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邢硕 《山西农经》2020,(4):143-144
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以三街村实地调研勘测发现的实际问题和村民对村落规划发展的诉求为切入点,构建当下乡村特色景观整治策略和模式。  相似文献   

2.
3.
张翔 《农村展望》1991,(1):40-41
乡村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是社会文化在农村活动的表现,是农村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定的乡村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乡村文化,这各上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又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着绦垢发展,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麦基说的“研究社会如果不考虑到文化,那就不会有所发展”。因此,我们研究和探讨农村发展问题,有必要对乡村文化的现状、发展目标和建设途径等问题加以讲座,以求通过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推动农村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4.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规划和配置乡村景观,对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探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发展、尊重地域文化特色等景观设计的3个原则,其次分析不同类型的乡村景观"乡村聚落性景观、乡村生态性景观及乡村生产性景观"等,最后提出尊重传统乡村肌理、构建聚落温馨格局,构造尺度宜人的乡村生活空间,发扬乡村地域特色,景观设计应做到商民分离等乡村景观规划建议,为乡村景观实际设计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自然生态景观,人文景观,管理环境和美感效果4个方面,景观多样性,景观破碎化程度,历史文化遗存,地形地貌多样化等共23个评价指标,构建了乡村景观评价体系,为乡村景观建设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结合当前特色乡村建设特点和基本情况,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海坪村与舍烹村为例,运用SPSS统计分析法对特色乡村建设所产生的示范带动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舍烹村特色乡村建设的示范带动效应整体高于海坪村,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发展程度以及收入水平较高;(2)海坪村与舍烹村在示范带动效应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以及作用效果上存在差异;(3)特色乡村建设应以产业发展为中心,打造空间特色,培育本土人才,充分发挥关键因素,示范带动作用才能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7.
丁莹 《农业经济》2023,(3):143-144
陕北地区地域文化氛围相对较为浓厚,因此地域文化的融入是陕北地区城郊乡景观设计所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本文首先梳理了相关概念,其次分析了区域文化的特征和价值,然后提出了传承保护性、审美性、公众参与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设计原则,并从保护传统民居、重塑活动场所、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元素等方面对陕北城郊乡村旅游景观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8.
特色小镇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拓宽与增扩了乡村旅游业产品、服务的输出面和容量,其中,景观建设发挥了营造差异化体验氛围、引导消费趋势演变的重要作用。而在当前特色小镇景观建设的过程之中,整体规划欠缺科学性、定位不够清晰、同质化明显、创新乏力等瓶颈与问题的日渐显现,又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乡村旅游业的创新式运营。因此,应以特色小镇景观建设的更新为突破口,优化现有的经营管理思路与模式,从而驱动乡村旅游业的开放式、集约化、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乡村是文明物化形态之一。不同的文明体系下孕育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物化形态,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峙,前文明中的影响因子常常能渗透到新的时代中,持续发生作用甚至参与社会改革的潮流中。通过对三种文明内涵与乡村发展特征的纵向梳理,总结不同文明的价值内涵,归纳不同文明体系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乡村发展特征,提取前文明积极影响因子与乡村的优秀特质,并提出生态文明视角下乡村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行为导向、规划对策,以及因地制宜的物质环境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乡村景观旅游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乡村景观体系中聚落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的旅游价值,提出了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并以婺源为案例,从旅游实践角度进一步研究了乡村景观的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1.
文登市乡村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景观评价是乡村旅游开发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景观评价既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前景又影响乡村景观规划与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该文以文登市为例,采用模糊网络分析模型(FANP模型)、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RBF模型)和GIS、RS空间分析技术,选择社会效应、生态质量和美感效果3大类及相应的指标,建立了文登市乡村景观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文登市乡村景观格局变化情况及其乡村景观的等级。结果表明:2006~2009年,文登市乡村景观格局的单元特征指数和整体特征指数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两种模型评价得到的文登市乡村景观的值分别为3.35、3.28,对应的等级均为优秀,但是其乡村景观在美感效果方面的提升空间较大。因此,文登市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重乡村景观再造,进一步提升乡村景观的美感效果,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与景观等级提升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推进,乡村绿地的功能特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乡村绿地规划对构建社会主义农村新风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乡村绿地"农业、生态、景观、游憩、文化等"方面功能的认识,充分肯定了绿地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根据绿地景观、层次、文化原则对绿地规划中的宏观布局模式、中观布局模式及微观布局模式类型进行了深入考究;同时针对公共绿地、道路绿地、河道绿地、宅前屋后绿地、庭院绿地等绿地构成要素的功能特征及景观特征,选择适宜的设计方法。文章还根据乡村绿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政策法规,强化基层宣传;丰富理论研究,创新规划设计方法;融入历史文化元素,突出景观文化特性;完善乡村建设机制,健全绿地规划监管系统等对策措施,以期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理论及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农业景观为研究对象,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指导标准与原则,分析了我国农业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论述了农业景观规划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关系。探讨了农业景观规划的具体理论与方法,具体包括:绿色农业景观规划的原则,如科学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绿色农业景观规划的步骤与方法,如绿色农业景观资料收集与分析、规划目标与定位、景观功能分区与布局、景观规划设计等。主要例举了以屋顶绿化设计为主的节能与能源利用、以雨水收集系统为特色的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实例,提出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采用绿化与铺装相结合的渗水地面,减少建筑材料对自然径流的影响,可有效解决热岛效应。该文并以浙江莫干山裸心·谷度假村为例,从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及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等3个方面,实例论证了绿色建筑技术在农业景观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人类最主要的社会活动场所是我们的居住空间。居住空间模式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生产水平、物质与精神文明、文化渊源等诸多方面。在人类生产生活中,人类的居住环境与自然相互依存。农村居住环境作为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之后聚集形成的生活空间,是人类居住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正在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户居住空间作为农村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领域的建构,其景观设计直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户对外部空间的感知与认识。文章着重从适应现代发展要求出发,在总结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户居住空间景观设计的要素与原则,探讨其景观设计中蕴含的新颖性,并针对新农村建设农户居住空间形态发展趋势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推动农户居住环境、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司马矿区园林景观改造对生态化农业示范园的影响,从整体的景观格局规划到具体的生态适应设计,寻找煤矿塌陷区的治理、生态系统结构的恢复途径。[方法]以山西司马矿的采煤塌陷及废弃地生态复垦工程为例,运用生态学、景观学等理论探讨煤矿塌陷区农业示范园构建原则,根据矿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生态化构建定位;应用生态网络、生态景观、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园林景观设计技术,从整体的景观格局规划到具体的生态适应设计思维,对矿区进行生态化的园林景观规划。[结果]司马矿区第一期土地复垦工程、水上公园挖淤泥及公墓区工程,第二期水上公园配套设施、公墓区配套设施、道路工程应用了生态农业示范园的设计与建设新思路并取得一定成效,待建的第三期园林绿化工程、给排水工程、开发文化资源项目及各种娱乐项目须进一步坚持生态再造的原则。[结论]塌陷区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再造必须考虑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需要,应朝着旅游业、农业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桂林乡村园林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生态效益和美学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桂林乡村园林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桂林市乡村园林景观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区域的乡村园林景观综合评价指数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在园林景观评价体系中,美学效果的权重值要高于生态效益;在生态效益方面,植被覆盖率的权重值最大;在美学效果方面,景观类型丰富度的权重值最大。漓江山水生态型乡村景观分布区的景观综合评价指数远郊村镇景观型乡村景观分布区市郊园林社区型乡村景观分布区。[结论]桂林市乡村园林景观空间分布特征明显,漓江山水生态型乡村景观分布区的乡村园林生态效益发挥最好、景观美学功能的实现最突出,是桂林乡村园林景观发展的代表区域,极具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7.
农村生活污水景观化处理的原理和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京郊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污染性越来越强,对农民的身体健康和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造成极大威胁.该文从农村实际出发,在分析农村生活污水严峻形势及其成因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村生活污水景观化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在景观生态学和土地利用的相关理论指导下,选取反映景观特征的一些结构、功能指标,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广州郊市增城市的土地利用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浪费土地、城镇景观格局较差等问题,提出了农村景观和城镇景观的生态规则,力图达到土地合理利用和各景观类型间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文章通过对新宾县乡村聚落分布特征、景观格局和土壤侵蚀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乡村聚落布局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程度和方向。[方法]以1992年、2001年、2010年新宾县卫片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现状以及统计年鉴等社会经济资料,分析乡村聚落分布存在的问题。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景观指数对乡村聚落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应用spss软件对土壤侵蚀情况和乡村聚落规模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新宾县乡村聚落呈现出平均斑块面积较小,南杂木镇平均斑块面积最大,为3.07hm~2/个;木奇镇平均斑块面积最小,为1.97hm~2。斑块数多永陵镇斑块个数最多,为473个,表明其破碎度较高;斑块个数最少的是响水河子乡,为97个。人均用地面积超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305m~2/人,超出规定的150m~2/人、平均斑块分维数小均在1.16以下,接近于1,斑块具有一的稳定性稳定,分散度较大。土壤侵蚀情况与乡村聚落规模、人口密度在置信度为0.01的情况下相关性显著,并且呈正相关。[结论]新宾县乡村聚落图斑破碎化严重,布局比较分散;土壤侵蚀情况随着距离的增加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乡村聚落规模越大侵蚀情况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