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挎包"精神是什么,是老一代农村信贷人员数十年间,身背挎包,走进农村千家万户,上门为农村老百姓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奉献精神,是农村信用社自上世纪50年代成立以来,"扎根农村,服务三农"优良工作作风的真实写照.正是依靠"挎包"精神,农村信用社才与农村的老百姓结下了不解之缘,奠定了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基础;也正是依靠"挎包"精神,让农村信用社和农村经济在改革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志平 《金融博览》2007,(11):51-51
近来,接连听到一些关于农村信用社实行末位淘汰制的传闻,初闻还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暗自叫好,但后来一些对农村信用社实行末位淘汰制的抱怨也充斥耳边,不得不令人深思.实行末位淘汰制真是农村信用社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末位淘汰真能像"如来神掌"一样成为促进农村信用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战无不胜的"法宝"吗?  相似文献   

3.
建立健全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县联社)的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三会"制度,是按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和县联社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推进农村信用社和县联社经营管理实现民主化,从而全面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经营效益逐步好转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定西地区农村信用社和县联社于1998年的规范活动中,普遍建立了"三会"制度.但是,从几年来"三会"制度落实情况看,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精神,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目的,在合作制的基础上,引入股份制的机制,统一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产权制度,更好地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必须尽快适应新的形势,为支持"三农"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改革的目的是要使农村信用社更好地支持"三农"、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5.
杨光荣 《甘肃金融》2001,(10):18-19
"农村信用社是最好的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要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和引导农村信用社发展,使它成为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按照朱镕基总理这一指示精神,农村信用社广大职工要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抢抓机遇,增强信心,强化管理,改进服务,防范风险,提高效益,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农民群众的合作金融组织,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广大农民发展生产、走向市场的纽带和后盾.  相似文献   

6.
随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的加快,人民银行为支持改革,以发行专项央行票据置换消化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使农村信用社轻装上阵健康发展.但由于专项央行票据兑付条件标准较高,部分农村信用社在专项央行票据申请成功后,为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票据兑付标准,采取多种手段,急于求成,结果欲速而不达,造成贷款在实际操作和管理中的"变味"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大力推动财政税收,重要的方向就是"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增值税,这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减少了各行各业企业的经营成本.金融行业是便民利民的重要机构,而且是我国调节宏观经济的关键,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帮助我国乡镇地区人民的金融机构,在"营改增"的大环境下进行管理变革更是意义深重.本文将从"营改增"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它对农村信用社的现实意义,并对农村信用社管理变革的措施提出合理思考,希望可以为农村信用社管理变革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壮大农村信用社经营实力,中央银行规定: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可在央行基准利率基础上最高上浮50%.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基层信用社在执行利率政策时,普遍出现"一浮到顶"现象.这种做法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选择"省联社"模式符合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职能下属化理论和路径依赖理论,具有历史必然性."省联社"模式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容易加重省级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干预,容易形成以"省联社"为核心的新的利益集团并阻碍农村信用社控制权向股东的回归.应加快劣质信用社退出市场的步伐,采取建立大量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措施为"省联社"模式的良性运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占比较高,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因此,当前亟待构建"三位一体"的风险化解体系,以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民有资本官营化"特征的主要表现 据统计,全国参与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29个省(区、市)中,有26个选择了组建省级联社的管理形式,其高级管理人员大多是自上而下由政府行政任命产生的,是政府的官员.这就决定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权掌握在政府及其官员手中,农村信用社是由政府官员来经营管理的.  相似文献   

12.
"我的雪梨能有今天的好收成,多亏农村信用社的大力支持",苍溪县龙山镇雪梨大王罗实接过刚刚从远销商手中收到的3万元销售款,对农村信用社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13.
董庆松,日照市东港区陈疃农村信用社副主任,1976年从事农村信用社工作,先后担任过代办员、业务员和企业信贷员.25年来,董庆松凭着对农村金融工作的热爱和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发扬老一辈信合人的"大挎包"精神,靠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相似文献   

14.
农信社执行的高利率表现出的"六个不适应" 一是高利率与现时农情不适应.由于农村信用社出于自身经营收益的考量,贷款利率能上浮不能下浮,上浮往往一浮到顶.在没有任何监督和约束的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价格是一种官本位的利率定价制度,脱离"农情",超出农民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采用"封闭运行"的管理办法,是农村信用社在多年的农贷发放和回收管理中摸索出的一套特殊的管理办法,其有利的方面:一是节约了农贷资金.一套资金可以解决两个问题,既解决了化肥、地膜等农资采购所需的商业短期贷款,同时又满足了农民的贷款要求,缓解了春耕生产资金供求的矛盾.二是便于农村信用社对农贷资金监控,防范信贷风险.目前,农民贷款风险是比较低的,农民取得贷款购买化肥、地膜等生产资料,县联社可以直接收回农资部门贷款,贷款风险由商业企业转移到农民身上,降低了贷款风险程度.三是便于农贷集中安排、集中收回,对农民贷款大都采取农户之间相互担保的形式,只要有一户贷款没有偿清,其它几户就不能在下一年贷款(除了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同时对单个农村信用社的资金状况,信用联社可通过"封闭运行"的转帐结算集中调剂资金余缺.四是通过"封闭"贷款可抑制一些挪用农民贷款搞非生产的行为,保障地区农业贷款的有效供应.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问题已经形成了共识,尤其强调"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现在全球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其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影响也正逐渐显现,农民就业、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问题日益凸现.大量的农民工失业返乡,对于创业资金的需求更加凸显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矛盾.而我国扩大内需、实现外需型经济结构的转型,与我国庞大的农村市场也息息相关.农村信用社当前已经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在农村经济乃至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体金融的作用.尤其在广大农村牧区,农村信用社几乎处干垄断地位.因此,本文试图通过调查欠发达地区乌兰察布市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状况,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制约农信社经营发展"瓶颈"因素的分析认为:应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创新经营机制和金融工具、造就现代农村金融经营管理人才,为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三农"视角的农村信贷配给分析与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的农村信贷市场,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正规金融和私人借贷等非正规金融构成了信贷的供给方.但由于种种原因,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在担负起支农、兴农责任时,尚有部分保留,而非正规金融由于"先天不足",其借贷活动的规范仍需长期的政策引导与市场监管,这就导致了"涉农贷款难".为此,本文从"三农"的角度,用微观经济学巾的相关理论对当前农村信贷配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解决"涉农贷款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研究"农村金融之谜"的现实表现入手,指出构建合作金融是破解农村金融之谜的关键,而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较为理性的分析后指出农村信用社早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组织,目前可以尝试将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农村合作金融新的栽体.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农村资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的构建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是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稳定发展,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大局."花钱买机制"是中央银行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文件精神,按照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采取农村信用社申请人民银行专项票据或者专项借款的办法,置换出不良贷款,消化历史包袱,进而推动农村信用社转换经营机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的激励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