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数量连年增长,导致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相对来说,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应针对当前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分析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从政府、高校及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探宛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各种内外部因素,从而最终找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6,(31):34-37
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扩招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急剧增加,就业成为高校毕业生面临的首要问题,而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尤为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企业、高校三方面对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进行调研,结合国内外文献研究成果,系统分析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的成因、现状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从高校、用人单位、政府和女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程度不断增长,女大学生毕业生的比例逐年增高。但是与此不相称的是,在就业市场上,男大学生受青睐,女大学生受轻视。因此,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女大学生比例逐年增加与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性别不平等现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女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从事于脑力劳动的的信息行业来说,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愈发突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要从政府、高校、家庭三个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新疆高校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尤其指出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通过分析认为,解决好今后新疆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建立完善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帮助大学生认识就业并顺利就业;二是从国家政策到地方政策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是民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是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验证。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700万人,比2011年增长40万人。加上历年沉淀下来的高校毕业生及下岗失业人员,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将达2400万人左右,尽管全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逐年增加,但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仍严重不足。从全国形势看,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艰巨。从我省情况看,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面临着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大学生教育为主线,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胜任力为目的,反思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大学生人本教育理念2个方面提出适应我国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的新模式,从而期望以更为科学有效的方式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7.
进入2006年以来,我们不断看到“就业形势及其严峻”、“大学生预期薪酬降至1000”等相关新闻见诸报端。中科院专家此前表示,2006年中国就业压力达到峰值,据人事部《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显示,2006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15,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成倍增长,愈212万;2005年和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各增长到330万和413万,分别是2001年的近3倍、近4倍,2006比较之2005年又增加了22%。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大学生教育为主线,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胜任力为目的,反思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大学生人本教育理念2个方面提出适应我国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的新模式,从而期望以更为科学有效的方式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大学生教育为主线,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胜任力为目的,反思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大学生人本教育理念2个方面提出适应我国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的新模式,从而期望以更为科学有效的方式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然而企业却面临着人才缺乏的境况,形成了岗位难得其人,人难得其岗位的局面。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形势及现状梳理,进一步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并从社会、学校、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一、河北省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河北省大学生日益增多,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01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不足5万人,2011年则增长到33万余人,十年间增长了将近28万人;2013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再创新高,总量达到35.18万人,  相似文献   

11.
推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园区建设,既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全民创业就业的有效载体。2009年以来,松原市就业服务局紧紧围绕“稳定就业年”这个中心,以长城高校毕业生创业园为载体,打造大学生就业难题之破冰船,用创业带动就业,有效地推进了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形成,大学生就业已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的计划分配到市场调节方式的转变.“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形式。随着大学毕业生规模日益扩大.以及比较严峻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就业问题提日益突出。就业难度日趋增大。  相似文献   

13.
刘传平  周杰 《中国就业》2009,(10):26-28
现状: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难就业 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据权威部门估算,今年全国仅返乡农民工和毕业需就业的大学生就高达1260万人。就云和县而言,今年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形势较为严峻。2009年,全县高校毕业生有500余人,加上往年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预计实际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超过700人,而有效需求增长不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大。  相似文献   

14.
孔健 《中外企业文化》2022,(12):200-202
当前,就业成为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一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重点关注的焦点。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经济与社会的固有平衡被打破,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变得愈发严峻。在疫情常态化时代,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增加,经济增长放缓,行业产业发展不均衡,大学生就业存在结构性失衡的问题。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需要整个社会协调配合解决。本研究希望通过梳理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国内外对于就业能力的研究,理清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从经济发展战略、管理部门、社会、高校、大学生等多个维度和视角出发,探讨解决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7,(23):185-187
随着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飞速增长,就业成了大学毕业生面临的重要难题。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有许多,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准确,高不成低不就,错过了最好的就业时机;而一些大学生没有实践经验,缺乏实用性技能,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本文基于泰州市2013-2015届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以及相应的目标定向以及就业能力进行抽查,运用最大尺度回归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目标定向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并进行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
赵世杰 《活力》2006,(6):153-153
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的人数呈逐年上升之势,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通过对2004、200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的分析,透视出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以往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7.
黎增  徐州 《中国就业》2007,(6):24-26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规模迅速扩大。2004年高校毕业生达280万,2005年340万,2006年410万,2007年预计494万,如此爆炸式的增长与就业岗位的增长极不对称.势必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然而.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却有大量的岗位空存。高校毕业生无法担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相似文献   

18.
王乾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0):118-119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逐渐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求与毕业生供给出现结构性矛盾,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女大学生由于受到性别歧视以及一些自身因素的影响,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因此,应当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逐步消除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叶磊 《中国就业》2012,(8):60-60
铜鼓县将“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三张就业服务牌。做为当前就业工作的重点。围绕大学生就业,谊县紧密结合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开展就业指导,积极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同时联合教委针对大学生就业特点,为他们举办专场招聘会。  相似文献   

20.
姚学敏 《中国就业》2010,(10):12-13
近年来,毕业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日益凸显,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因此摆上了高校工作的重要位置。随着高校扩招,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上涨,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呼声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也在嗟叹现今的大学生缺乏职业化素质,难以寻找到合适的人选,彼此都有高不成低不就之感。此时此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