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成为历史的必然,借助体育营销实现品牌国际化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营销手段,我国对国际顶级体育赛事承办的增加,为我国企业树立国际品牌形象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然而,在体育营销过程中,我国企业如何利用环境优势,采用什么样的营销战略实现品牌国际化的目的,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笔者对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体育营销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体育营销的对策和建议,为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体育营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兖州煤业),是中国煤炭行业第一个同时在境内外发行股票的企业,也是第一个在海外全资收购并经营煤矿的中国企业。兖州煤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弘扬优秀质量文化、培育卓越质量理念作为培育品牌、构筑优势的有效载体,初步锻造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兖矿煤”产品品牌和“兖州煤业”企业品牌,搭建起了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推进国际化进程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3.
如何创新品牌国际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形势下我国创新品牌国际化,面临着国家品牌形象提升、北京奥运会、国内市场国际化、政府政策环境支持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我国品牌还存在技术标准落后、核心竞争力不强、管理经验匮乏、国际化人才缺乏等挑战。我国企业在今后“走出去”道路中,一定要创新品牌国际化。  相似文献   

4.
为积极贯彻执行“十二五”时期国家品牌强国战略方针,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品牌竞争为新优势,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的精神,结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颁布实施的《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指南》评价指标新方法,进一步从企业的能力、品质、价值、声誉、影响、文化等运营管理角度推进企业品牌建设,更好地宣贯国家标准,作为标准归口管理单位的中国商业联合会联合中国生产力学会、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常年开展了“全国企业品牌评价活动”,各单位积极宣贯执行。  相似文献   

5.
企业国际化之路如何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国内市场实际上已是国际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化是所有企业都面临的现实问题。我国企业国际化要超越重人情、靠关系、重人治轻法治的非规则运作模式.学会按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办事。企业国际化要立足于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发挥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优势,准确把握企业的市场定位,扬长避短,走出一条个性鲜明、与众不同的国际化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总裁、 董事局主席王林祥先生,作为特邀嘉宾 参加了第五届“中国成长企业C EO 峰 会”,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樊刚先生等, 就中国企业如何参与国际化竞争等问题, 发表了各自的论述。王林祥认为:“迅速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中国企业参与 国际化竞争,适应国际化发展,创立世 界级品牌所必须具备的前提与条件。所 谓核心竞争力,无非是企业的综合实力。 就羊绒制造业而言,我们拥有着世界上 任何国家所不具备的独特的资源优势。 拥有了原料这一比较优势,就…  相似文献   

7.
1999年以前,海尔在企业内部实行的是OEC(Overall every controll and clear)管理法,海尔把它提炼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1999年伊始,海尔集团确立了实施国际化战略方针的思想体系,其内容为“实施国际化战略,强化内部市场链,发挥员工的源头作用,整合市场资源,保持高速稳定发展,创立国际驰名的海尔品牌。”这里“实施国际化战略”是一项战略决策,“强化内部市场链”是为保证国际化战略目标实现的企业内部机制。这是海尔在OEC管理法的基础之上又一次管理 理论的升华。  相似文献   

8.
玲珑集团是世界轮胎20强、中国轮胎前3强的国家大一型企业。近几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打造了科技领先、品牌知名、管理精细、产业集群、市场国际化五大竞争优势,使企业保持着每年40%以上超常规发展速度,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82亿元、出口创汇4.2亿美元,被誉为“中国最具成长性企业”、“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和“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等多个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走出去”成为中国企业的重要战略,而品牌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本文在重新认识品牌国际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品牌的现状,提出了中国品牌国际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品牌国际化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品牌国际化面临着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复杂的化背景,化因素在此进程中越来越显其重要。我国企业在品牌国际化中要充分考虑到化的影响,制定切实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国际化经营是一个国家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事国际化经营将是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21世纪,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经济增长点。因此,积极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经营步伐,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河南这样的中部省份,如何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实现国际化经营,已成为河南高新技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其成长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李成 《企业研究》2005,(2):48-49
品牌国际化是营销中的专门用语,有它的特定含义,不是哪一个企业想说自己的品牌国际化了,就是品牌国际化了。误解常常有几种:认为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性的品质要求,比如与跨国企业的品牌产品相当,或是大量的OEM,也就是用别人的品牌加工出口产品,就品牌国际化。再认为取一个“很靓”的洋品牌名字,完成了所谓的品牌识别系统的国际化设计,看起来像是一个国外的品牌,就与国际接轨了。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各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愈演愈烈,我国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然要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创立国际化名牌。文章首先对品牌国际化的内含进行剖析,接着从文化、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分析了我国企业实施品牌国际化的障碍,最后从本土化以及如何做好产品两方面来着重论述我国企业实施品牌国际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物业管理》2014,(11):J0086-J0086
沈阳万维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就“志存高远”,把打造“中国知名物业品牌企业”作为企业的愿景,学习、引进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凭借着“人才”、“资源”、“管理经验”、“管理模式”等众多优势,万维物业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同行业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赞誉。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玲珑集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打造了科技领先、品牌知名、管理精细、产业集群、市场国际化五大竞争优势,使企业保持着每年40%以上超常规发展速度,快速成长为雄踞全国轮胎行业三甲、世界轮胎20强的国家大一型集团公司,被誉为“中国最具成长性企业”、“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和“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2007年7月,公司又被国家工商总局核准使用“玲珑集团”名称,标志着山东玲珑的发展已经突破了地域与行业的限制,再次站在了全新的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家》2006,(1):154-154
“十一五”规划对于中西部企业有四大机遇和挑战.第一是国际化战略.第二是能源战略。第三点,“十一五”规划是环境和机遇的经济型战略.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搞经济发展.要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第四点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过程中.企业如何提升知识,技术和品牌的自主发展力。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推行“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通过并购手段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已成为中国企业推进经营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但是,国内知名品牌的企业在实施跨国并购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品牌如何扩张,是多品牌运作还是维续单一品牌?如何实施有效的品牌延伸?如何提升品牌价值?这些对于企业充分发挥并购的协同效应,实现经营资产、规模和能力的有效扩张,意义重大而深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企业跨国经营。主动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我国企业必须尽快发挥比较优势,实施“航母”出海,寻求国内和国际企业联盟。并主动实施跨国购并等国际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一、深刻认识中央企业加强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品牌是企业的综合素质,是竞争优势和国家形象的体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企业品牌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推动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加快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中央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必须将品牌建设作为调整优化结构、推动转型升级、加快做强做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在培育自主品牌中发挥骨干作用,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日前发布的《中国企业战略:现状、问题及建议——2010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的调查显示,超过六成企业认为“缺乏合格的国际化人才”是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最大困难.而“低成本生产要素优势”仍是企业进入海外市场所依赖的主要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