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玉 《黑河学刊》2010,(6):42-43
死,是文学艺术中唯一能与生并存的永恒的主题。《三国演义》中,作者在铺陈"事后方知"的曹操、"一见便知"的周瑜、"未来先知"的诸葛亮之死时,用多红的艺术之美,诸如神奇的虚幻美、独特的缺陷美、阴柔的秀丽美,不仅展示了人物的是非善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物不同的态度及感情。  相似文献   

2.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其以"性善论"为基础的思想体系及对孔子"仁"的学说的发展,使孟子成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孟子形象背后的儒家之美,历来具有重要的美育意义,直至今天仍在感染着人们。  相似文献   

3.
政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微妙且具有极端重要性,它一方面具有"扶持之手"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带着"掠夺之手"的印记。该文从政府双重角色的分析入手,构建了一个以"辖区竞争、组织竞争、选举竞争"为代表的政府职能动态转变的框架模型,进而提出该模型在宏观经济发展和基层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具体运用,以期对"十二五"时期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的分析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康晓民 《魅力中国》2014,(4):266-266
当今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情感的教育地位大大提升,而人文教育本身又应注重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我们应重视文学作品的审美特质,强化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综合概括来说教材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美包括形式之美,形象之荑,风格之美,主要三种形式。他们在文学作品中各自起到不同的作用.提升我们每个人的人文素养,给人以心灵的愉悦从而获得一种不可言语的精神享受,还可使我们的情感得到宣泄与升华。同时也是一个思想上受熏陶、受教育的过程,面对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读者总是与自己生活,思想相对比,从而唤起心中的是非感与道德感,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变的高尚,思想境界获得提升,人也在一定意义上变为新人。  相似文献   

5.
李松兵 《魅力中国》2010,(9X):186-187
<正>作为一名文化馆的美术干部,多年来就喜欢并研究水彩画,下面就以个人观点谈谈对水彩画的认识以及水彩画的独特性。一、水彩材料的特质任何画种的材料和媒介,限定它的绘画特性,并由此外化出特定的艺术效果,这也是支撑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点。正因为水彩颜料的透明  相似文献   

6.
崔嫱  马晓冉 《魅力中国》2010,(32):255-255
作为人类的心灵体验发现的一种形式,内在性情绪是从感官感受的,也是相对于客体对象的岁月潜藏所积,具有个体独特的视觉审美传递力量,同时也是一个时代对审美本体所做出的艺术诠释。字体之美,不仅是体现在记载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上,字体本身就是一种内心写照,是由心而发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7.
吴扬  刘晓华 《中国经贸》2010,(14):161-161
水彩艺术创作的题材和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元化,给水彩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某种能量释放的契机,在中国水彩画取得进步的形势面前,我们还应该冷静地看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水彩画创作需要能反映时代生活特征,具有精神内涵又独具个性的作品出现,在把握发展的进程中努力把水彩画的创作提高到观念意识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文章解读了美学大师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一文.通过朱先生修改郭沫若先生的戏剧对白用词,阐述“是”与“这”的区别;批评王若虚在《史记辨惑》中对《史记》李广射虎的修改,阐明咬文嚼字的意义,让我们看见了文字不同应用中的美感,不同文字的应用那怕是一个字的不同也会有截然不同的意思.对现代人为了使用方便对汉语汉字的随意臆造而感到汗颜.  相似文献   

9.
水彩画是绘画艺术中重要的一种,本文以水彩画的线条、水彩画的色彩、水彩画的构图为水彩画的三大艺术语言.分别进行论述。对于把握水彩画的创作与欣赏的要点,可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阐释忠孝之道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孝作忠"的原因、历史演变和政治功能。认为忠孝之道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主干,既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又是统治者维持政治安全的重要工具。"孝"道所包含的政治功能和价值取向使得"移孝作忠"成为可能,成为封建君主进行统治的重要杠杆。在今天看来,忠孝之道的消极性是不容忽视的。但忠孝之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