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伟 《商业观察》2021,(1):68-72
近年来,各地政府在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创建良好就业创业环境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各地创业促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W市作为西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大中型城礼本文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呈现W市公共创业服务近三年来的成果与局限,力争为进一步提升新时代公共创业服务提供有建设性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与就业水平的互动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介于当前全球经济低迷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对此,党和国家提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指导方针,不断深化创新创业体制改革,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就业、创业的互动性发展。大学生作为就业、创业的主要人群,不能片面强调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应坚持"就业为主,创业为辅"的思想,建立"就业、创业"共同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浪潮的推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已成为显而易见的社会问题之一。国家及地方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试图以创业带动就业,然而创业现状依旧问题重重、令人担忧。一方面,社会各界涌现出的大量众创平台及企业孵化器实力不足、缺乏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限,创业综合素质不足、创业资金链不顺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创业的发展。本论文正是从以上几个方面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大学城为例,阐述创业现状的种种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在打破传统商业模式的基础上,创建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即"区域综合服务体平台——CQZC(出奇众创)"。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湖北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全面部署推进"双创"工作,把创业创新作为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双创"的政策措施,着力构建创业创新服务体系,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了全省"双创"新高潮。创业创新已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为促进  相似文献   

5.
众创时代,面对大学生就业严峻形势,国家政策鼓励大学生通过创业创新带动就业,但是由于自身、学校、社会环境等因素,大学生创业面临诸多困难。本文在分析大学生企业创业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得到普遍关注,大学生创业是大学生通过自主创办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的重要形式。高职院校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重要场所应该着力加以解决,定量研究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效应状况。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促进社会就业的增加。文章对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效应进行研究,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商》2015,(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国务院办公厅3月11日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构建众创空间、降低创新创业门槛、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支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丰富创新创业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八项重点任务。继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业"一词出现了13次,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词之一。创业已成为近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进行研究,旨在了解学生创业意愿及现状,并就如何提高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意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臧梦璐 《光彩》2020,(1):54-55
以创业促就业,以诚信创品牌,以质量求生存,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带动村民实现共同富裕在江苏省镇江市,有一位优秀的女企业家,她坚持以创业促就业,以诚信创品牌,以质量求生存,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富裕。她就是汪月霞。传承父业历经波折创新业1998年,刚刚高中毕业的汪月霞被分配到一个小公司当前台接待,工资待遇一般。  相似文献   

9.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的大潮,是实现党中央"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重要目标,全面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脱离实践,创业教育未能得到质的提升,难以落地生根.结合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双创教育的典型做法,认为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必须坚持工学结合、以赛促创、实训模拟、孵化生成,确立以实践为导向的双创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中小微企业在我国创造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随着商事制度改革以及"双创"的大力推进,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以上,中小微企业以其海量的优势,带动就业的作用就更加显著。一、从我国就业结构看,中小微企业具备吸纳就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重,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进一步释放,是全面推进经济发展的"双引擎"。本文从创业学习理论模型入手,分析创业学习者具有的个性特质、社会关系网、先验知识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并且介绍三种培养创意探索与创业机会识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与收入分配司赴黑龙江省开展调研,召开了"三省一区"形势分析座谈会,到哈尔滨市、大庆市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大庆市发改、人社、财政、民政和相关企业进行了交流座谈。有关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2014年以来,"三省一区"经济增速换挡明显,总体处于低位徘徊。同时,由于改革进程加快,创业热潮显现,就业、社保、收入分配形势整体平稳。(一)就业基本稳定,创业带动就  相似文献   

13.
本期导读     
<正>热点聚焦:上海杨浦区、陕西西咸新区、四川平昌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河北农业大学、国家电网作为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通过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专注打造"硬科技"生态、搭建返乡创业平台、打造创新创业科研转化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国企转型发展新机制等措施促进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4.
"创业是最好的就业"。衡阳市以"全民创业、富民强市"作为政府工作主线,通过政府领导、部门参与、项目依托、资金支持、典型带动等措施,逐步形成政策促动、民间互动、个人主动的全民创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中小企业中的杰出代表,是我国制造业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工信部建立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优质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目前已经培育了三批4762家"小巨人"企业,带动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由此可见,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两个抓手:一是自...  相似文献   

16.
<正>5月10日,2017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巾帼云创女性专场"创业天府·魅力女性"主题活动成功举办,吹响了成都打造"女性创业中国第一城"的号角。此次活动由四川省妇女联合会、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妇女联合会、成都市科技局、中共成都市金牛区委、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承办。活动以"巾帼云创、创享未来"为主题,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蓉城女性创新创业趋势,推动区域和国际创新创业经验交流、成果展示和交易,凝聚共同打造女性创业中国第一城的强大台力。主题活动吸引了澳大利亚、新加坡驻蓉领事馆领事、创投机构代  相似文献   

17.
<正>在当前辽宁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的活力,有助于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创业难"问题,对稳增长、促就业、调结构将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国务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总方针要求,辽源市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助推"双创"工作。一是打造政策扶持平台。辽源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创  相似文献   

18.
<正>广州华南新材料创新园成立于2010年9月,占地160亩,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拥有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完整科技孵化链条,已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广东省孵化育成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截止目前,园区已引进新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新科技服务行业中小微企业326家,实现就业5812人;园区企业申请专利1561项,授权617项;2015年,园区企业技工  相似文献   

19.
<正>一、科教城大创园发展情况常州科教城是全国首批青年创业示范园区,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功实践的缩影。2014年依托园区6所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简称大创园)。科教城管委会和高职院校有关部门全面动员,因势利导,大力普及创业教育,营造协同创业环境。目前孵化面积已从三年前的3000平方米拓展到1.2万平方米,在孵大学  相似文献   

20.
创客文化是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全新视角。创客空间作为创客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资金、场地等方面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前,创客文化视角下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推进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创业缺乏创新性、专业性和实践性,创业成功率不高;大学生创业资源缺乏共享性与合作性;高校"创客空间"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创业服务功能不完善等方面。推进大学生创业是一项包括创业教育、专业教育与创业融合、创业实践、创业项目指导与孵化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工程,单靠任何一方力量都显得单薄,只有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联动,共同合作,才能形成推进大学生创业的合力,才能实现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