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期间,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旨在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加强在基础设施、投资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四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得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和支持,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年5月,中国成功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进入从理念到行动、从规划到实施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互联互通对中国及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促进效应逐步显现。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地域和国别范围开放的前提,借助中国与沿线国家2010-2017年的贸易、人口、共同语言等数据,以及互联互通因素的制度环境、基础设施联通及贸易畅通的水平量化数据,并引入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和亚投行成员国等影响因素,从出口和进口两个维度,以传统引力模型为比较基准,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倡议下互联互通的核心变量及贸易非效率项对中国及沿线国家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整体水平偏低,进口效率平均水平落后于出口效率平均水平,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区域农业对接合作,有利于提升对接合作的针对性,充分发挥不同区域间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进而带动"一带一路"整体建设顺利推进,加快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为此,在实地调研基础上,从河西地区与中亚五国农业发展的情况入手,分别分析两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厘清我国与中亚地区的农业合作现状,提出"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两地区的重点合作领域为以互补为主的农产品贸易领域合作、以当地农产品为基础的加工领域合作、以生物和灌溉技术为主的农业科技领域合作、以中方投资为主的农业金融领域合作、贯通农业整产业链的全面合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区域层面实现经贸对接合作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过程中,国家基础设置互联互通建设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而通信网络作为各国交流与共同的主要方式,通过加强通信方面基础设置的建设,能够为促进合作区域内各个国家的互联互通提供通信保障,进而才能有效拓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空间.对此,就需要从经济角度对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需求进行分析,并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构建完善、庞大的通信网络,切实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中投顾问在《2017-2021年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深度调研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中指出,中亚地区和中东欧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地区,尤其是中亚国家处于关键地段.这一地区扼守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位于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核心区域,丝路带建设的成功与否,国内首先看新疆,国外首先看中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效率总体处于中低水平,且各区域差异较大。相对而言,对西亚北非投资效率最高,中东欧和南亚次之,东南亚和中亚较低。同时,对多数国家的投资效率稳步提升,自然资源和交通通信等因素与投资效率高度相关。为提高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效率,应加强境外投资园区建设,推进东道国设施联通,构建丝路投资综合金融体系,深化能源和建筑业等领域的产能合作等。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深化对外合作的新战略构想,为沿线国家经济交流、 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调整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机遇.通过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和在其影响下中国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其意义的阐述,得出能源产业作为其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对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以及我国在当前开放的大背景下西部地区能源经济合作的机遇,并对未来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王志浩 《时代经贸》2017,(24):32-34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由于良好的能源供需基础和既有的合作条件,中亚地区作为推动倡议落实的关键节点双方在能源合作领域创造了良好格局,但这背后也暗藏着诸多挑战,当前中国要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契机,继续推动中国-中亚能源合作以及机制体系建设,提升自身能源安全与地位,着眼长远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9.
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枢纽地段,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能源是中国与中亚地区贸易的关键领域,因此有必要深入认识中国与中亚地区贸易中细分的商品和能源类别格局。文章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获取相关数据,采用SITC Rev. 3的商品分类方法,按照贸易合作、商品格局、能源结构的逻辑顺序层层深入,分析中国与中亚地区1992—2017年的贸易与商品格局。研究发现:①中国与中亚地区的贸易合作持续推进,中国总体处于贸易顺差地位;②中国从中亚地区主要进口初级产品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而对中亚地区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③中国从中亚地区进口的能源产品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国别上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前者以石油为主,后者天然气占主导,空间上主要集中在西部的滨里海盆地、南部的滨阿姆河盆地等区域。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背景、重要性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顺应了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国际经贸合作与经贸机制转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把握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国家间数字经济合作与发展。在以数字经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过程中,既面临新科技革命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各国积极开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合作、移动支付逐渐普及、中国在"一带一路"数字经济领域中的影响力逐年提升等机遇,也面临数字经济国际规则和相关合作机制尚未确立、数字经济空间治理体系不完善、数据安全问题不断升级、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等挑战。在此背景下,应强化多方合作,共同谋划数字经济合作发展之路,确立数字贸易规则与合作机制、完善"一带一路"数字空间治理体系、构建"一带一路"数字网络安全共同体、推动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协调发展,以助力"一带一路"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事件分析法的中国与中亚地区地缘关系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区域,更是中国西向出口的第一站,研究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地缘关系对于促进双方合作与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均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事件数据分析法,尝试运用定量手段衡量1992—2015年中国与中亚地区地缘关系的发展与演变,并探讨影响双方地缘关系演变的因素。发现:①地区尺度上,中国与中亚地区地缘关系的演变可划为低速平稳发展、快速发展、全面发展和波动调整四个阶段,双方累计互动147次、月均0.51次,且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安全、能源、文化等领域;②国家尺度上,中国与5个国家互动频繁,但国家间差异显著,其中中乌互动事件最多,而中塔最少;③将双方地缘关系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三个方面,其中,地缘政治是先导性要素、地缘经济是重要因素、地缘文化是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3.
经贸合作为其他领域的合作奠定基础,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目标。2 000多年前,通过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把丝绸、瓷器、冶铁、耕作等商品和技术,传播到了中亚、东南亚、欧洲等地区,改善了当地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如今,中国正努力让古老丝路恢复往日的辉煌。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2014年丝路基金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签约,2015年"一带一路"建设进  相似文献   

14.
吕越  陆毅  吴嵩博  王勇 《经济研究》2019,54(9):187-202
本文采用目前可获得数据中较详实和准确的2005—2016年《全球企业绿地投资数据库》,运用事件评估的有效识别方法——双重差分法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促进效应进行全方位的评析。主要结论是:首先,"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对外绿地投资的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项目数增长幅度达32%左右,且一系列的有效性和稳健性检验均表明这一促进效应显著存在。其次,"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绿地投资的积极促进效应通过"五通"实现,即设施联通、政策沟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再次,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地理上,"一带一路"倡议更显著地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与中国邻近"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增长,且对高政治风险经济体的投资不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从投资动态来看,现阶段"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促进效应主要表现为集约边际的扩张,即主要带动已有投资基础或投资项目经济体的投资增长。此外,基于三重差分估计的结果看,在行业上,该倡议的对外投资促进效应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相关领域;在投资来源上,该倡议尚未对"一带一路"重点省份产生显著的投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推动中国与中亚深入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探索以创新、多元的路径深化合作,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投资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深入化、生产要素配置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应立足资源和地缘基础,推进中国—中亚经济走廊建设;正视文化和现实差异,加强次国家层面的合作;充分发挥新疆区位优势,打造中国—中亚合作的重要桥头堡;加强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采取综合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是我国对外开放发展的历史性战略,核心目标就是要推进与沿线国家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全面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展示了向东出海、向西出境的国家意志,银川市作为"一带一路"西部重要节点城市代表,其开放发展也会给西部地区带来强烈的正外部效应.新常态下银川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和开放宁夏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全面开放、全域开放、全方位开放战略,立足宁夏、面向全国、融入全球,提升银川在国家对阿合作中的枢纽地位,强化与东北亚、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的合作,拓展与东南亚、中亚等欠发达国家地区的合作,巩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合作,深化与宁蒙陕甘毗邻地区的合作,努力在开放宁夏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在开放平台、开放经济、开放通道、开放环境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区建设,成为"一带一路"重要战略节点城市、国家向西开放的窗口,全面提升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沿海港口作为航运、物流、贸易等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是一国或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整合区域乃至全球经济资源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进程中,充分发挥中国沿海港口的战略支点作用,优化港口的发展规划,拓展港口的综合功能,强化其与沿线国家港口、陆上交通枢纽及物流体系的互联互通水平,将对"一带一路"的建设进程产生重要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是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出访中亚四国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的中国和相关国家合作发展的重大战略构想.这"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密切我国同中亚、南亚周边国家以及欧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深化区域交流合作,统筹国内国际发展,维护周边环境,拓展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的空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着地缘政治格局动荡、经济结构失衡且增长乏力、自然环境破坏加剧和宗教民族冲突肆虐等问题,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将面临政治、经济、文明与宗教等方面的风险与挑战。中国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加快"走出去"的过程中,政府、金融保险与服务机构、企业三方应该实现联动,加强对直接投资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防范,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和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锁定"、地缘政治和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挑战,提出了中国产业主导的"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生成路径:着力推动中国企业"差异化"发展战略,提升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精准供给"水平;健全中国生产服务网络,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服务供给水平;构建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一带一路"沿线产业体系的分工布局;推动中国产业标准"走出去"战略,促进其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享;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合作根基;突出产业合作互利共赢,稳妥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空间;培育以中国为枢纽的"一带一路"沿线双向环流价值链,实现中国由外围向核心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