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网络媒体为研究对象,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分析方法和手段,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网络舆情监测情况的分析及引导机制的建立研究。用理论研究和实证方法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科学的研究视角审视当前的新兴媒体网络舆情的涵义、形成特点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分析网络舆情监测的必要性及网络舆情监测的特征模式,做好网络舆情监测的工作,总结网络舆情引导的原则、方式和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引导的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朱美佳 《魅力中国》2011,(17):106-106
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网络传媒快速崛起,加大了社会管理的难度。目前我国网民人数世界第一,网络成为民生诉求的重要平台,处在解决社会矛盾前沿的公安机关,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既是重要的实践问题,也是紧迫的理论命题。网络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既是信息集散地又是社会舆论放大器,如何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成为各级公安机关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柳炳祥  耿健 《黑河学刊》2012,(6):176+190-176,190
近年,经济高速发展导致国内社会阶层之间矛盾日益显著,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由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借由网络载体发酵,次生出更大的谣言危害,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力量,加强在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监控管理,是每个社会工作者孜孜探索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和其他新媒体越来越发达的背景下,围绕高校教育领域热点事件形成的舆情传播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教育领域网络舆情的传播对社会稳定及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立足工作实际,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育舆情的影响因素,而后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育舆情的监测、预警、干预和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5.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节点城市的秦皇岛,其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有着监测难度大舆情季节性差异明显,重点区域突出等特点。针对上述特点,建立互联互通机制、监测与研究机构、舆情引导机制、新闻发布机制,危机处理机制是应对本地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急剧扩张,城市管理的难度也在日渐加大,加之城市管理水平与管理理念的相对滞后,使得政府公检法和城管等直接联系着弱势群体生存利益的部门,成为近年来舆论讨伐的"重灾区"。但是面对汹涌民意,政府部门的舆情回应弊病凸显,在回应态度、回应技巧、回应渠道、回应内容上都存在着问题。文章就是立足于当下这一现实问题,选取了2011年到2013年来西安高新区舆论热度较大的几个危机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分析总结了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处理以及推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走热或降温的原因,提取整理开发区网络舆情处理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7.
钱静 《港口经济》2016,(4):56-57
网络舆情是政府体察民意、倾听民声的重要途径,也是民众表达利益诉求的有效渠道。本文阐述了网络舆情的内涵和水利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引导措施,为水利与水务部门开展网络舆情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疆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对维护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应本着快速反应、信息公开、约束引导三个原则预以建立,文章介绍了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运行体系,并就完善新疆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议加以论述,以期对新疆网络舆情的应对及新疆的社会稳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互联网成为大学生发表言论的重要渠道.因此,深入探索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存在的问题,客观全面的分析高校网络真情引导的必要性,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大的时代课题.为此,要从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和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培养三几个方面进行积极有效地引导,促使高校大学生形成具有正能量的校园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0.
饶浪 《魅力中国》2011,(20):3-3
21世纪,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是热点问题,本文归纳了网络舆情4个特点(虚拟性、开放性、自由性、交互性),由此论证了网络舆情与现实道德教育民族性、实在性、规范性、遵从性之间的4个矛盾,最后提出了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完善虚拟社会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2015-2016年若干例典型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实证研究,对比分析了回应时间、方式、内容、舆情峰值、回落节点、回应评估等要素,探究了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回应规律,并从舆论引导主动权掌控、危机视角下的角色反转、心理视阈下的网民认同、语言选择上的严谨准确等四个方面提出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回应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的关系 1.网络舆情会引发公共群体性事件。网络具有互联互通、快速及时、匿名隐身、跨地域界限等特点.任何人、任何组织都可以不受过多限制地发表意见和观点.这就给民众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网民活跃的论坛、社区及博客。一些帖子通过反复转载.或者通过即时聊天、电子邮件等方式传播.就会形成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3.
张跃辉 《改革与开放》2016,(10):118-119
微信作为一种即时通讯工具,现已成为高校学生生活通讯与交流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微信用户群中,大学生用户群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很多大学生利用微信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但是在传播信息时,存在传播虚假消息的可能.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微信言论的引导.本文在介绍微信与高校网络舆情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网络舆情特性,并提出了利用微信平台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收集、整理了关于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预警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对研究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预警研究的不足及展望,为该领域进一步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高校辅导员在网络舆情引导中的地位和作用:辅导员作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主体的核心力量,充当着"平民网民"、"新闻发言人"、"领航者"、"网络卫士"、"引导专家"等多重角色,适时监控网络舆情,主动引导网络舆论与网络行为,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转珍 《魅力中国》2014,(26):174-174
“微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人人都享有了发布消息的权利,从狭窄的话语权中得到了释放。与此同时,“微时代”的开放传播也显示出其与生俱来的缺陷,即信息的真实性有待商榷,而且公众的信息有过度透漏的弊端。本文通过分析+微时代”大众的舆论心里及特征,提出了响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社会舆情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意见和要求的综合表现,是社会发展状况的温度计和晴雨表.任何一次群体性事件、经济危机或政治风暴,都能从舆情中最先发现异常的信号.及时准确地把握社会舆情,是将危机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8.
高校所特有的性质、任务及其所面对的特殊群体,决定了其在群体性事件中的独特个性。在诸多应对措施中,网络信息管理在遏制流言、建立信任、引导群体意识、保护与规范大学生知情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当在高校网络信息的汇集与分析、信息利益价值的引导与矫正、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的组织体系、分级反应机制、第一时间沟通机制等方面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9.
如同广播时代的到来开辟大众政治的新时代,互联网络的电子传播也开辟网络话语权议题的全新逻辑,如何以主流意识形态掌握网络话语权,引导舆情,成为社会管理一个重要而紧迫的新课题.针对网络话语权的公众参与状况及失范现象,应将多元共同理念引入网络话语权与舆情引导治理,完善网络自由表达的法律规范,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实现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政府、主流媒体、专家和专业组织方面、民众个人实行合意治理,确保网络话语权在民主法治轨道上运行,推动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空间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网络舆情面临的新形势,从国内外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设的经验借鉴中,研究探讨如何加强我国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设,增强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