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全国一样.江苏生态省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通过对江苏省“十一五”规划中涉及生态省建设的指标发展态势的模拟预测和分析,到“十一五”期末,万元GDP能耗、耕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等约束性指标还存在较大的完成压力。  相似文献   

2.
2004年是全面开展生态省建设的第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实施《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组织编制生态市建设规划,制定部门、行业实施意见,积极开展生态省建设综合示范基地评选工作,加大生态省建设宣传力度,建立健全生态省建设工作机制,扎实推进生态和环境保护特别是淮河、巢湖流域治污等重点项目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生态富民、生态强省的理念已在全省形成广泛共识,“生态安徽”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席卷全球的发展新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9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正式颁布了《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在《纲要》中提出了构建生态省建设的五大体系,其中第一个体系就是“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2004年2月,在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又明确地提出了“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开展循环经济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试点。”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  相似文献   

4.
福建生态省建设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省建设是福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虽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已得到初步控制,但现有的生态环境基础十分脆弱。生态省建设存在诸多的“难点”与“瓶颈”。要从组织领导,规划、结构调整、环境影响评价、责任追究、发展生态经济、环境意识的培育以及经济与法律手段等对策的全面实施,才能保障福建生态省建设目标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5.
日前,汪啸风接受本刊特约记者采访时说,海南省强调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经过5年的生态省建设,海南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了全国领先水平,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 汪啸风说:“海南生态省建设,贯彻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关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海南实  相似文献   

6.
生态省建设是省委、省政府推进“绿色浙江”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高我省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现实要求,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保证。规划和建设一批重大生态建设项目,是保证生态省建设如期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一、“十五”环保工作回顾“十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东省环保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为目标,以生态省建设为主线,全面落实环保“十五”计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强化污染防治,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多项环保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一)突出加快生态省建设,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目标任务。省人大常委会做出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议》,省委、省政府召开了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省政府印发实施了《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5…  相似文献   

8.
7月1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浙江省生态省建设正式拉开序幕。浙江是我国继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省之后,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第5个开展生态省建设的试点省:在此前的3月18日,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环保总局、清华大学等方面的院士、专家一致通过了《浙江省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的评审。6月,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生态省建设的决定》。  相似文献   

9.
生态省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缺少可操作的量化指标,将无法对生态省建设规划的实施作出正确的判断,也无法对各阶段的建设成果进行科学的比较。将生态省建设目标具体化,用一些可测量的定量指标将其明确地表征出来,并构成指标体系,既可以为生态省建设规划的制定提供定量支持,又可以为生态省建设规划的实施提供切实有效的可操作的测评工具,同时也便于政府和公众了解生态省建设  相似文献   

10.
张本 《特区展望》1999,(6):52-54,33
1991年6月5日笔者在《海南日报》发表的《以海兴琼》一文中提出了建立“生态省”的主张,接着在同年的《特区展望》杂志第6期上发表了《建设热带海岛型“生态省”——海南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的专论。1999年2月6日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7月30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感到格外高兴。这是我省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功在当前利及子孙的大  相似文献   

11.
戴备军 《浙江经济》2006,(23):16-17
以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为宗旨,以改善环境质繁为目标,以加强环境污染整治、加快建设生态省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强化环境法治为保障,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安全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2.
《浙江经济》2003,(7):20-21
生态省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生态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是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分阶段、分区域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要求在全国率先建成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良性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生态省,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13.
日前,河南省政府颁布《2009年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实施意见》,宣布将投资23.67亿元,安排造林任务637.7万亩,实施8个林业生态工程和4个林业产业工程。“这意味着河南林业正从单纯的生态绿化向林业产业化发展方向转变。”河南省林业厅总工程师杨朝兴如是解读.  相似文献   

14.
日前,河南省政府颁布《2009年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实施意见》,宣布将投资23.67亿元,安排造林任务637.7万亩,实施8个林业生态工程和4个林业产业工程。“这意味着河南林业正从单纯的生态绿化向林业产业化发展方向转变。”河南省林业厅总工程师杨朝兴如是解读.  相似文献   

15.
绿潮涌动的三月,《浙江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在京通过专家评审,浙江成为继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之后,经国家批准的第5个开展生态省建设试点省。建设生态省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理念,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充分发挥区域生态、资源、产业和机制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基本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生态省是事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也是系统推进、整体协调的大工程。本期专题聚焦生态省建设,旨在推动这一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16.
《浙江经济》2003,(7):28-29
自1999年海南省被国家正式批准成为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以来,目前除浙江外,正式由国家批准的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还包括吉林、黑龙江省和福建三个省。生态省建设虽然是各类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延伸,但并非是一般“生态示范区”的简单放大,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它的建设难度更大、投入更高、周期更长。在此,简要介绍海南、吉林、黑  相似文献   

17.
"江水共蓝天一色,飞鸟伴炼塔翱翔",松花江的美景见证了今日吉林生态省的建设进程。"十一五"期间是吉林省振兴老工业基地,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8.
“江水共蓝天一色,飞鸟伴炼塔翱翔“,松花江的美景见证了今日吉林生态省的建设进程。“十一五“期间是吉林省振兴老工业基地,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9.
生态省建设的核心是要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当代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生态省建设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思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产业领域特别是工业领域中的运用,涌现了一系列新理论、新思想。特别是生态工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新词汇的  相似文献   

20.
岛屿国家和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特点、生态环境,在其经济发展中,如果不能做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如果旅游业不适当地规划、发展和经营,将会极大地影响岛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海南岛工业起步晚,工业化程度低,相对而言,至今保持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但是,海南从各国环境和发展的警钟声中意识到,必须从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高度来确定海南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海南作出建设生态省的重大决策。 一、海南建设生态省为海岛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1988年建省以前,海南旅游业非常薄弱,每年接待游客仅几十万人次。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