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辉辉 《黑河学刊》2009,(2):134-136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德性幸福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但苏格拉底、柏拉图幸福学说的德性基点指向了虚无的神或同样过于神秘的“善的理念”。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求索,没有继续追寻苏格拉底、柏拉图在幸福学说研究的虚幻主义,把幸福置于灵魂——置于玄思静观上,停留在“哲学的生活中”,而是把思考的方向转到了万物的尺度——人,注重对现实活动、实践的探讨。亚里士多德幸福论的实践转向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今天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薛雅帅  范亚文 《魅力中国》2010,(29):264-264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善,其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进行梳理,以期对人们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3.
戎俊 《理论观察》2014,(5):40-41
麦金太尔开启了西方德性伦理的复兴之路,他主张回归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论,由此出发而形成了他的内容深刻的德性观。麦金太尔德性观主要包含了"实践"、"个人生活整体性"、"传统"三方面思想,他倡导通过实践追求内在的利益,实现生活的完整性,过上"善"的生活。这一理论对于大学生的德育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给出了著名的功能论证。它建立在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系统之上,目的是内在于事物的本性之中的,目的是一事物自然地朝向的目标;而功能对应着目的,适应事物之为此事物的存在方式,是事物的特定的实现其目的的能力。德性使功能发挥得好,因此功能合乎德性的发挥就是善好。一切事物都有其功能,通过对灵魂各部分的排除性论证,可以得出人的功能是理性,不过人的理性与神的理性不同,人的理性在其潜能上是可以实现神的理性的。人的理性按照德性行动就能够实现幸福,而好运的加入使人可以被称为是至福的。由于人的二重性,人可以有两种幸福的选项,分别是伦理的幸福和沉思的幸福,不过由于作为人之本质的灵魂所具有的理性是朝向神的理性的,因此人具有模仿神的生活的潜能,并且人应该去追求这种最高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竭长光 《理论观察》2006,1(5):28-29
在对德性与幸福的关系的认识上,亚里士多德与儒家各有不同特点,也有惊人的一致之处。深入挖掘二者的异同,对于丰富德性、幸福理论,诊治“现代人的因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蕴 《魅力中国》2011,(1):126-126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思想在其伦理学上占据着重要位置。他认为“友爱是一种德性”,这种德性之爱是最大的善。其友爱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永琴 《魅力中国》2014,(22):272-272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期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是对幸福问题研究最深刻、最系统的人之一。幸福作为人生的一个核心问题,究竟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呢?本文将作进一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作为道德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对后世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当代伦理学术界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亚里士多德。文章主要以"Nicago Marco's Ethics"为例,试图理清亚里士多德关于善,幸福和美德及其关系的概念。进而探讨亚里士多德的德福的关系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婷婷 《魅力中国》2010,(22):176-176
亚里士多德的公民理论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而德性论的公民观作为亚里士多德公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述主要集中于《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一方面从最优政体的意义上规定公民的德性;另一方面从政治生活的意义上规定公民的德性。前者是公民德性论的公民观,后者是公民德性的具体规定,它们共同形成了其德性论的公民观。他在城邦公民的德性与非公民的德性之间划清界限,在一览无遗地将柏拉图的烙印暴露出来的同时,又为其对城邦公民的判断提供了更深层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以自然主义的演进方式向人们阐释了城邦的形成,但这种城邦自产生起就是不自然的;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其本质在于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政治关系的总和;它长成于人们自然的需求,却以实现"优良的生活"为最终目的。这种目的毕竟是政治意义上的善,而非伦理意义上的善,城邦的幸福与个人的幸福始终难以达到一致。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实践哲学的创立者,他把人类知识和活动三分为理论、实践和创制。实践主要指追求伦理德性和政治公正的行为。马克思的实践是亚里士多德的劳动和实践的结合,同时又与科学理论具有统一性,这是对亚里士多德传统的一次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12.
从释迦牟尼佛教的圆教意义与圆教观念可以看到,佛教使人心灵达到一种清净,使人灵魂达到一种精神修养和寄托,这种思想意寓有利于深化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可以使人达到思想反省和精神领悟,领悟佛教的圆教可以使人们摆脱世俗的困扰,认识这种思想境遇是对佛教修养的最高表达,即是对圆教意义的领悟和对圆教观念的思考,以更好地把握"圆教"所具有的深层含义,但圆教并不是佛教所说的"圆满",圆教是对人自身心灵的提升和对德性的培养,所以释迦牟尼的佛学思想是对圆善和圆教意义的最高表达、最真实的反映,这种善是对人性、德性的一种普遍价值关怀,但不是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规定的善,圆教的善是对佛教精神超脱性的一种解释,圆教的观念和意义也是对释迦牟尼清净之心的表达,这种表达体现了佛学的精深和宏大,这种超越性凸显了佛教自身的内在德性,因此了解圆教观念和意义对认识佛学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林瑞青 《黑河学刊》2014,(11):132-133
恋爱道德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人的自我"立法",体现了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是大学生追求德性圆满的内在诉求,并由此彰显着大学生恋爱双方的人格魅力。大学生恋爱是个体追求人生幸福的一种自觉行动,而恋爱道德之本质是"与所爱者共同谋求幸福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14.
亚里士多德以自然主义的演进方式向人们阐释了城邦的形成,但这种城邦自产生起就是不自然的;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其本质在于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政治关系的总和;它长成于人们自然的需求,却以实现“优良的生活”为最终目的。这种目的毕竟是政治意义上的善,而非伦理意义上的善,城邦的幸福与个人的幸福始终难以达到一致。  相似文献   

15.
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出了不同品质的分类,但并未明确与道德发展的阶段联系起来。而道德教育的德性伦理路径需要一个相应的个体德性发展的理论。通过对亚里士多德道德人格分类的发展性解读,有可能得出这样一个理论,来帮助基于德性伦理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的生活离不开审美与道德,审美满足人的情感,展现人的生命活力,道德为人类社会建构秩序;在审美中人可以展现自由的生命,而道德可以使人更加理性的生活,从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审美与道德关系问题是自古希腊就有的问题,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美学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从对他的研究看,从审美与道德的内在冲突性与和谐性的人们最终找到一条通往幸福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17.
边沁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动机以及合理性依据都根源于快乐或痛苦的免除,亦即利益或幸福,它不仅是个人的利益与幸福,而且是整个社会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与幸福。他的功利主义不仅是从行为的动机强调苦乐对人的行为的支配作用,同时也是在行为效果(后果)意义上强调苦乐的支配作用,这实际上就是把苦乐看成在本质上就是恶与善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8.
《开放导报》2005,(4):i0031-i0032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理念论、至善与幸福思想、知识就是美德和灵魂的组成说等不同伦理思想,体现了不怕牺牲一切坚持真理的精神,在西方伦理学思想史上,留下了人们永远赞叹的佳话。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洞察力,勇于探索和敢于冲破传统的思想与品德,伦理学思想的贡献,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思想财富,他们的伦理思想在古希腊及整个西方伦理思想发展史上都有着巨大的贡献,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正>德育是美丽的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指出"美是一种善",从而把"美"和"善",把"德育"和"美育"统一在起。普洛丁认为"善在美后面,是美的本源",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都是说通过审美教育陶冶情操,并把"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的教育原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善"与"美"具有天然的联系。学校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事业,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应该以"美"为起点,以"德"为培养重点,以"行"为终极目标。当前,学校教育的核心在于"育人",德育应该是学校教育中"美丽的风景"。在现实的学校德育中,广泛存在着德育课程化、德育知识化、德育应试化等倾  相似文献   

20.
周彦  钟华 《魅力中国》2014,(15):254-254
柏拉图认为“善”是真正快乐之源,“善”高于实在存在的东西,宇宙问各种事物和人类按既定的秩序运行时,就实现了“善”。而人通过求知来向“善”,智慧是“善”的最为重要组成部分。柏拉图关于“善”的观点,影响了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的众多哲学家,后世关于“善”内涵的阐发,可以说与其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