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英语和汉语存在的文化差异,因而广告的组织形式、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方式也就不同.翻译时,要将广告的功能与效应放在突出的位置,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大胆的突破,充分利用汉语的谐音、押运和节奏感等特点创造性地翻译广告语.  相似文献   

2.
译者在翻译外交文本时不仅要理解原文的含义,也要使读者明白译文,这就需要译者了解外交翻译的语言特点.本文主要从句子层面、字词选择、俄汉双向翻译方面分析了外交翻译的技巧.句子层面翻译主要应分析原文,使其符合目标语的语法结构;字词选择要求应符合外交文本特点;俄汉双向翻译能提高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3.
李伟 《魅力中国》2010,(4X):117-117
翻译是一项艰辛而枯燥的工作,能够清晰明了地传达出原作者的本意,又不添油加醋的融进自己的想法,本身就是进行了一次难得的再创作。有些日汉翻译存在一些误区,需要从两国文化差异出发,求同存异,探析出行之有效的日汉互译的翻译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而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践行势必将会深化我国同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与交流.在此进程中,商业广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广告翻译相关活动也会越来越多.广告语不同于其他话语,它生成目的鲜明,语言富有创意,正是广告独特的语言与文化特征决定了其翻译的特殊性.只有遵循翻译原则,采用最佳关联性广告最佳关联性广告与全译策略,关联缺失性广告与变异策略,才能保证交际成功.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语言如同一面镜子反映着该民族的文化习俗.中俄两国因地域、 气候、 历史等因素不同形成了两国在语言文化方面的诸多差异, 因而给俄汉翻译活动带来巨大的阻碍. 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的转化过程, 也是一种文化移植到另一种文化的桥梁.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俄汉翻译者既要熟知两种语言, 又要了解两国文化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从读者角度看广告翻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告的目的是为了向公众传递信息并促使读者(消费者)采取购买行动,广告词应该从读者角度出发,广告翻译也应该以读者为中心.从关联理论和功能对等角度看广告翻译,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扮演着实现原广告目的的重要角色.广告翻译不仅仅要考虑读者的认知语境, 还要考虑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7.
盖利亚 《新西部(上)》2009,(6):193-193,188
本文分析了并列复句在日语中的地位及其与汉语并列复句之间的关系,重点就日译汉和汉译日的翻译技巧和要点进行探讨,以期提高日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俄文化的交流,俄罗斯的很多影视作品进入中国市场,对于看不懂原版电影的人来说,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字幕翻译具有口语化、瞬时性、大众化、本土化的特点.因此,在翻译俄罗斯人姓名、绰号以及影视对白时,应该考虑中俄两国的文化差异,采用音译、直译、意译和归化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广告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跨文化活动.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广告翻译的指导原则和策略应是:坚持"信达雅"原则;坚持创新原则;译文要顺应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跨文化民俗传播翻译的过程中, 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翻译工作者, 不仅需要系统地掌握本国的语言习惯和文化民俗传统, 更需要深刻了解对方国家的语言习惯和文化民俗传统. 本文立足于黑龙江民俗文化的特色、 汉日语跨文化翻译的差异性, 探讨分析了黑龙江民俗文化汉日译过程中应采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粗俗语是语言文化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人类发泄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对粗俗语进行恰当的翻译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本文尝试在语用学理论的指导下分析粗俗语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策略,希望能帮助语言学习者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12.
归化与异化是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归化是采用明快流畅的文法,以期尽量为目标语言的读者减少外文原文中的晦涩成分;而异化则考虑通过保留外文原文中的一部分外国化成分,打破目标语言的规范。本文论述了中国译者在翻译英语隐喻时对归化和异化的选择,以及做出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鲁旭 《湖北经济管理》2011,(17):100-10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前市场经济在俄罗斯的形成和确立,俄罗斯的广告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广告语言作为一种应用语言,逐渐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其他语体特点的专门语言。为了实现商业广告的劝说功能,广告上常常利用各种手段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双关修辞格的使用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语言的正确应用,不仅可实现广告利益的最大化,也可使经济得到发展。本文首先对俄汉广告语体进行对比研究,然后归纳出俄语广告双关语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霞 《改革与开放》2011,(20):193+181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活动.在旅游资料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其实是在从事一种再创作.要实现旅游资料翻译的目的,译者可以运用功能派翻译理论做指导,从文本特点、读者接受、文化背景三个方面考虑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把原文的意图及内容准确得体的再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15.
毕静 《理论观察》2002,(2):52-53
“意译”并不是真正地背叛原文 ,而是译者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前提下 ,摆脱原文结构的束缚 ,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规范。翻译是一种再创作。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趋势下,国际广告日益增多,广告的跨文化传播也逐渐进入了翻译研究领域。有两种不同的策略,即归化与异化,能够很好地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达到中英互译的最佳效果。本文拟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对中英广告互译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语用预设在广告中被大量使用,广告翻译中对语用预设的处理包括保留、增加、减少和顺序改变,研究语用预设对广告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覃春华 《黑河学刊》2014,(11):23-24,27
文学翻译成为不同文化交流的有效媒介,更是能够将作品中的精华内容更大程度进行传播,并让更多的欣赏者了解作品中的精髓。在文学翻译中最核心的理念时要将要传达风格,体现出原作的语言特色,并表现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言交流方式。现以此为研究切入点,探讨张谷若先生的《苔丝》译作,发掘出翻译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原文语言特色。这是需要深入透彻领悟原文精髓,在反复揣摩的前提下,找寻最佳的汉语表达方式,完美的诠释出原文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广告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用语和社会文化,其翻译过程是一个跨语言文化复杂过程。由于各国在语言文化、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广告翻译中的这些问题处理是否得当,关系到商品在异国市场的销路和形象。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遵循直译策略、妥协策略、补偿策略和替换策略从事翻译,将会有助于英语广告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20.
关姗 《新西部(上)》2012,(12):123+126
文章从商业广告翻译所涉及的文化差异入手,举例分析了这一过程中的跨文化因素,并提出了由此得出的翻译策略:使用直译法和意译法在实现与原文功能相似,语义基本对等的前提下,重新整合原文的表层形式,并努力将两种不同的文化融合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