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毗邻地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毗邻地区人地系统具有国内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多样性、过渡性与不稳定性特征,是极富人地关系研究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地区.本文基于调查和实证分析,探讨了该地区人地系统地域分异的成因及其人地系统体系构成,重点对研究区内几个主要人地系统类型分别进行了三个方面的详细分析.并以协调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阐明了优化研究区人地系统和协调研究区人地关系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2.
经济系统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地相互作用最频繁的一个子系统。而经济结构研究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本文在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经济结构进行研究时,首先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经济结构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指出产业结构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骨架。第三,分析指出空间结构反映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要素的分布格局。最后指出要素流成为联系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重要媒介,共同构成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经济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根据《大连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大连市2004—2008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和分析;并计算出大连市这五年的万元GDP生态足迹和社会发展能力指数。利用这些指标分析大连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大连这五年的平均生态赤字为4.3184hm2,说明大连的区域生态系统正面临过度开发的压力;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五年均低于中国平均水平,意味着大连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空间分布很不均匀;社会发展能力指数高于中国平均水平和万元GDP生态足迹大体处于减少状态,说明大连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资源利用率也在不断地提高。  相似文献   

4.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思想与经济地理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樊杰 《经济地理》2008,28(2):177-183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学术思想是吴传钧先生对我国地理学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吴先生长期对经济地理学发展过程、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的探究与实践,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学术思想已成为我国经济地理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石与工作指南。近些年以来  相似文献   

5.
人口与耕地的关系是人地关系的基础。近 2 0年 ,非农产业及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华南沿海地区农业用地迅速递减。 2 1世纪初 ,中国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期 ,若缺乏科学的人口再生产与土地调控机制 ,华南地区快速转型过程中的人地关系矛盾将直接制约区域持续发展目标与进程 ,届时我国传统的热作基地也将不复存在。通过雷州半岛人口与耕地及人地比率变动态势的案例分析 ,探讨了华南沿海地区人地互动协调机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作为人地关系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人地关系的最直接的反映。本文以兰州市为例,对其土地利用的特征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以反映该地区人地关系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生态视角对乡村地域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价,有助于厘清阻碍转型期中国乡村发展的影响因素,精准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科学有序发展。文章以湖南武陵山片区为研究对象,利用VSD分析框架,从社会—生态视角提出了一套县域多维度乡村地域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使用CRITIC法减少评价指标间的冲突性,并通过SERV模型对区域脆弱性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2019年脆弱性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差异较明显,总体呈现东南、西北高,北部、西部低的空间格局。运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将高脆弱区分为4个类型,依据“和谐共生、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重点突出”的原则提出了差异化的应对策略,以期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海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大连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增林 《经济地理》1996,16(2):77-80
由于资源本身的缺乏及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沿海地区淡水资源不足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尖锐。本文论述了开发利用海水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分析了我国海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海水资源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地关系是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命题。从 空间协调角度提出自然保护地环境敏感性与人类活动强度的耦 合分析方法,探讨人与地二者的空间耦合关系。通过天目山自 然保护区的案例研究,揭示了自然保护地人地关系耦合规律, 证实了负向耦合是引起生态问题的重要原因,对人类活动针对 性的调节可切实缓解人地冲突、改善生态状况。人地关系空间 耦合分析方法可相对精准地确定自然保护地的人地冲突空间, 明确冲突程度,为自然保护地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朱健亮 《经济研究导刊》2015,(9):167-169,181
对以往承载力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人居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构建城市人居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并通过矢量模法对大连市2002—2011年城市人居环境承载力指数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城市人居环境承载力呈总体上升趋势,但承载力并不高,对如何提高城市人居环境承载力给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1.
辽源市社会系统的脆弱性及其规避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脆弱性理论是研究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的重要理论工具。将脆弱性应用于矿业城市社会系统研究中,提出矿业城市社会系统脆弱性内涵。以吉林省辽源市为例,分析辽源市社会系统脆弱性特征和影响因素,选取1990-2007年共18个评价样本,对辽源市社会系统敏感性、恢复力、脆弱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辽源市社会系统的敏感性缓慢下降,恢复力增长较快,系统脆弱性不断下降。最后,根据社会系统脆弱性、敏感性、恢复力的时序演化过程,提出辽源市社会系统脆弱性的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连市生态旅游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仲桂清  张辉 《经济地理》1999,19(3):115-118,123
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正经历着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本文在探讨生态旅游含义的基础上,对大连市开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以及如何开发加以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土地利用研究—以广西梧州市为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广西梧州市为例,运用城市土地利用的相关理论,在分析了梧州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梧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规模和布局调整。对合理利用土地,控制城市用地规模,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模型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数量的剧增,使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人地关系日益尖锐。本文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以温州市为例,建立了耕总量动态平衡模型,用模型模拟了该地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对缓解耕地人口压力、保护耕地和实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该地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可行性,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连城市居民周末休闲时间的利用特征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李峥嵘  柴彦威 《经济地理》1999,19(5):80-84,17
本文利用大连居民日常生活行为调查的结果,在比较居民工作日与周末休闲活动的基本特征基础上,从个人属性、社会属性和空间属性角度,对大连市居民周末休闲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分析中对居民社会属性与其休闲时间利用─—尤其是活动方式的选择──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引入时间地理学方法描画了居民周末活动路径,为城市休闲规划提供了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6.
融城——毛泽东市—论长株潭一体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在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形势下,为了促进湖南区域经济的发展,使长株潭尽快为湖南经济的发展极长株潭必须尽快一体化,因此,本文论述了长株潭一体化的条件已经具备,长株潭一体化实施进行与命名以及毛泽东市可持续发展方向等三个根本性问题,并提出毛泽东市有成为中国首都(北京)经济管理陪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大连市入境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大连市入境旅游市场的特征,并对大连市入境游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8.
焦华富 《经济地理》2001,21(4):423-426
以淮南,淮北两个典型煤炭城市为案例,对煤炭城市的人口增长机制进行了研究,采用不同年份的人口普查资料对其人口的自然结构及其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初步概括了煤炭城市人口自然结构演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对国内外港口—腹地关系演变研究文献综述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系统为例,测度1997—2006年港口—经济腹地系统关联效应,并分析在空间上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系统关联度阶段性演变;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关联度格局趋向圈层结构;大连港与大连市关系进入停滞期;关联度变化受辽宁沿海港口群影响。机制为:港口的吸附功能;交通网络的"汇水"功能;腹地的海向推动功能以及市场及政策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20.
杨伟  宗跃光 《经济地理》2008,28(2):209-213
港口城市类型独特,区位优越。港城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建设和谐的港城关系、促进港城一体化建设是现代化港口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阐明了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基本内涵、港城关系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理论,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透视其港城发展现状,分析其港城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其港城关系建设的科学途径:①进一步确立港口与城市的功能定位;②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集约利用市区岸线资源;③大力发展港口经济,优化城市产业结构;④保证港口吞吐量增长的同时,注重港口吞吐结构的调优;⑤调整城区港口用地结构,优化港城用地空间布局;⑥统一规划,加强管理,促进港城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