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清音 《魅力中国》2009,(2):134-134
音乐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感观的享受,更应该是心灵的放飞。只有对学生兴趣的正确引发,学生才可以得到主动的思考和活跃的思维。音乐是美与和谐以及激情的融合,只有让学生将音符的跳动,换化成自己心灵的震动时,他才可以真正的接受和喜爱音乐。  相似文献   

2.
林宗秀 《魅力中国》2014,(12):191-191
音乐的艺术教育功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不是其它学科可以代替的。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目标教学法,可有效地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本文对目标教学法的运用进行了论迷。  相似文献   

3.
张欣 《魅力中国》2013,(20):40-40
摘要:音乐人才的评价.也是对音乐教育成果的评价,一个良性的评价体系,有助于音乐教育的开展和深化。音乐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深受音乐教育的目的和理念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音乐教育的教育目的和教学理念,来探讨音乐教育与音乐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是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音乐知识的集体活动。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音乐文化产业的现状 音乐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的音乐产业是把音乐当做商品,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音乐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国,它主要是指音像业、音乐商业演出等以音乐作品商品化作为核心的产业。其中,唱片公司是音乐产业链得以形成的核心环节,是传统音乐产业的主宰者。  相似文献   

6.
2014年全球数字音乐收入与实体音乐收入首次持平,但针对于数字音乐盗版、非法使用等版权问题频出。基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联系数字音乐版权管理发展的背景,以腾讯QQ音乐付费版权管理为例,尝试揭示数字音乐版权管理的商业生态现象,构建以QQ音乐为中心的商业生态系统模型,及探究其付费版权管理路径传导机制,并从政府、数字音乐服务商,数字音乐技术提供者、消费者等角度为数字音乐付费版权管理路径更好的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对促进我国数字音乐版权管理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殷志华 《发展》2008,(6):65-66
音乐期刊是音乐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篇幅小、知识新、周期短、内容广、信息量大和连续不断等特点,在传递音乐信息、交流音乐思想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出版的音乐期刊有数十种,从中央到地方,从专业性到普及性,均各有特点。《人民音乐》《中国音乐学》《音乐研究》等以开展有关音乐创作、音乐表演艺术及人民音乐生活中各种较为重要的问题的评论为主;《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星海音乐学院学报》《黄钟》《乐府新声》《交响》《音乐探索》等高等音乐院校校刊则是一种既突出专业性,又具备综合性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刊物,为音乐学术交流起到桥梁作用;《音乐爱好者》《中国音乐教育》等是普及性音乐理论刊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健美操运动中的动作与音乐的配合问题。指出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只有动作与音乐达到高度统一,才能更完整地体现出艺术性和创造性。健美操音乐的选择范围较广,选择时应注意音乐的强度、色彩、主、副调的对比,把握鲜明的音乐风格原则,理解并分析音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编辑与创作,使健美操和音乐艺术达到和谐,完善的境地。  相似文献   

9.
音乐的功能     
唐仲  吴巍丽 《魅力中国》2014,(4):129-129
说到音乐,大家都不陌生。不管是走在路上随时都可听到的音像店里的音乐,又或者是电视、网络、广播上听到的那都是围绕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音乐。但是要问音乐是什么?好像又不能很好的用语言来描述出来。什么叫音乐?什么类型的才是音乐?什么类型的才不算音乐?笔者也不知道。但是每个人的思想不同,当然对于音乐的看法也不一样,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音乐,像非洲土著民族的音乐,又或者谭盾《地图》中的纸音乐,  相似文献   

10.
刘荣伟 《魅力中国》2013,(34):256-256
随着我国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音乐也和其他课程一样,要学生喜欢音乐就得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联系日常生活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的教学效果。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正在进行之中,广大音乐教师对音乐新课程展开了积极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鲁俊峰 《魅力中国》2011,(10):164-164
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音乐教师要积极更新教育理念,站在音乐文化的高度上去理解和欣赏音乐,在教学上融入更多的人文色彩,让课堂教学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让学生走近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音乐可以陶,台人的情操,培养人的良好品质。音乐课堂教学的社会化、生活化,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数字资产是指个人或者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以数据形式存在的音乐声音文化资产。在音乐产业与数字化融合的过程中,音乐资源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转换成音乐数字资本,然后经过证券化演变成音乐资本,逐渐成为促进我国音乐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的重要力量。音乐数字资产既具有资产的一般属性、音乐资产的普遍属性,又具有相应的技术性、即时性、准确性、拓展性、便捷性等特殊属性。音乐数字资产的生产经营模式历经了从双边封闭模式到单边开放模式再到多边开放模式的变迁,其消费模式主要分为免费消费和付费消费两类。面对音乐数字资产发展版权秩序混乱、侵权盗版现象明显,付费意识薄弱、交易不规范,金融风险隐患较大,内容良莠不齐、难以实时监管等问题,进一步规范我国音乐数字资产健康发展应构建相应的数字音乐版权治理体系、音乐数字资产定价与交易体系、数字音乐平台协同治理体系,防范NFT过度炒作音乐数字藏品。  相似文献   

13.
李晓 《魅力中国》2010,(13):155-155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执行,从事音乐教育的工作者必须将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和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相似文献   

14.
李梦媛 《魅力中国》2013,(23):24-24
音乐治疗中有三大支柱,分别是音乐、心理学和医学常识,而在这三者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音乐了,它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在音乐治疗中,最为关键的便是音乐治疗师了.他们决定并支配音乐治疗活动的音乐厦其使用,直接影响音乐治疗的效果。本文主要就音乐治疗中的音乐取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杨菱 《魅力中国》2013,(8):249-249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中心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迭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因此,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并贯穿音乐教学始末,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随着音乐教材体系的不断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需要广大音乐教师合理运用好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音乐教学资源,以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促进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化,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强化音乐教学过程,而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总之,我们要把握音乐学科的特点,让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让信息技术走进音乐课。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一门古老而常青的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音乐课标的渗透,音乐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时代在呼唤要给学生"空间"和"自由",要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为此我不断的探索与思考,从中得出以下几点看法:一、微笑面对学生、创设轻松氛围;二、巧妙运用语言,激发参与欲望;三、创设自由空间,发挥学生主体性;四、合理评价学生,维持积极主动性.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一门古老而常青的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音乐课标的渗透,音乐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时代在呼唤要给学生"空间"和"自由",要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为此我不断的探索与思考,从中得出以下几点看法:一、微笑面对学生、创设轻松氛围;二、巧妙运用语言,激发参与欲望;三、创设自由空间,发挥学生主体性;四、合理评价学生,维持积极主动性.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培养青少年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音乐教育,是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音乐教师是这主阵地上的守卫者,小学音乐教师的责任不是为了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歌唱家,艺术家,而是让学生热爱音乐,鼓励学生时时有新的认识,创造一个能自由探索的音乐空间,让音乐真正走近他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9.
王新艳 《魅力中国》2013,(14):225-225
器乐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著名音乐家詹姆士穆塞尔曾经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更好地体验音乐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实施器乐教学,既能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儿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其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皇普莉莉 《魅力中国》2013,(34):366-366,367
伴随着新课程的诞生,确立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音乐实践的理念,强调审美和情感体验,而不是应试教育影响下的重知识轻技能的情况,所以我们主张一切从孩子出发,让孩子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情境教学与教育所蕴涵的现代教育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对儿童教育的各个领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斯特拉文斯基曾说过,音乐就是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音乐作为一种“心情的艺术”与人类情感的关系尤为密切,它是把握音乐的审美特征的关键。大多数音乐家和美学家都视情感为音乐的主要内容,把音乐当作表现灵魂的艺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是对作品最好的理解。因此音乐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感,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情趣。这些年来,我遵循音乐的艺术规律、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初步探索出一条能够让儿童在音乐审美情境中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的教学之路,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br〉 伴随着新课程的诞生,确立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音乐实践的理念,强调审美和情感体验,而不是应试教育影响下的重知识轻技能的情况,所以我们主张一切从孩子出发,让孩子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情境教学与教育所蕴涵的现代教育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对儿童教育的各个领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斯特拉文斯基曾说过,音乐就是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音乐作为一种“心情的艺术”与人类情感的关系尤为密切,它是把握音乐的审美特征的关键。大多数音乐家和美学家都视情感为音乐的主要内容,把音乐当作表现灵魂的艺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是对作品最好的理解。因此音乐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感,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情趣。这些年来,我遵循音乐的艺术规律、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初步探索出一条能够让儿童在音乐审美情境中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的教学之路,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