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我国东西部经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是一个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差距的有效途径。为此,政府需要解决好对口支援政策的长期、稳定和连续性与经费短缺的矛盾;支援高校需要积极寻找双方利益的联结点,构建双赢机制;受援高校需要把自身定位和对口支援有机结合,变“输血”为“造血”。  相似文献   

2.
国内高职院校对口支援普遍存在重硬件支持、轻软实力提升的情状。面对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办学资源相对匮乏、办学发展有心乏力的困境,示范性高职院校如何发挥对口支援的实效。本文试从创新校际对口支援运行机制的角度,探索解决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办学长期低水平运行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职院校对口支援项目的深入开展,对口支援的形式和内涵得到不断提升。本文对219名受援职业院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建立职业院校对口支援项目干部挂职支援影响因子模型,得出对口支援项目挂职支援干部"情商能力因素"、"实践能力因素"是影响对口支援项目效果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4.
5.
6.
对口支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其首要目的是通过转移支付弥补地区间的财力差异,实现地区间的财政均等化,从而达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际案例的效应研究表明:从总量上看,对口支援的政策实施对各地区间财政缺口的减轻起到了很大作用,不仅保证了受援地区的财政支出能力,而且也基本维持了各地间的财力均衡;从支出结构上看,短期内,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大,而其他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不足,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对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尤为重要。同时针对政策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和显著优势的区域互助机制,对口支援在脱贫攻坚、应急管理、区域治理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一环。现有文献主要基于横向转移支付和生产要素流动与转化两个视角探讨了对口支援的理论基础,重点分析了对口支援实践中的经济支援和智力支援两类政策工具,并探究了对口支援在促进受援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改善贫困治理、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效应。经过萌芽、探索、完善、升级四个阶段的演变,对口支援从单向的输入帮扶转向双向的合作共赢,实施领域不断拓展,政策工具不断创新,但也存在政府作用需要优化、参与主体积极性有待提高、实施效率欠佳等问题,应积极探求新时代对口支援的新路径、新模式。总体上看,对口支援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探索,需要加强基础理论和战略规划研究,通过全面总结多样化多层次的实践模式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中国经验,进一步细化和深化政策效应及其影响机制和异质性研究,并积极创建相关数据库和改进实证方法以提高经验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疆各地区2005年-2015年基本公共服务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新疆对口支援前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变动和均等化变动状况进行分析,并运用多种回归估计方法检验了对口援疆政策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对口援疆后新疆各地区教育和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南疆教育水平提升较为滞后,而医疗卫生水平提升比较显著;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存在滞后效应,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即期效应显著.对口援疆指数对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负效应,而对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显著正效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浙江大学响应国家政策,先后承担了对口支援贵州大学,学科帮扶石河子大学、新疆医科大学、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团队支援塔里木大学等任务。10多年来,学校切实发挥自身学科综合优势,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工作,促进了各受援高校办学水平和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提升。期间涌现了一批对口支援工作先进个人,学校也荣获教育部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十周年对口支援工作典型经验集体等荣誉称号。在综合分析浙江大学十多年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炼长效机制建设上若干好的工作经验,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学校自身和兄弟高校更好地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对口支援体现的主要是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属于中央政府的职责.将本属于中央政府的职责转移给地方政府承担,是政府间财政职能划分错位的一种体现.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之后,地方财政缺口成为政府间财力配置的新常态,再继续扩大"对口支援"的范围和力度就不太适宜了.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劫富济贫"的色彩非常突出,非常容易引起地区间的矛盾与冲突,而且其有效实施是有特定前提条件,并不是所有国家都适合.相比较而言,纵向财政转移支付的政治可接受性要强许多,只要制度设计恰当,纵向财政转移支付也能取得较好的横向财政平衡的效果.在对口支援体制基础上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增加了政府间财力配置的层次,相应的制度安排更复杂,实施成本也越来越大,由此而引发的利益纠葛更加复杂.对口支援机制的各个组成部分应根据项目性质的不同来进行相应的改革,地域性对口支援和项目性对口支援都应撤并到纵向财政转移支付中去,但应保留应急性对口支援.  相似文献   

11.
经济转轨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但研究方面多涉及传统经济学领域,较少涉及生态环境领域.文章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分析经济转轨进程中生态环境效应,着重分析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生态环境正负效应.总体而言,市场经济生态环境效应要优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为提高资源配置和资源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同时也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规避其带来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加入WTO是湖南省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契机,外资的不断引入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我们发现湖南省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据此,笔者主要研究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资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探讨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资对其环境的影响,探寻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负效应的原因,并为促进湖南省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直面生态环境与资源开发的严峻形势及其制度原因基础上,构造了绿色财税政策的理论框架.认为生态环境与资源的保护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绿色财税政策的和谐效应,进行深层次财税体制改革,是当前治理资源无序开发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盘锦市2010年的土地利用图形数据为基础资料,选用生态意义较为明确的景观格局指数,从斑块类型和景观格局2个水平上定量地分析了盘锦市的景观空间格局,并揭示了景观空间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田景观是盘锦地区面积最大、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强的基质景观,其面积比例为45.82%,斑块个数比例为6.54%,斑块分离度仅为0.02;沼泽地和城市用地的面积比例也较大,分别为22.53%和10.66%;水域和旱地的面积比例较小,分别为9.44%和6.17%。(2)盘锦市东部地区的景观空间格局基本呈现出水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景观类型镶嵌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效应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以来,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本文从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整体效应入手,分析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对东、西部及国家所产生的关联效应及区域效应等.  相似文献   

16.
韩国在经历了两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开发、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以后,根据当时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于1971年在农村开展了旨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新村运动。为了更好地推动这场运动的发展,韩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套由中央到地方、由政府到民间组织层层相扣、分工明确的新村运动支援组织体系?同时通过直接的物质支援、资金补助和融资支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生产技术支援、人才教育支援、农村工业化支援和农产品价格支援等多种方式对新村运动进行了有效的支援,促进了韩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家电下乡政策的综合效应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电下乡政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是财政和贸易政策的创新突破.本文通过对家电下乡政策的背景和实施进展情况进行分析,在综合评价家电下乡政策取得的成果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以此推动家电下乡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2005—2019年共15年30个省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Hausman检验以及对所有年度虚拟变量联合显著性检验,最终选取了考虑时间效应与个体效应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有效估计了中国人口密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人口密度对生态环境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居民人均支出对生态环境起到正向作用,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起到负向作用,每万人公共交通车辆和国内专利申请量都对生态环境起到正向作用。此外,将中国划分为六个区域的实证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人口密度对生态环境起到正向作用。提出了优化人口资源、提升人口素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解析外商直接投资(FDI)生态环境效应产生的依据,试图说明不仅要关注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负效应.而且要了解外商直接投资的生态环境正效应产生的机理,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进行生态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