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只有充分尊重农民,关心提高农民素质,激发群众的自信心、创造力和主动性,才能把党的富民政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变为现实,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2.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些地方农忙季节人手紧张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务农劳动力老龄化越来越明显、农业兼业化副业化越来越普遍。“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日益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意义
1、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有利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建设现代农业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用现代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是用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代替落后生产经营方式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增训,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农村农户分化很快,有兼业农户、专业农户以及从事二、三产业的非农户,以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已成为支撑现代农业的核心力量。兼业农户和专业农户在我国将长期并存。在这样的背景下,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职业农民,需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农民分层次培训和服务,采取不同的模式和手段,抓住重点,兼顾大众,增强农民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需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呼唤新型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目前农民素质尽管有了一些提高,但大多数农民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政府必须在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清除有关的制度障碍,综合运用市场和行政手段,促使教育公共资源适当向农村倾斜,把广大的农民变成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7.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归宿,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最落后的区域,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并提出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农”字开篇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吹响了建设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使中国九亿农民心情感奋、倍受鼓舞。 相似文献
9.
一、漾濞农民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漾濞是国家重点扶持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66%。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基本消灭了农民中的文盲,但以中小学文化程度为主体的农村劳动力队伍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培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农村建设必须培育新型农民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但目前,我国农民基础文化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农民的这种文化现状,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也严重制约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造就一大批既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新农民,展现新时… 相似文献
11.
阳春三月。一个新的词汇开始广为流行,“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在讲话中热切地提到它,关注“两会”的人们也在茶余饭后谈论它,各种新闻媒体更在显要位置频频解读它。“新型农民”——这一热遍神州大地的关键名词,犹如三月的春风,催开了亿万张劳动者希望的笑容。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外出务工,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谁来种地,地如何种成为现实而紧迫的重大问题。为此,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有力举措,也是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更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根本着力点。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农林 相似文献
13.
14.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6,(8):26-2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说是亿万农民的事业。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切实尊重和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让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为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柳楠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6,(11):26-2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首要任务。松原市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52%。如何千方百计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当务之急。一、农民收入的现状建市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农业生产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广大农民收入总体上有了较大提高。但 相似文献
16.
17.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在社会主义原则指导下,以确立农村劳动者主体地位为前提,以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生态和谐为重要内容,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技能为目标的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虽然国家的引导及发达地区的帮助是必要的,但是这不是靠财政支持种草修路就能简单解决的问题,需要各地农民和基层政府长期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培育苏北新农民是江苏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工作的重点。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由一种追求的憧憬和发展的方向,成为当前一项紧迫的工作任务。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江苏的重 相似文献
19.
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和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责任,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与最高境界是:让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需要新农民,新农民需要文化来塑造,农村文化是新农村的灵魂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兴起,催生了农村文化的复苏,迎来了农村文化的春天农村文化需要“送”,更需要“种”,让群众唱主角发展农村文化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也并非一定要花大钱政府职能尚需进一步归位,加强对农村文化的引导和指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