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耗大、成本高,严重影响到农产品的品质与质量安全。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及发展现状,并根据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状况,探讨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药冷链物流创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加大了对医药冷链物流创业的支持力度。由于药品的质量和安全与百姓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进入医药冷链物流行业,促进了医药冷链行业的发展。因此,通过调查怀化市溆浦县医药冷链物流风险现状,分析冷链物流风险成因,提出冷链物流风险管控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耗大、成本高,严重影响到农产品的品质与质量安全.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及发展现状,并根据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状况,探讨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秀凌 《时代经贸》2011,(18):50-50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用药的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国民对血液制品的安全问题尤为关注。从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来看,血液制品的安全监控和跟踪追溯可以借助RFID技术得到一定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丁毅  葛健  郭慧馨 《当代经济》2016,(8):121-123
在我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渐突出的背景下,政府对质量安全的监控越来越严格,但是由于我国在质量安全监控问题上存在多头监管的问题,因此对质量安全组织体系及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日本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及相关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日本的相关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我国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提出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及科技发展的精进,在现今社会中物联网的应用已和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其应用范围涵盖如交通、医疗、物流管理等各产业.目前已有不少物流业者开始应用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业者在货物上装上RFID辨识标签,作为物联网的基本原件并透过网络与系统联机,随时更新货物储存位置、库存数量、运送状况,以有效管理种类及数量繁杂的货物,同时进行全面性的控管及追踪,提供进阶信息融合、数据分析及温度追踪功能与商品在途冷链履历,提供使用者货况或温湿度追踪查询功能,对于商品流通之记录与追踪可视化管理,具体实现联网技术优化冷链工程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7.
徐滨 《大陆桥视野》2007,(10):57-58
食品安全问题的焦点关注,正带动着以肉类、水果、蔬菜及水产品、奶类为代表的食品冷链保鲜市场的急剧升温。日前在北京召开的食品冷链与食品安全研讨会上,国际制冷学会专家介绍,食品物流安全是我国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食品腐烂变质是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的新鲜与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为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空间,但目前天津乃至我国食品冷链物流运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首先对天津食品冷链物流的运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天津食品冷链物流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给出了提高天津食品冷链物流运作水平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冷链农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加,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的冷藏及保温车保有量也持续增长,如何对冷藏及保温车辆进行有效的管理来满足农产品冷链运输的需求成为研究重点,立足农产品冷链运输企业的实际需求,针对该行业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开发了农产品冷链运输车辆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7大模块,可以满足中小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需求。系统通过调试和测试,运行效果比较良好,初步实现对冷藏车辆管理的信息化,达到系统设计和实现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冷链物流作业过程中隐藏着许多危害因子和风险,如何在物流过程中确保商品的质量、事前的风险识别与管理,对冷链物流作业的绩效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针对导致冷链物流失效风险的各种因素,将冷链物流系统划分为制造商、物流中心、零售商、控制系统和外部环境5个子系统。首先整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运用FMEA分析工具,利用专家系统,系统性鉴别冷链物流失效模式及其产生效应。其次建立两阶段风险评价模式,将所识别失效模式,根据其发生的严重度、频率度和侦测度3种指标,推断失效模式风险优先指数。最后以生鲜食品冷链为案例进行系统分析,共识别出35项失效模式,得出了数值并排序,其中温度失控、延迟配送与信息整合程度低为最严重的失效模式,节能环保问题也被识别为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食品冷藏链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食品冷藏链在技术、整体设备拥有量和系统管理水平等均有一定的差距.如何保证低温冷冻食品的质量,加速冷链物流的管理和发展,已成为冷链物流建设的首要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冷藏链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对国内外发展状况的比较,指出了我国食品冷藏链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冷链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医药药品存在的问题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药品安全事件,使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药品冷链物流是物流业的一个分支,既要满足医药产品的高质量要求,又要满足冷藏品的特殊温度要求,所以本文结合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现状,指出了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现代医药冷链物流的发展策略,如完善药品冷链物流体系,采用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及设备,完善医药冷链物流相关标准、监管制度、进行药品冷链物流的人才培养等.文中还通过国内外的对比研究,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为加快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阐述了农产品物流冷链系统定义,分析了实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我国冷链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对比,并以寿光蔬菜物流中心为研究对象,给出了我国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林  陈娆  杨为民 《生产力研究》2012,(7):116-117,132
生鲜农产品安全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生鲜农产品在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由于我国生鲜物流条件的制约,目前生鲜农产品保鲜等方面品质保证还不尽人意,冷链是先进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其发展已经列入国家重点发展规划,但冷链的发展最终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消费者对冷链食品的接纳程度成为关键性因素。文章采用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消费者对冷链支付溢价意愿进行研究,利用一种权值谱分析方法,分析了消费者对冷链支付溢价意愿和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冷链支付溢价意愿影响的各个指标因素的排序,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强化冷链消费引导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物流冷链运输系统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犟 《时代经贸》2007,5(8X):24-25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阐述了农产品物流冷链系统定义,分析了实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我国冷链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对比,并以寿光蔬菜物流中心为研究对象,给出了我国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介绍的集中供热室内温度监测系统就是物联网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进一步应用。在城市的集中供暖系统中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集管理与控制于一体的功能要求,能够有效地解决能耗和供暖质量的监控,做到可监测、可控制、可调节,并根据用户的需要对温度进行选择与控制。同时,可以在系统运行和管理效率方面得到提升,解决了传统供暖方式带来的污染高、能耗高、可控性低、冷热不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经过30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形成了以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加工企业和电商主导的多种生鲜蔬菜流通模式。不同类型蔬菜流通模式在交易费用、流通时间和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但蔬菜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流通标准缺乏、流通过程制度性成本高、冷链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不足是蔬菜流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今后,批发市场主导和多种流通模式并存是蔬菜流通的主要格局,细分消费市场将促进新型蔬菜流通模式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8.
文中介绍了食品冷链物流的基本概念,并对我国食品冷链物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同时提出了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前景和一些建议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控制果蔬在物流过程中的温度,有利于降低损耗,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业经济效益。河南省是农业大省,物资丰饶。但是果蔬冷链物流发展尚不完善。深入研究果蔬冷链物流的内涵,结合河南省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些解决对策,这对发展冷链物流有着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推进无公害蔬菜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文光  张泉 《经济问题》2004,(11):59-61
蔬菜是人们普遍消费的农产品,蔬菜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步改变,越来越注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于是无公害蔬菜应运而生。由于我国无公害蔬菜发展起步较晚,在生产及销售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就无公害蔬菜的发展现状展开分析,找出无公害蔬菜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无公害蔬菜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