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64个经济体1999-2017年的季度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广义矩估计(IV-GMM)方法,从汇率制度和金融市场发展视角研究国际资本异常流动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研究表明,资本流动激增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资本流动中断、外逃和撤回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影响。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显著减弱了四种资本异常流动情形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金融市场发展显著降低了激增、中断和撤回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影响,强化了外逃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随着汇率制度弹性和金融发展程度变化,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资本外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异质性。本文结论对于各国防范国际资本异常流动风险、维护国内经济金融稳定,以及稳步有序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1990—2019年58个经济体的季度面板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全球金融周期对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全球金融周期对激增、中断、外逃和撤回四类国际资本异常流动均能产生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全球金融周期对新兴经济体资本激增和中断的影响要大于对发达经济体的影响,对发达经济体资本外逃和撤回的影响要大于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较高的经济增速可以弱化全球金融周期对国际资本流动激增和中断的影响,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可以弱化全球金融周期对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影响,较高的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可以强化全球金融周期对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为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管理和防范外部金融风险冲击提供经验证据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研究了在美国货币政策的不同阶段,汇率制度对跨境信贷极端流动的非对称作用。结合名义工资刚性和抵押品约束的理论模型显示,存在一个世界利率临界值,当世界利率低于该阈值时,汇率制度并不影响跨境信贷流入;当世界利率高于该阈值时,浮动汇率制度国家更易发生极端资本流动。基于39个新兴经济体146个季度的跨境银行信贷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在美元加息期,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发生资本流入骤降的概率显著更高;在美元降息期,汇率制度对跨境资本极端流动的发生概率没有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显示,在债务负担较重、资本账户开放度较高、外汇储备较低的国家,浮动汇率制度的非对称调节作用会进一步放大。因此,当一国选择浮动汇率制度时,较高的外汇储备水平和一定程度的资本管控政策可以有效降低跨境资本极端流动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65个主要经济体1980—2021年的季度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生存分析法考察汇率制度弹性对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持续期的影响。研究发现: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能够发挥危机缓冲器作用,提高汇率制度弹性能够使“突然停止”风险的退出概率增加69.7%,即提高汇率制度弹性有利于缩短“突然停止”持续期,且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经济体,提高汇率制度弹性更有利于其从“突然停止”风险中快速退出。进一步研究发现,提高资本账户和贸易开放度能显著促进汇率制度弹性对“突然停止”持续期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为“三元悖论”中选择汇率稳定还是资本自由流动提供了参考依据。在货币政策独立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增强汇率制度弹性,同时审慎提高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从而更好地缓冲“突然停止”冲击。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IMF官方事实汇率度分类的基础上,采用排序多无离散选择模型根据157个国家1999-2008年的宏观数据,分析资本流动性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综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资本流动性越大的经济体,倾向于选择弹性较高的汇率制度。本文还根据实证结果,对中国汇率制度的现状和改革方向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IMF官方事实汇率制度分类的基础上,采用排序多元离散选择模型根据157个国家1999-2008年的宏观数据,分析资本流动性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综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资本流动性越大的经济体,倾向于选择弹性较高的汇率制度.本文还根据实证结果,对中国汇率制度的现状和改革方向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汇率制度和资源共享本跨国流动管理方式是开放经济国家面临的两个重要选择.汇率制度与资本跨国流动管理方式的不同搭配会对产出和物价水平的波动(政府利益)产生不同的影响,从政府损失最小化考虑,不管政府选择怎样的汇率制度,都应该让资本项目开放.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31个发达经济体和28个发展中经济体1990—2019年季度数据,利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六类资本急停产出效应的方向和程度,重点考察锚定美元的汇率制度是否在其中发挥了调节作用,并利用中介模型对锚定美元影响资本急停产出效应的中介渠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发生总流入且总流出且净流入型资本急停(SSION)均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发展中经济体发生总流入且净流入型资本急停(SSIN)的负向产出效应也很显著。锚定美元对发展中经济体SSIN、SSION负向产出效应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经常项目是发展中经济体锚定美元影响SSIN、SSION负向产出效应的中介渠道。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各经济体,尤其是对发展中经济体稳步推进汇率制度改革,防范资本急停负向产出效应,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各经济变量与资本流动骤停之间的关系,在总体上确定了外汇储备与汇率增长对资本流动骤停产生的负影响,以及利率增长和货币增长率加快对资本流动骤停的正影响,并进一步确定这些因素对两类经济体不同的影响。为了证实资本流动骤停对宏观经济总产出的影响,本文利用两类经济体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线性回归模型,并比较了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经济体两类国家在资本流动骤停发生时及之后的总产出,证实了资本流动骤停对宏观经济总产出的打击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汇率制度和资本跨国流动管理方式是开放经济国家面临的两个重要选择。汇率制度与资本跨国流动管理方式的不同搭配会对产出和物价水平的波动(政府利益)产生不同的影响。从政府损失最小化角度考虑,不管政府选择怎样的汇率制度,都应该让资本项目开放。  相似文献   

11.
<正>应对全球资本流动冲击,很多国家都采用外汇干预等措施。已有研究对于外汇干预是否有效没有定论,且外汇干预的内生性对实证研究方法的选择造成一定挑战。近年来,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全球金融状况变化和国际资本流动变化对各国经济体的影响越来越大。适当的资本流动给新兴经济体带来很多益处,如减少系统风险(Chari和Henry,2004),增加实体投资(Henry,2000,2003),推动经济增长(Bekaert等, 2001,2005)。当全球资本大规模流入时,  相似文献   

12.
基于49个经济体2005年第三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的跨国面板数据,考察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异常流动的影响,并探讨经济制度与政策对跨境资本异常流动顺周期性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全球金融周期扩张阶段,跨境资本显著外逃;全球金融周期衰退阶段,资本中断和撤回的发生概率增加;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资本异常流动均具有顺周期特征;与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相比,直接投资受全球金融周期衰退的影响程度最小;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调节输入型资本异常流动,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发展和汇率制度在不同类型经济体中的调节效应具有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及VAR方法,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波动(人民币升值及升值预期)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及升值预期对长期资本流动的影响总体比较大,对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主要来自人民币升值预期,而国际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倒逼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基于EQCHANGE汇率失衡数据库,本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1995-2015年间全球77个国家净资本流动对汇率失衡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净资本流入影响汇率失衡程度,即在汇率低估时,净资本流入有利于汇率回归其均衡水平,在汇率高估时,净资本流入反而会增加汇率失衡;子项目资本净流动对汇率水平的影响不尽相同;汇率制度弹性越大,越有利于资本流动调节汇率水平;资本流入管制的调节效果比流出管制更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1990年第一季度—2018年第四季度38个经济体的宏观审慎政策和资本异常流动数据,采用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资本异常流动发生的概率,特别是在减少资本流入激增和资本外逃的发生方面。具体来说,宏观审慎政策每收紧一次,资本流入激增和资本外逃发生的概率分别降低2%和3.4%。不同类别的宏观审慎工具对资本异常流动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总的来说,发达经济体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效果比新兴市场经济体更好。本文进一步探讨这一差异背后的制度性原因,发现汇率制度越灵活、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宏观审慎政策对减少资本异常流动,特别是减少资本流入激增和资本外逃的发生越有效;随着制度质量的提高,宏观审慎政策对减少资本流入激增和资本外逃的有效性提高,但对资本撤回的有效性降低。以上发现对我国宏观审慎政策实施和资本流动管理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对汇率制度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在资本高度流动条件下,新兴经济体的汇率制度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经济学家对于汇率制度的看法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首先回顾了汇率制度新理论的发展,并结合相关的理论,整合了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代表性观点,也提出了自己关于该话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两个维度入手,将汇率波动影响世界经济的渠道归纳为贸易规模效应、资本流动效应和金融稳定效应。利用世界主要经济体2008-2015年的季度面板数据,借助TGARCH模型测度世界汇率的波动指标,并采用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汇率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汇率波动促进了资本的全球流动,但是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从而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复苏。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金融市场的开放推动了资本在国际间的大规模流动,大量的国际资本在促进东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埋下了经济波动的隐患。结合东亚经济体的实际特点,本文采用Aghion等(2004)提出的动态开放经济模型来分析金融开放对东亚不同类型国家(地区)经济波动的影响,并利用东亚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模型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由于国内金融体系发展程度的差异,金融开放对于东亚不同类型经济体产生的影响不同,金融开放缓解了东亚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波动,但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波动。随着金融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东亚的发展中国家要加快推进国内的金融体系建设,以降低国际资本流动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国际经济复苏仍未达到预期,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失衡加剧了全球金融不稳定程度,汇率波动幅度、跨境资本流动规模的逐渐增加,对我国金融稳定状况产生极大影响.本文运用结构式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研究汇率波动、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风险的动态冲击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汇率波动、跨境资本流动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对金融风险状况产生影响.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汇率贬值在初期会一定程度改善金融风险状况,而贬值持续时间过长则会形成不良的贬值预期,促使本国的金融风险状况恶化.跨境资本流动尤其是热钱规模越大,金融风险指数越大,本国的金融不稳定程度随之增加.总体而言,汇率波动、跨境资本流动的增大,极易恶化本国的国际收支和金融稳定状况,严重时甚至会引发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金融市场的开放推动了资本在国际间的大规模流动,大量的国际资本在促进东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埋下了经济波动的隐患。结合东亚经济体的实际特点,本文采用Aghion等(2004)提出的动态开放经济模型来分析金融开放对东亚不同类型国家(地区)经济波动的影响,并利用东亚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模型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由于国内金融体系发展程度的差异,金融开放对于东亚不同类型经济体产生的影响不同,金融开放缓解了东亚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波动,但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波动。随着金融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东亚的发展中国家要加快推进国内的金融体系建设,以降低国际资本流动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