多项措施对校园贷清理整治。本文试对校园贷的发展历程、常见类型、成因、所伴生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教育、监管、法制等角度对校园贷的治理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与普通的民间借贷相比,大学生校园网贷存在较多的民事法律风险,尽管校园贷已暂停,且银行已对大学生贷款“开正门”,但囿于种种原因限制,难以灭绝,多数平台改头换面,继续校园贷。目前缺少专门针对大学生校园网贷的民事法律规范,相应的近似法律依据有《民法典》及政府部门规章的相关规定。大学生网贷民事权益保护涉及面广,主要的问题表现在:民事主体地位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缺乏纠纷解决机制等。未来需要加强大学生网贷行业协会建设,规范校园贷网贷平台,进行金融创新,加强对平台信息披露的监管。在制度健全的基础上恢复校园贷产品,使校园贷真正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又能够保护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民间借贷行业依托互联网推出的"校园贷"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大学生深陷"校园贷"危机的事件也屡见报端。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行主流校园贷平台的信息分析与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使用校园网贷概况两方面,来探究"校园贷"存在的合理性和风险性,为有关部门规范校园贷行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提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2016年河南某高校大学生欠贷自杀及"借贷宝10G裸条"等恶性事件发生之后,学术界开始研究"校园贷"的前因后果,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校园贷发展历程、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现有研究成果中目前还没有学者从不同层次高校学生的角度进行研究,因此,未来我们会基于不同层次高校的调研,对不同类型校园贷业务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其存在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对策,为提高大学生信用认知及加强政府对金融机构校园贷业务的监管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8.
2017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管理规范的通知》,明确要求网贷机构暂停开展一切校园贷业务,并鼓励商业银行进入校园贷市场,满足大学生的借贷需求,从而净化校园贷市场。通知发布已经两年多,但是大多数商业银行并未积极响应,其重要原因是商业银行在开展该项业务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阻碍。通过'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分别分析商业银行进入校园贷市场的阻碍因素,为监管机构及商业银行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各项实际阻碍、促进商业银行进入校园贷市场提供参考,为实现校园贷市场的治理及金融普惠的目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8,(1)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由于"校园贷"自杀现象频繁爆发,严重影响了高校校园的稳定性,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校园贷"在高校盛行,主要是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因此,加强"校园贷"的风险识别和防范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和大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调研,然后分析"校园贷"法律风险,最后尝试提出"校园贷"的防范对策[1]。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因不良校园贷对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打压其肆意增长的趋势。但一些校园贷为寻求生存之地,改头换面,用新马甲来诱惑学生:考研贷、美容贷、留学贷等层出不穷,给有贷款需求却难辨校园贷潜藏风险的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针对此现象,本文从国家、银行、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解决大学生校园贷问题的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校园贷作为互联网金融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由于校园贷受众的特殊性,加之近期又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校园贷一时成为人们舆论的中心。随着各种政策相继出台,校园贷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关键阶段。文章通过网络调查全国各地在校大学生在P2P平台校园贷的现状,分析校园贷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加强大学生财商、提供多途径勤工助学、提高商业银行渗透率三点完善校园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各类贷款机构发现了学生信用消费领域的商机,校园贷应运而生。在不良事件频发后又遭遇强监管,校园贷平台前途未卜。认为学生信息消费领域供需不平衡是引发不良校园贷的主要原因,指出构建校园贷征信系统是解决不良校园贷的可行措施。主要贡献有: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学生信用消费供需的一手数据,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系统梳理国内校园贷平台模式,指明做好征信、加强风控是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构建了校园贷征信概念模型,为后续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我们调查分析了近2年发生的大学生"校园贷"事件,以大学生"校园贷"引发的系列社会问题为出发点,收集整理分析大量案例数据,对大学生和其他社会阶层进行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多角度了解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社会消费能力。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较高消费潜力的群体,资金短缺对其消费能力有极大影响,为了满足大学生群体消费,互联网金融平台分期购物、现金贷款等校园贷服务应运而生。探讨了互联网经济时态下"校园贷"的现状及发展,对其引发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为大学生理性使用校园贷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风潮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发展,P2P类校园贷金融凭借其方便、快捷、门槛低等特点快速占据校园市场,但同时校园贷的发展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我们依托九江各大高校样本,通过调查当前校园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分析大学生进行网贷行为的原因,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得出大学生网贷行为发生与P2P网贷平台诱惑力度、学生月收入状况、消费习惯、创业资金需求、羊群效应等有密切联系,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大学生网贷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中大学生不良校园网络贷款行为给校园安全带来恶性影响,为了防范不良网贷平台对大学生的危害,提高大学生金融素养水平,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基于对大学生校园网贷消费行为分析,通过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对大学生金融风险教育途径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利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579名大学生作问卷的调查,并用t检验和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相关因素。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79份,有效率为96.5%。结果 15.4%的大学生使用过校园贷,其中,通过银行贷款占53.4%;采用正规网络贷款占27.3%;私人高利贷借款占2.2%,采用其他贷款方式占7.9%。年级、生活费花销情况、校园贷风险认知、高利贷的认识、校园贷接触渠道5个因素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有显著意义的4个因素根据标准按回归系数的大小依次排列顺序为:校园贷风险认知(r=-0.271)、生活费花销情况(r=0.216)、月生活费(r=0.188)、年级(r=0.181),为管理校园贷在校园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民间借贷也搭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发展形势变得丰富起来,网络借贷成了现代社会中非常普及的一种借贷方式,普及程度已经到了大学生都能轻易借贷的地步。不良"校园贷"事件的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阐述了大学"校园贷"产生的原因及大学"校园贷"业务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大学"校园贷"的研究对策,努力抵制不良"校园贷",还大学校园一个纯净美好的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校园贷"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兴事物,既能够满足大学生对金融的需求,又能够促进互联网金融事业的高速发展,但是在"校园贷"的大背景下,出现了危害大学生的"高利贷""裸贷"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良性发展,因此,要切实解决大学生"校园贷"的乱象,高校就要从纠正学生消费观念、增强大学生的金融管理知识、提高大学生金融素养等方面入手,加强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随着基于P2P的网络借贷平台大量的涌现,"校园贷"这个词也越来越被我们熟知[1]。大学生校园贷也屡见不鲜。因"校园贷"引发的诸多恶性案件也吸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注意。其原因在于国家监管漏洞、社会教育宣传不全面以及部分学生的拜金主义,今天"校园贷"给学生和社会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合法网络信贷,构建高校学生正确的消费观成为当前严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