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债转股潜在着较大的风险。宏观经济环境尚未完全向好 ,资本市场仍不成熟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债转股企业的产权约束不力以及自身性质的不确定性 ,其职能、组织机构、资产处理方式的欠缺等是债转股的外部风险。债转股的两个层次目标在实践中面临矛盾 ,债转股以AMC作为金融风险“隔火墙”的做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较多局限性 ,AMC退出通道未必通畅 ,及其内部人能力及道德风险等是债转股的内部风险。参与者各方均以债转股为契机 ,彻底改革现行的制度 ,促进结构调整或职能转换 ,方能化解债转股的风险 ,真正达到债转股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
债转股的风险分析及其制度创新目标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转股潜在着较大的风险。宏观经济环境尚未完全向好,资本市场仍不成熟,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债转股企业的产权约束不力以及自身性质的不确定性,其职能、组织机构、资产处理方式的欠缺等是债转股的外部风险。债转股的两个层次目标在实践中面临矛盾,债转股以AMC作为金融风险“隔火墙”的做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较多局限性,AMC退出通道未必通畅,及其内部人能力及道德风险等是债转股的内部风险。参与者各方均以债转股为契机,彻底改革现行的制度,促进结构调整或职能转换,方能化解债转股的风险,真正达到债转股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资本营运状况不佳,其中风险问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目前,国有企业资本营运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国有资产流失风险、盲目并购风险和债转股风险等。导致这些风险的原因,主要是风险意识不强、资本营运不规范、相关管理体制不健全和资本营运素质较低等,因此,必须采取相应对策以防范和控制资本营运风险。  相似文献   

4.
为防范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和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国家在国有资产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债转股工作。债转股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处置问题关系着债转股企业与金融机构双方的长远发展。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在国企债转股的前五年设置成优先股,以后转为普通股,既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改变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股独大”的局面,建立规范化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又有利于双方今后在更高层次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正面临着结构性调整,企业债务杠杆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上升,债转股议题再次被提上日程.对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商业银行直接和间接债转股等运作模式进行分析,并重点研究债转股对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资本构成、流动性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商业银行在实施债转股过程中,要充分凸显市场化运作的特征,选择合理的持股主体和债转股对象,确立有效的股权定价和退出机制,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从而保障新一轮债转股取得预期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叶方明 《新智慧》2004,(7A):21-22
《企业会计制度》颁布已近四年,然而大部分国有企业至今仍未实施,即使是已经过股份制改制的国有企业也未全部实施。比如国家经贸委于1999年推荐的第一批债转股企业中.已实施债转股的企业大部分仍执行行业会计制度,无法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国有资产仍面临着潜在的缩水和损失。本就债转股企业尽快实施《企业会计制度》的必要性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7.
债转股的实施对国企解困和银行风险化解有很大积极作用,但在其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隐性和显性的风险。首先是企业与企业、地区与地区之间为争债转股名额的博弈,到底谁能够争得债转股名额,其博弈结果是给债转股企业和相关银行造成风险;其次,债权转股权,银行对欠款国有企业的约束由原来相对较硬的债务约束变成较软的股权约束,使本已较差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进一步弱化;第三,国企债转股的成败还受国家客观经济的影响和债转  相似文献   

8.
债转股是国家推行的一种化解金融风险和降低企业负债率的一项重大经济举措.要防范债转股风险,保证债转股顺利实施必须严格按照市场规律,选择目标企业.  相似文献   

9.
"债转股"的实施对企业产生了积极效应的同时,在退出、风险、法律等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需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债转股"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债转股可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改善财务状况,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但债转股也会使企业产生依赖心理,不能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将原来由银行承担的风险转移到资产管理公司身上,没有从根本上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11.
债转股通过清理企业欠银行的不良资产,必将对国有企业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笔主要从理论内涵、现实需要、运行风险、存在误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见解,以希望有利于我国债转股的合理运行。  相似文献   

12.
本在肯定债转股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重点阐述了债转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两种风险-金融道德风险务有资产流失以及资产管理公司在运做过程中出现的七个难题,指出债转股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止喘良方,国企改革的关键在于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一环套一环的关系链写法 ,论述了债转股的必要性及所涉及的企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国家财政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 ,认为债转股的风险在国家财政 ,但成功的关键还是在企业。作者强调不能过重看待债转股所减少的企业利息支出 ,因为这只是转移困境。付不出高于利息的红利的企业是不可能脱困的。债转股的生命力在于降低企业负债率 ,使企业重新具备贷款发展的基本条件。文中在探讨国债规模限度时 ,认为应用《马斯赫里特赫条约》还应考虑国家财政占GDP的比重 ,主张我国历年发债额占当年GDP的比重不能超过15 %。  相似文献   

14.
《新智慧》2005,(10):79-80
一、按债转股企业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签订的债转股协议,债转股原企业将货物资产作为投资提供给债转股新公司的,免征增值税。债转股原企业将应税消费品作为投资提供给债转股新公司的,免征消费税。  相似文献   

15.
《新智慧》2005,(4):79-80
一、按债转股企业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签订的债转股协议,债转股原企业将货物资产作为投资提供给债转股新公司的,免征增值税。债转股原企业将应税消费品作为投资提供给债转股新公司的.免征消费税。  相似文献   

16.
债转股能否成功,取决于企业能否深化改革,企业改革,创新是关键,已实施债转股的企业应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造等方面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与《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1]。早在2016年3月,"债转股"消息一出,就引起了人们不少热议,关于"债转股"的报道甚嚣尘上。新一轮债转股瞬间勾起了人们对上一轮债转股的回忆,也就是17年前。那么,两轮债转股有什么区别,新一轮债转股又会面临哪些问题,存在哪些风险,对银行有哪些影响,而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新一轮的债转股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8.
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风险是法律风险、社会风险、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定位与市场化经营目标之间的矛盾造成的风险等.控制风险的途径是,推动特别立法,优化法律环境,赋予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债转股企业投资股东的一定权力,建立完整的市场化风险管理制度,有效识别、揭示、衡量、监控和管理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9.
“债转股”是国家对有发展前景的国有企业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换成银行对国企的股权的一种方法。“债转股”有其积极作用,但是这种降低银行金融风险和减轻国有企业财务包袱的举措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法律保障,存在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20.
由于债转股存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使债转股在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多问题,其中包括相关的法律问题,在国有企业参与债转股的准入条件、各主体在运作中承担的风险、新结构的利益关系以及退出等问题上,均有明显的表现。因此,对AMC的性质应在法律上重新界定,同时深化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政策,并有效地改善资本市场、社会保障体系等外部环境,以达到债转股改革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