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终于告别了短缺常态,迎来了以买方市场为特征的"过剩经济"时代.这种过剩不仅表现为生产能力的过剩,出现产品大量积压,而且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过剩,出现失业、下岗人数增多和资金大量闲置,于是启动经济、刺激消费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指向.与此同时,就在经济领域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时候,在道德领域同样呈现出一种新景观--道德有效需求不足.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主要农副产品供求充裕,部分农产品已由过去总量绝对不足或全面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或结构性短缺,告别了短缺时代,但并不能断言农产品真的过剩了,即长期稳定买方市场阶段已经到来。 农产品“过剩”只是一种低水平的过剩,即从全国来看属于局部的、暂时的、结构性的过剩。只有继续稳  相似文献   

3.
金新仁 《浙江经济》2002,(11):28-29
正确把握经济发展的态势“善弈者谋势”。要做好新时期的经济工作,谋势至关重要。分析当今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发展趋势,有三点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1.在经济运行方面,消费已成为保持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的关键经济运行在实质上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循环。在1997年前后,我国经济运行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主导经济运行的短缺特征逐渐消失,为供给的相对过剩所代替。在供大于求成为常态的形势下,企业的生产能力或者全社会的供给水平不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在微观上,主要表现为产品或企业的竞争  相似文献   

4.
徐延辉  张艳 《辽宁经济》1999,(12):48-48
自1993年以来,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连续六年的减速增长,在经济滑坡过程中,商品市场出现价格回落,生产能力过剩,资金市场上利率下调,资金大量闲置。为此,许多人把目前的中国经济称为过剩经济,把中国的市场称为买方市场,甚至认为由于产品过剩而形成的买方市场状态对消费者是一个福音。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对经济生活的一种表层理解。首先,中国经济不是过剩经济。尽管有资料显示,在601种主要商品排队中,供求平衡的商品占总数的74.2%,供大于求的商品占25.8%,供不应求的商品几乎没有。许多人因此认为中国经济已从短…  相似文献   

5.
中国改革开放的结果在于,使十几亿的中国居民告别了产品靠计划调拨,商品凭票供应的时代,结束了持续多年的产品“短缺”局面,商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了买方市场,这一点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买方市场格局的形成,产品供应量的不断增加,市场疲软、有  相似文献   

6.
尽管经济学家对我国目前是否进入“过剩”经济时代还有争论,但社会总需求不足则成为不争的事实。从现行的经济运行态势来看,这个总需求不足的事实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矛盾,如导致供给过剩,生产能力闲置,价格下跌,企业亏损与破产增多,使国民经济陷入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对此,经济学家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开出了不同的药方,或认为这是周期性的调整所致,或认为是经济结构失衡造成;或认为可以通过实施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来克服,或认为可以通过调整经济结…  相似文献   

7.
在经历20年的改革与发展之后,中国社会已从过去的商品短缺到今天商品的相对过剩,这种变化标志着中国社会正从旧体制下的短缺经济走出来。从短缺到相对过剩,商品和服务市场上的供求双方,其地位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体制下的卖方市场已经不在,买方市场正在形成。这种格局的改变说明,制约中国消费者获得消费效用的因素与以往不同,短缺时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到商品、服务数量的约束,商品、服务的获得性(数量)成为了消费效用的一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即消费者的第一意愿是获得更多的消费品,关于商品或服务的品质,显然不是引起消费者消费效应的消费品,关于商品或服务的品质,显然不是引起消费者消费效应的重要变数,当消费者面临的市场有不断增多的消费品出现,并且每一种消费品的数量又如此之多时,消费者所能获得的商品数量对消费者满足程度的影响力迅速减弱,消费者开始产生对商品质商品产生消费偏好,商品品质的改善与消费者的这种偏好发生变化之后(从以前的数量到后来的品质),质量就成为制约消费者效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此时,商品的质量与数量一起成为消费者效用高 的两个变量,质量问题由此就产生了。在中国,一组相对的现象使得质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而引起高度重视:80年代初期开始大量进口商品在中国市场出现,优良的质量表现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确定了重要地位;随之而来,不断发生的假冒伪劣产品给消费者带来深重的损失,甚至是生命和财产损失,使商品质量在消费者心中大打折扣,甚至产生消费的恐惧。  相似文献   

8.
我困在经历了近20年的经济改革后,经济现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1997年中期开始,各大媒体开始关注“买方市场”现象。人们也相应地形成了一种共识:中国已告别“短缺”经济,从此进入“过剩”经济或是“买方市场”的经济。然而,1997年下半年的改革深化又使这一“买方市场”经济有了新说法。朱鎔基总理在今年  相似文献   

9.
毛晓红 《浙江经济》1999,(11):58-58
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市场态势和竞争格局的根本性转变,农产品供给已由过去的全面短缺转向相对过剩,卖方市场全面转向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产品名牌化战略成为新形势下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一、影响乡镇企业适应买方市场的因素分析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相当多的产品由供不应求转变为相对过剩,形成买方市场。这种转变客观上要求乡镇企业适应买方市场,但乡镇企业的一些自身因素成为障碍。1、传统的乡镇企业所有制结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方兴未艾,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令世人瞩目。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令人堪忧的怪事和不可理喻的现象。有些已经危害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对经济肌体产生严重的伤害,成为隐藏其中的“经济病毒”。近一段时间内,有人曾指出,中国已进入相对“过剩经济”的时代。他们认为“过剩”的主要依据是:工业生产能力严重闲置;工业产品严格积压。其实透过“过剩”的表象,隐藏的是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和低质量的运行。一些企业开工不足却又重复建设。当前许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开工不足,产品滞销严重…  相似文献   

12.
信息要览     
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强调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家经贸委主任在华仁日前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加快技术进步、进行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的新阶段。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国正在致力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盛华仁说,在连续多年高达发展后,我国经济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经济总量扩大与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低附加值产品过剩与高附加值产品短缺并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能适应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普通劳动力过剩与高级人才短缺并存,就业压力越*越大。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成功实现“软着陆”后,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即全社会商品过剩。产品过剩和通货紧缩已成为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矛盾。企业特别是县办工业企业由于其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营销工作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做好企业营销工作的必然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信息》2003,(4):18-19
过去五年经济政策的总体评价 199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上经历了三方面大的转折.一是在总量关系上从短缺转变为相对过剩.供大于求的失衡成为供求关系的常态.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买方市场的特点 90年代以前,我国大多数工业品处于短缺状态。在这种严重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下,各产业的发展模式基本上是粗放型的总量快速扩张,不但在较短的时问内形成了相当可观的生产能力,而且工业企业的财务状况也相对较好。但进入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中期之后,许多产业陆续出现生产能力过剩,出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在近两年,各产业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稳定下来,买方市场的格局得到了巩固。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在“十五”期间,买方市场的格局不会发生逆转,而且还有可能强化。 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尚不成熟情况下的买方市场,是经  相似文献   

16.
一、过去五年我国经济运行的背景有什么特点 199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三方面大的转折。 一是在总量关系上从短缺转变为相对过剩。供大于求的失衡成为供求关系的常态。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从生产领域、供给领域转移到了需求领域、消费领域。这种变化是我们从未遇到过的。1999年,中央已经提出明确判断,短缺已经过去。2001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再次提出,扩大内需应当成为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 二是在改革层面,局部经济关系的调整转变为全面建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自改革开放始至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一直在短缺环境下受需求拉动而快速增长;自90年代后半期,消费品市场逐步饱和并出现普遍的产品过剩和企业生产能力闲置,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限制经济增长的单边制约因素。准确把握有效需求不足的成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对...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以奔小康为总抓手,大力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在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直面买方市场,积极采取对策,促进产业化健康发展伴随着农产品全面进入“买方市场”,市场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相当一部分商品的市场供应已满足或超过市场需求。农产品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并非农产品多的用不了造成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同时,造成过剩原因不是全局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一是时间结构性过剩。从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的出口大幅度下降,我国的经济结构面临着重大的调整,国内消费疲软,制造业产品过剩,服务业短缺,经济增长正处于一个周期性的低谷,失业率大幅度上升。如何缓解过高的失业率已成为我国今后较长时期内一个宏观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企业大力实施科技进步战略,积极推进高新技术进步与发展,为经济稳定、持续、高速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实施高科技战略,还须防止如下认识与行为误区,拓展高新技术发展的新思路。误区之一:追求高科技产品,片面认为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就有市场.开发方向偏离市场需求。新的思路: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品与高市场占有率的关系,要以市场导向确定高新科技产品开发方向,提高市场占有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已从短缺转到相对过剩。目前,众多企业产品销售不畅。从市场分析,有着很多因素。但从企业分析,一条主要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