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79年按照国务院要求,全面恢复了企业奖主制度和计件工资制,许多企业从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出发,采取计件、内部联产计酬、百分计奖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着力提高工资的激励作用,逐步拉开了分配档次。1982年以后,一部分企业开始实行部分“死”的基本工资同“活”的奖金“捆”在一起“浮动”的办法。1984年起,在第二步利改税的基础上,企业奖金由按人头核定从成本中列支改为从企业税后留利中按一定的比例提取。在奖金的使用上,企业开始拥有自主权。1983年下半年开始在新密矿务局王沟煤矿试行吨煤工资含量包干的办法,1984年在全省煤炭行业全面推行,随后扩大到部分建筑施工企业,试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1988年我省在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全面推行了不同形式的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同时还建立了工资总额同经济资产挂钩的辅助考核体系。1991年后在企业进行包括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三项制度改革,在完善“工效挂钩’的同时,强调企业有权根据实际需要自主确定工资、奖金的分配形式,把劳动报酬与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个人的劳动贡献挂起钩来。1993年开始,国有企业在职工工资总额增长率低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率,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低于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前提下,根据劳动  相似文献   

2.
观点选登     
工资增长与CPI硬性挂钩是否可行《上海国资》2008年第4期——狙击通胀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02年以来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增幅都在10%以上,不仅大大高于CPI的增幅,甚至超过GDP增幅。其中2007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4932元,较上年增长18%,工资无疑跑赢了物价。对这样的统计结果,许多人提出质疑。专家表示,平均工资是一个统计概念。一部分人群的工资快速增长会拉高平均数,从而掩盖另一部分职工工资增长缓慢、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工效挂钩工资的税前扣除口径问题,企业一般认为应按工效挂钩工资的实际提取数扣除,而税务部门则要求按实际发放数扣除,本文认为,从中央当前搞活国企的大局和国税总局文件的缺陷看,按工效挂钩工资的实际提取数扣除比较合理。一、现行税收法规的相关规定1994年5月财税发(94)009号《企业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中,对经批准实行工效挂钩办法的企业,其“工资发放”在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幅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以内的,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此时对“工资发放”究竟是指工效挂钩工…  相似文献   

4.
1978年以来,我国职工工资水平持续上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从1978年的568.9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16900.2亿元,增长了29.7倍;职工平均工资从1978年的615元上升到2004年的16024元,增长了26倍。2004年职工平均工资为16024元,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71%。从1990年到2004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平均每年增幅46%。在各行业职工工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的同时,行业之间的工资差距却在逐步拉大,并呈现出多重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出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就是政府税收收入大幅增加,可是人民群众的工资增幅却很有限.以广东为例,2007年的税收增加了近34.5%。比GDP增幅高得多,可广东职工平均工资只比上年增长9.4%,比GDP增幅要低。有鉴于此,广东省从今年起实施“工资倍增计划”。计划从2008年开始。全省职工工资每年递增14%以上,到2012年比2000年工资水平翻两番。打算这么做的理由是,当年日本在高速发展期的时候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因此日本政府在上世纪60年代曾实施过“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7年日本提前完成翻一番的目标.实际国民收入增加了一倍。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内蒙古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从2003年到2012年这10年的时间,内蒙古财政总收入也随之不断增加,2003年全区财政收入为162.72亿元,2013年则达到2497.28亿元,增长了2334.56亿元。与此同时,自治区职工工资收入总额也在不断提高,2012年职工工资总额是2003年的4.70倍。其中,职工平均工资从2003年的11279元提高到2012年的47053元,增长了4.17倍。但是,在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我们发现,居民收入差距也在加大,工资  相似文献   

7.
信息动态     
《产权导刊》2011,(5):28-30
人社部:我国将力争职工工资5年翻番 京华时报4月19日消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在全国劳动关系工作会议上透露,"十二五"期间要以提高企业普通职工工资水平为核心.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内容,以非公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重点对象,努力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加快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实现企业职工工资增长不低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努力实现职工工资每年增长15%,5年翻番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邵宇 《中国经贸》2010,(14):96-97
本文以人民银行577户景气监测企业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近10年来的企业工资的增长规律,以及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工资增长与全员劳动生产率进行比较。基本观点:企业工资增幅低于ODP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幅度;工资总额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对物价上涨的压力和影响总体较小;今年以来小型企业工资增速明显快干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导致小型企业盈利水平降低和经营压力加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国外指数化工资调整的方法,并评价用此方法调整工资的优缺点。文章结合我国职工工资目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指数化方式调整我国工资的方案,综合了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和就业情况等多项因素,来共同决定工资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所谓的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就是工资总额随着经济效益的增长而增长,随着经济效益的下降而下降。企业实行工资制度,是1985年以来我国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和工资计划管理体制方面的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经过几年的实践,工效挂钩的成效是明显的,对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确保财政收入,保持职工收入合理增加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工资分配新的运行机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基本上达到了“国家多得,财政满意;集  相似文献   

11.
外商直接投资在广东经济增长关系中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1983~2009年广东GDP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得出结论。广东经济增长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非常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对经济增长影响是正向的,但作用较小,并且滞后期数不同,外商直接投资与广东GDP之间存在着不同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李清秀 《特区经济》2007,221(6):217-219
企业普通职工工薪报酬偏低是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它不仅损害了职工权益,而且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危害,它使劳动力价值被低估,劳动力再生产萎缩;造成“内需”不足,国内市场疲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激化劳资矛盾;造成对外贸易中摩擦增多,损失增大;还可能造成技术停滞。因此,必须尽快改变职工工薪报酬偏低状况。坚持与落实以人为本和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GDP和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工资标准与劳动要素的报酬;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健全工会组织、转变政府职能以及健全由政府行政部门、工会、雇主协会组成的三方利益协调机制和工资集体谈判机制是提高劳动要素的报酬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3.
袁芳 《特区经济》2009,(6):28-2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外商投资在广东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FDI与广东的GDP、就业、进出口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验证FDI对广东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吸引外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政府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如何,学术界目前还没有一致性的结论。本文通过对广东省1978~2007年的财政支出与GDP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广东省GDP和财政支出总量之间有着正向的关系,并且它们之间有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经济增长是财政支出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15.
郑嘉伟  卜正学 《特区经济》2010,(11):285-286
本文在分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投资和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能考察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与投资互动关系的联立方程组模型,用2SLS和3SLS方法估计结果表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在GDP中所占比重、转变产业结构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和公平双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1980~2007年的样本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判定了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资本形成总额、就业人口总数的时间序列均是带有一阶差分的趋势平稳过程,证实了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以及动态相关性。最后文章提出促进广东省经济增长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汤清  何月冰 《改革与战略》2011,27(5):25-27,49
文章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出发,得出我国GDP增加额主要流向企业和政府,居民的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造成我国投资过剩,内需不足;而不断扩大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降低了我国的消费率,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从对居民在城乡、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的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得出农村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女性的边际消费率较高,年龄介于35-44岁的居民具有高收入高学历的特征。文章认为,为拉动内需而转变发展方式应从增加居民的货币收入、抑制高房价、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女性就业率和加大社保与教育投入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谭明华 《特区经济》2008,(11):21-24
深圳GDP的高速增长促使环境拐点的提前到来,环境拐点的到来为深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换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绿色核算体系的视角下,深圳GDP高速增长的环境成本代价高昂。充分利用环境拐点的有利时机,集中进行污染顽症治理攻坚,加大环境资源保护力度,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目标,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探索和实践绿色GDP核算,构成了深圳新一轮经济和社会改革发展创新的基本标识。  相似文献   

19.
徐永新 《改革与战略》2010,26(3):101-104
构建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应从以下几面入手:一是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农民务农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二是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构建农民务工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完善有利于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体制保障机制;四是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构建有利于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政策保障机制;五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有利于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Using a growth accounting framework, we find that developing Asia grew rapidly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mainly due to robust growth in capital accumulation. The contributions of education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the region's past economic growth remain relatively limited. We also make long-run growth projections for developing Asia by combining the growth accounting framework with growth regression approach. Our baseline projections based on the model of conditional convergence show that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growth rates of the 12 developing Asian economies covered by this paper will be consistently lower for the next two decades than their historical performance. However, policy reforms in education, property rights,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n substantially raise GDP growth in the region and partly offset the slowdown in growth caused by the convergence phenomenon. Even under the baseline scenario, the region's share in the world economy will increase from the current 34 percent in 2009 to close to a half in 2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