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逐步趋于大众化,以培养学生应用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应用科技大学应运而生。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为社会提供动手能力强、实践技能过硬的应用型人才以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应用科技大学的重要使命。本文从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评价方式五个方面构建了我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正在发展中的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值得参考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中医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个性化中医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要转变观念,明确本科中医人才培养目标,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构建培养多元化中医人才的机制,促进个性化中医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3.
社会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学教育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为此,首先要明确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把握个性培养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突出个性的各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适应个性化复合型人才采用"通识教育—专业培养—多元发展"三阶段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实践育人体制,培养个性化应用型人才,我们尝试提出构建"专业基本技能—综合实践技能—实践创新技能"三层次的实践训练系统;搭建自主探究平台,培育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提出建立起"教育环境—训练体系—激励机制"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田俊芳 《魅力中国》2014,(19):12-13
服务外包行业的迅猛发展,对服务外包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新期望。服务外包人才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外语能力、技术能力、创造性、创新性能力、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但我国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存在着人才总量不足、适用性差、人才结构失衡、师资队伍不能满足需要及国家缺乏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标准和评价体系的问题。因此,我们应改变人才培养策略,加大政府对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构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标准和评价体系,改革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5.
魏鑫 《魅力中国》2014,(16):161-161
伴随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学生面临社会转型和思想冲击,他们的理想选择、价值取向以及社会行为处于多变状态中。文章从多元文化渗透、大学发展思考以及大学生成长措施的立体视角,着眼于大学德育建设,探求结合社会文化发展却又独立于社会多元文化之外的大学德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程世波 《魅力中国》2010,(17):287-288
在探讨、发展特色办学的形式下,高校多元化就业指导体系贯穿到大学生自身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形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的运行模式,以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因此,在新形势下建构高校就业智库,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效,形成以专业、组织、网络、人才培养为契机的新模式,扬长避短,为进一步深化特色办学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于市场需求,导致人才与企业间的错位。本文通过分析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从而对其创新发展,以求完善应用型大学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外向型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的产生是在互联网时代孕育而生,在新媒体与融媒体时代需要"全媒型"人才的大背景下,对于具有技术性的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来说,以"我主导意识为轴心"和单一化仅为培养播音主持技能而培养播音主持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了适应新时代对多元化播音主持人才的需要和对具有某方面专业知识主持技能的需求,只有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和跨界培养"专业+专业"的多元化人才,本专业才能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从而拓宽就业渠道,适应新媒体多元化节目生产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跨界培养多元化人才,也就是播音专业跨专业确立培养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跨界构建培养多元化人才的课程体系、由理论化教学转型为"理论+实践"双轨同行教学等,跨界打造除播音主持专业技能外的"双专"或"多专"的多元化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9.
张小林 《中国经贸》2011,(4):145-146
当今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从以往以知识人才为主的评价体系转至以知识、能力等一系列要求为主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上来。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提出,间接的要求大学对其以往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大学培养体系,应该构建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符合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就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我国人才培养形式多元化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并没有真正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人才供需矛盾,屡屡出现的用工荒与就业难现象反映出我国人才培养观念出现的误区,人才培养模式亟需变革。与经济社会进步和谐发展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则,能力培养是解决人才培养困局的必然选择。转变人才培养观念,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与经济发展良好互动的人才供给机制是我国今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郭艳春 《黑河学刊》2015,(3):124-125,130
以按大类招生与培养的现状出发,以延边大学为例,分析试行按大类招生与培养的可行性,科学制订实施计划,建立有利于选拔优秀生源的多元录取模式与多元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刘丽霞  Wang Yun 《理论观察》2022,(12):134-137
新时代为培养外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外语师范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本文回顾我国外语师范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就与经验,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进行阐释和反思,并从“新文科”建设等政策部署入手,尝试从新文科建设的总体要求、“校-院”职能分工、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等方面,探讨大学外语专业师范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以培育适应国家外语基础教育发展新需求的卓越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3.
黄治斌 《魅力中国》2010,(23):254-255
通过总结概括英、美两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过程,指出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旨在为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村实用人才是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是带动广大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领路人。由于民族地区自然生态、资源禀赋、人文历史的独特性,其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具有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一般特征和培养模式,同时也具有特有的培养路径和成长模式。民族地区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条件构成了多元人才培养途径和模式,农业学历教育型、政府项目扶持型、经济组织牵头型、能人帮带型、学习引进型等成为民族地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迫切需要大批能承担税收管理重任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此,高等财经院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新审视、改革税收专业人才教育,实现由单一税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向综合型管理人才、专业型技术人才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声音     
《西部论丛》2007,(2):11-11
“我们的高中生几乎人人想上北大,清华,复旦,技术类、职业类高校是不会作为首选的,但在美国,能进哈佛的学生会选择进厨师学院,这说明他们的人才概念很宽泛,人才培养的模式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17.
赵云洁 《魅力中国》2013,(31):193-193
党中央“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高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国家建设的需要,高校因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立人才培养目标和评估制度,以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前进,越来越重视科学向生产的转化与应用。社会更需要既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又同时具有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适应社会需要,许多高校都开展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能够反映出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质量的满意程度,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借鉴国外高校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式,从而得出构建该体系应遵循系统性、科学性、社会需求适应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应当担负起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提供多元化服务的使命,在多元文化服务中应从加强多元文化服务的馆藏建设、提升多元文化服务的亲和力、注重多元文化服务的指引及提高馆员综合素质等方面积极引领大学生培育和践行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其中,培养人才是大学教育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目的。而培养既具科学技术知识、又富于人文社会观念的新型人才,是当今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正是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新的定位。因此,必须在人才观、教育模式、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