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代工业文化的发展,催生了唐山这座城市,给唐山经济经济发展打下了深深的工业文化烙印,2010年唐山成为河北省首个跻身中国地区生产总值"4000亿元俱乐部"的城市,然而,唐山在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如何以优化产业结构为核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2.
正唐山,环渤海湾中心的璀璨明珠,厚载盛世人文、涅磐重生的"凤凰之城"。2011年初,一群实干远瞩、极具责任心的中国地产人,集结八大国际团队聚首于此,精耕两年,汇聚世界顶级人居表达,会晤一座城市的发展,一个时代的前进。国际生态宜居新城唐山冉冉升起从唐太宗御赐国名的人文城邦,到近代与上海齐名的工业发祥地,唐山为中国与世界的融合,在社会、经济上推波助澜。近三十多年来,唐山挺过苦难,涅磐重生,至2011年底全年GDP总值已突破5千亿,连续数年成为  相似文献   

3.
唐山市中心屹立着一座青山,相传古代这里曾引来一只美丽的凤凰在山顶起舞,因此得名凤凰山,唐山也因此而名为凤凰之城。唐山,因1976年一场罕见的地震灾难而闻名,如今曾经在废墟之上的这座城市用建筑的语言向世界展示了一座新唐山的诞生。1990年,唐山成为国内第一个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的城市;2003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04年,荣获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随着万达、绿城、万科等地产大鳄的相继进入,35年后这座欣欣向荣的城市重新掀起新一轮的造城运动,我要回唐山,我三叔二姨三姑和老娘一定都很想我一一如今,当出门在外的唐山儿女听到雪村这首歌时有的不再只是热泪盈眶,城市宜居建设的发展让他们不用再魂牵梦绕,而可以立马实现凤还巢的夙愿了。  相似文献   

4.
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是河北"15年打造经济强省"战略的突破口。唐山作为"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上重要的城市、河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理应彰显特色临港工业的"隆起"作用,依沿海"四点一带"战略,带动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早日把河北建成"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  相似文献   

5.
富甲一方低调做人在唐山丰南区有一条煤河,河上有一座"荣华桥"和"祥青桥"。2002年,煤河改造,张祥青捐资230多万元治河修桥,为了感谢他对家乡的帮助,当地人把两座新建的桥用张祥青夫妇的名字命名。  相似文献   

6.
产业格局是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的产业格局决定着这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在大西安的建设中应将经济增长的量与质结合起来,以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咸国家级新区以及"一带一路"经济带为重要增长极,通过分析大西安当前的产业特征,提炼现代产业功能格局的构建思路,实现当代城市功能的整体拓展,制定适宜的发展规划,推动大西安建设的有理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7.
王彬 《中国市场》2005,(2):34-38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浪潮的推动下,石家庄正在越来越紧密地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加强经贸往来,对外开放已成为这座城市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引擎.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全球资本加快进入中国市场和"南资北上、抢滩渤海湾"的新趋势,石家庄正在着眼长远发展,加速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力建设"中国药都"、"全国纺织基地"、"华北重要商埠"、"北方特色农业区"和"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中心",并先后制定了优化投资环境、鼓励和吸引国内外投资的一系列政策,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把各项优惠政策放到了最宽的限度,努力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以最优的发展环境促进开放.  相似文献   

8.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唐山对接京津,实现京津唐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十二五"期间,将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期,唐山应利用好这一战略机遇期,打造体制、政策、服务、综合环境四个方面的梯度差,把"主动融入、全面对接、融合发展、互补双赢"确立为推进唐山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9.
苏州、无锡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领先地区,对江苏省乃至全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带动作用,然而两座城市在"十二五"期间外贸发展也各有伯仲。本文通过对两座城市的外贸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发现两地间外贸发展的差距,并对苏锡两地未来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唐山钢铁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山是一座传统型的重工业城市,而钢铁又因其作为重中之重的优势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第一大支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直接左右着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全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从某种程度上说,钢铁工业是整个唐山经济的命脉,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经济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长远来看,将会决定着唐山在未来20年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2017年7月9日,由辽宁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和抚顺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消夏避暑辽宁行"全省夏季旅游启动仪式暨2017中国(抚顺)满族风情国际旅游节在月牙岛生态公园盛装开幕。在开幕式上,抚顺以独特的影响力打造中国旗袍之都,冠名"旗袍故里"并揭牌。此举动标志着抚顺城市经济发展转型迈向了坚实一步,与此同时基于"旗袍故里"这一契机,城市文化经济产业符号的构建也是迫在眉睫,其形成将经济发展与城市文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让民族文化、城市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2.
我国选定的"一带一路"节点港口城市是我国海洋经济的重要代表,强化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洋经济的合作,有助于实现"一带一路"愿景。文章通过选取沿线15个主要海洋国家,围绕海洋产业发展,与我国15座沿海节点城市开展对标分析,发掘节点城市在滨海旅游、港口运输、海洋渔业及海洋工业等主要海洋产业方面与沿线国家的合作空间,并提出相应合作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不久的将来,北京将会变成一座无处不"创意"的文化之城,30余个创意地产项目会在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四处开花,并且成为撬动京城楼市的新鲜力量。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制定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地方法规和优惠政策,打破行业垄断,鼓励资源重组,强化资金扶持,重点发展六大文化创意产业"。将创意与地产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极具挑战的事情,但可以肯定的是经过数十年的实践与积累,很多项目早已将"创意"植入了"地产",并且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创意产业是如何撬动北京楼市的?本刊将分别从全球创意产业的发展渊源、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北京创意产业的发展轨迹进行梳理,并通过学者、开发商、代理行等业界精英的独特视角进行评析,以此勾勒出北京创意地产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4.
脆弱的北京城已经明确需要一个全新的城市副中心,TBD云集中心或许可以成为衡量一座城市转型成功与否的参考标准。巨型城市正在经历一场嬗变。交通、暴雨、雾霾和人口压力,早已突破了北京城的承压能力,人们正在为过去无序蔓延式的发展付出代价。但这不只是北京面临的问题,包括发达国家在内,这是所有"单核心"巨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的难题。一座城市只有一个中心时即为单核心城市,而当这些单核心城市发展成为一座巨型城市时,它就像是一个吹涨的气球,承载力将会变得越来越弱,稍有差池它都会变得  相似文献   

15.
《商》2015,(35):273-274
以港兴产,以产兴城,"港城产"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的发展模式对于沿海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中,唐山应紧抓机遇,拓展港口功能,推动临港产业聚集,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城市供水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蕴藏着极大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唐山海港开发区供水工程包括一期和二期供水工程,年供水能力为3200万m3,担负着唐山海港开发区人民生活、工业生产用水任务,目前有日供水能力分别为4.1万m3、4.8万m3的水厂两座,配水管网120余公里,城市供水覆盖率达100%。由于管网分布范围大,距离长,如何控制管网漏损、降低管网漏损率也就成了长期以来困扰我们供水管理单位的一个大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扬州,曾铸造了两汉、隋唐、清康乾年间三次大的辉煌,有着2500年历史的中国文化名城。 扬州,一个连续两年进入中国城市竞争力前50强,经济发达、产业集聚、具有较强经济综合实力和创新发展活力的城市。  相似文献   

18.
刘丽琴 《中国市场》2009,(25):42-43
<正>"走鬼"一词流行于香港、广州等城市,是人们对流动小摊贩的一种叫法。在一座城市中,"走鬼"们往往是最为活跃的经济细胞。他们的生存现状和社会问题,也一直是引发热议的焦点。2009年5月20日,江苏省人大批准了一项颇具"爆炸性"的决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流经内蒙古自治区形成的"几字湾"起始处,有一座有"黄河明珠"、"中国书法城"等美誉,以"煤城"而闻名的资源型城市--乌海市. 西部开发十年,特别是近年来,乌海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对经济结构进行了全方位、大规模的战略性调整,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努力探索资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之路,走上了一条快速、有序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20.
翟宇  刘学 《中国市场》2008,(25):71-74
"十一五"规划中,国家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城市","建设大大连"作为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摆在世人面前。由此,让人联想到我国沿海城市中,每个发展时期都有一个标志性地名进入人们的记忆,20世纪80年代是深圳,90年代是浦东,进入21世纪,环渤海地区经济起飞的标志性地名,则是大连。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大连都具有光彩夺目的亮点:从东北区域经济来看,大连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得改革风气之先,经过30年的发展,已然成为东北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发展的龙头;从区位优势来看,大连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经济带的交汇处,面向胶东半岛和渤海圈沿岸地区快速增长的城市群;而在更大范围上,其又是东北亚国际经济圈的中心点,是东北亚地区进入太平洋、面向世界的最便捷的海上和空中门户。大连的腾飞需要一切力量的共同努力,而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则自然而然地肩负起了这一历史大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