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当代中国民族政策的构成内容分为: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政策、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当代中国民族政策的功能有:确保民族工作的有效开展,规范民族成员的思想行为,调控各民族间的利益分配,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及时解决存在的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2.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群众路线,树立亲民爱民形象;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推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为红军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完成战略转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广西是壮、瑶、苗、侗等11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区,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被推向市场成为商品,对于广西民族旅游接待地产生了社会经济与文化方面的积极效应,同时由于人的因素也出现一些负面影响,但是这样的消极效应是可以控制的,不能因此将民族文化与商品化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4.
袁长征 《发展》2005,(4):53-54
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西部10省区(不包括内蒙古和广西)少数民族人口5440万,占全部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51.1%,占西部地区总人口的18.98%,这表明,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各民族间交往与联系增加,民族人口流动和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各民族团结更加紧密,同时民族地区间已经能够承载比过去更多的人口。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少数民族人口的过快增长,在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劳动力,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另一方面又加剧了民族地区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矛盾,加剧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难度,制约着民族地区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分析广西地区少数民族构成情况出发,结合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特点和发展历史,指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解决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问题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罗炜 《特区经济》2022,(12):120-123
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转变了传统的治理思维,改变了单一主体的治理效率,消弥了碎片化治理方式,大大提高了社会治理效率。广西作为我国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能维护民族的团结和稳定、为国家发展提供物质资源、是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枢纽。在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社会治理平台建设不够完善、治理的主体单一、治理模式陈旧。未来广西应将数据技术全面应用到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中,挖掘民族地区治理共性与特性,打击境外势力,探索全民“共治”,实现民族共同繁荣、团结和稳定。同时,加快数据立法,培养少数民族数据人才,加强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保障广西的社会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民族关系是我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又是后发展欠发达的边疆地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不仅事关广西改革发展大局,而且事关边疆安宁和国家长治久安。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努力创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形成了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推动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巩固发展。  相似文献   

8.
唐鼎 《魅力中国》2014,(19):115-115
百色起义少数民族根据地的建立。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广西地区的民族团结。这种团结的精神与传统的民族交流融合形式不同,是蕴含一定历史意义的新型民族团结的形式。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传统中国革命历史文化相结合。探索新中国民族融合问题的政策与建议,对我国各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广西为例。探索少数民族革命根据地创建壮举以及百色起义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广西少数民族居民民族认同感与职业流动调查问卷,在描述民族认同感和职业流动现状的基础上,对民族认同感状况和职业流动状况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调查对象在民族认同感中的三个维度与职业流动意向呈显著相关,民族认同感与工作满意度、换工作次数、求职信息来源、职业变动的范围无显著差异结论.  相似文献   

10.
对少数民族从政治经济到文化等各方面进行政策扶持,这是中外社会发展史上的共同经验和传统作法,中国特色民族经济扶持政策体系的形成,从理论上来说,是我党历来所奉行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理论,是坚持执行民族团结、民族照顾和民族平等原则的结果。从历史和现实基础看,中国特色民族经济扶持政策体系的形成又是由民族识别、民族自治和民族区域经济结构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在西部大开发、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条件下,党和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力度极大的经济扶持政策。但总的来看,我国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扶持政策体系依然存在数量大…  相似文献   

11.
民族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民族教育,振兴民族经济,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的基础。少数民族从落后走向先进,逐步消灭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间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立于先进民族之林,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必须在政治上获得解放之后,继续求得文化教育上的翻身。  相似文献   

12.
发展文化产业对民族地区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民族地区要通过改变观念、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发挥少数民族地区自身优势促进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袁芳 《理论观察》2014,(4):32-34
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是历史上一次意义非凡的会议,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转折点。毛泽东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发挥了指导作用:倡导"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民族政策的转变提供思想方法;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为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加强干部教育,为民族政策的贯彻提供支持保障。民族政策的转变激发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中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民族问题,在困境中,中国共产党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理论,提出民族平等、各个不同的民族都是血浓于水的兄弟,是一家人,开创了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先河,成功地解决了民族问题,保证了长征的继续并为民族理论的确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代表,素来十分重视西部少数民族问题。对此,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帮助西部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方针、政策与法律。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当把中央给予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与党的民族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创新,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统一战线工作,对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经济文化建设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民族地区的统一战线工作,要紧密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进步、相互学习和共同繁荣的目的出发,以经济建没为中心,全面发展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不断巩固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因而,民族地区统战工作既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要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经济。上述两个方面是民族地区统战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广西位于我国西南部,是少数民族聚集较多的省份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以及人文环境,使得广西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对产业化视角下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与发展路径研究得出,当前广西民族传统体育必须开发服务型政府新职能、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在高校体育中的课程中融合民族传统体育、引领公众自觉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保护性开发,才能实现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的全面开发。同时,在开发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广西民族传统体育行业工作者民族意识、加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力度、明确广西民族传统体育开发在市场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辉 《理论观察》2009,(5):76-77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伴随着北部湾大开发的热潮,国内外各种文化思潮进入广西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改变着广西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影响着广西民族文化安全。要分析影响广西民族文化安全的成因,从中找到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给美丽广西建设带来了发展机遇,也提出了许多现实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为经济、政策、文化精神以及少数民族在内的广西民众与生态建设和补偿的问题:经济发展与生态兼容问题解决过难、政策创新与社会张力的生态问题、文化精神与生态间的融合问题、少数民族发展面临的两难困境、美丽广西建设的社会跨越难度高等。  相似文献   

20.
民族节庆活动是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展现形式。近年来广西各级政府兴起了一股组织和主办各种节庆活动的热潮。节庆活动对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举办民族节庆活动热的背后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文章对广西主要少数民族节庆活动的特点、各地举办少数民族节庆活动的效果、不足进行了评估,并就今后如何做大做强广西的特色节庆产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