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前,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并购的“抄底”冲动渐浓。然而,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说:“面对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中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提供的难得机遇,中国企业应采取积极审慎姿态应对,防止盲目抄底。”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产业》2009,(6):43-43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是近期的热点问题。日前,专家提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要有“服务外包”意识和“战略联盟”思维。  相似文献   

3.
境外投资是指我国公司、企业、个人将资本投向境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其具体形式包括设立子公司、分公司、建立合营企业、收购外国企业、国际工程承包等。在有些文献中,境外投资也称“对外投资”、“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跨国直接投资”、“海外直接投资”、“FDI”等。  相似文献   

4.
对于“投资美国,你们究竟欢迎谁”这个问题,美国驻华大使、前任商务部部长骆家辉独家回应《中国经济周刊》时说:“我们既欢迎兼并也欢迎收购,尤其欢迎绿地投资。”然而,骆大使并没有详解中国赴美投资企业为什么会遭遇“冰火两重天”。  相似文献   

5.
《现代乡镇》2012,(5):84-86
在第六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中国贸促会发布《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与经营情况调查报告》。该报告是贸促会连续多年开展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情况及意向调查”的姊妹篇,  相似文献   

6.
国内新闻     
《中国经贸》2011,(19):6-9
商务部研究外储有效运用支持“走出去” 9月8日,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举办的“2011国际投资论坛”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主旨演讲中说,“十二五”期间,商务部会加大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力度,将研究拓宽外汇储备有效运用以及人民币跨境流通的渠道和方式,支持企业对外投资。  相似文献   

7.
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必须站在理论高度对我国企业国际化演进规律、进入方式、投资结构、品牌与文化整合等问题进行系统思考,总结和反思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借鉴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的有益理论和经验,以构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理论基础,为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在非洲投资通信和技术、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保险等领域,中国的企业有很大机会。”11月5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下称“中国贸促会”)万季飞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而在消费品领域,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市场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快讯》2013,(50):I0019-I0022
本报告以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委托开展“中国企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类境外投资备案”工作为基础,结合其他公开信息,对2013年1-11月间中国企业境外固体矿产投资情况进行了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落实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战略,促进和帮助我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与国际化经营,商务部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于2012年4月18~19日在北京共同主办“第六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会议主题为“促进绿色投资,发展可持续经济”。本届研讨会有助于与会企业代表全面、深入了解跨国投资的相关信息,研究跨国投资的经验,借助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配套政策和服务手段,规避投资风险,进一步提高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美国、波兰、匈牙利、越南等众多国家政府部门的首脑纷纷来到北京,在各国投资部门举办的“投资洽谈会”上展示本国吸引中国建筑企业投资的优惠政策和众多工程商机。这样美味的“蛋糕”,着实吸引了我国众多民营建筑企业家的眼球。笔者认为,民营建筑企业“走出去”要保持理性和谨慎,别被商机诱昏头脑。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的人眼中,投资环境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有人关注法制环境,有人担心民企地位,还有人则更看重投资是否会有长远的回报。不过,再怎么说,投资环境总有一些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具备了,自然会让投资者不同的期望得到满足。 2000年11月。某报发表议论:“新世纪全世界最重要的市场正在中国西部形成,这是任何一家有战略眼光的公司都不能忽视的。”“西部开发,国内企业莫短视。”这里面称“全世界最重要的”是很可笑的,但国内企业为什么敬而远之总有一定的道理。这话题是从在成都召开的“ 2000年中国西部论坛”引起的,参加…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提速,我国已经成为对外投资大国。但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还存在着投资目标欠清晰、投资结构待优化、投资效益不高、缺乏企业间有机协调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迫使全球资金流全面收缩,但中国却加速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521.5亿美元,同比增长96.7%,应当说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在从“产品生产者”向“资本输出者”转变。近年来跨国并购逐渐成为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尤其是这两年我国企业的并购案例不断增加,但海外并购的步伐却并不顺利。  相似文献   

15.
李媛  张晓晶 《中国经贸》2010,(22):12-12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在“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格局下,中国已进入了“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的新阶段。中国要在30年来改革与发展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就必须在积极应对“家门口”的竞争的同时,主动出击国际市场。然而,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贸易市场中,企业总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在对外投资的路途中走得小心翼翼。这时,政府的相关政策在引导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就显得相当重要。本文主要利用博弈论的方法讨论政府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东盟各国都在用自己最优越的条件吸收着来自各方的“投资温度”,当然高温并不会让中国的企业家盲目冲动。投资之前还是需要了解各国的国情和投资政策。就像世界华人联合总会永远名誉主席曾永森先生对企业投资东南亚的忠告:“投资,一定要找准方向、环境”。  相似文献   

17.
《海外经济评论》2007,(33):32-33
中国企业对众所周知的“地下资源宝库”北朝鲜的投资近日再度活跃起来。去年10月北朝鲜进行核试验后,中国经济界对北朝鲜的热度表面上开始降温。但是今年8月,以扩大投资为目的的说明会将相继举行,暴露出了中方强烈的投资意愿。  相似文献   

18.
司思 《中国经贸》2008,(3):20-20
为帮助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并进一步能够在美国进行贸易投资与创业.近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与美国“中国投资美国“有限公司(“China Invests in America”LLC)就投资美国并促进双方贸易往来签署了《中美投资与贸易培训交流》合作协议。协议表明,在未来3年内.双方将针对不同行业及领域开展相关培训、实地考察、产业研究等工作.帮助中国企业建立与美国联邦及地方政府的沟通渠道、与美国企业家进行投资交流、并提供对接产业讯息和投资咨询。  相似文献   

19.
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中,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发挥了重要作用。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和双重差分法(DID)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探究“一带一路”倡议是否有助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企业提升投资效率。实证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提高参与对沿线国家投资企业的投资效率约10个百分点。宏观分析表明创新是企业参与投资的重中之重,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够更好的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提升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化解过剩产能的方式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因此,“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效提升了中国企业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发达省份之一,浙江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理应在境外投资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实现浙江企业的“全球创业”时代,不仅建设好“本土浙江”,还要创造一个“海外浙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