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广西经济》2006,(5):48-50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务工经商,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20多年过去了,农民工的作用已经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如今农村劳动力转移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民进城务工已不仅仅满足养家糊口,他们更渴望融入打工的城市,做一个真正的城市人。因此,切实保护农民工权益,及时转换农民工身份,从根本上减少农民,完成从农民工到城市新移民的转变,促使城乡经济共同发展,已成为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舒燕  黎东生 《改革与战略》2008,24(10):134-136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文章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增长极理论具体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培育劳务品牌的理念,顺畅农民工进城务工途径。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在选择进城务工还是务农的过程中,是基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和继续留在农村的成本和收益,然后建立在这些成本收益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思考托达罗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产业》2007,(4):23-23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者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如何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十分关注的问题。在2007年全国“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就农民工的医疗保障、政治地位、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创新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涛 《老区建设》2006,(4):30-31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大规模的农民流动就业对我国传统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特别是对劳动力培训市场管理制度的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如何解决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加快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培训市场,亟需研究。一、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工作基本情况江西省是我国农村劳动力大省,全省现有农村劳动力1588万多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900多万人,目前江西省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已达400多万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大规模跨地区…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区域差异,有利于优化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区域协调发展。本文基于我国7省市农民工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区域差异,进城动力和阻力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农民工进城务工意愿依次上升,东中西部的主要进城动力分别来自于城市生活条件好、事业发展空间大、工作在城市,进城阻力都主要是城市消费太高。各区域农民工的月收入、工作行业、就业途径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进城农民工就业与生活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农民工目前在生活、就业、社会保障和权益保护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进城农民工就业与生活状况,我们分别对山东部分在城市、企业打工的农民工和农户中的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外派劳务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大国,全国农村有4.8亿人,其中富余劳动力约有1.5亿人。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已超出9400万人,出国务工是  相似文献   

9.
我国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 流动人口通常被界定为离开户籍所在地,在外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人口,或在流入地居住而没有本地户口的人。目前我国的流动人口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为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流动人口大批涌入城市,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也给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管理带来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进城务工农民作为我国劳动力结构中的主力军,为我国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但是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在享受城市基础保障服务上仍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文章结合当下实际情况,分析了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及其成因,阐述了构建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构建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期为我国社保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杨玉民 《科技和产业》2011,11(5):128-13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中出现了"留守妇女"问题。留守妇女在农村中承担着巨大的责任,既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又要操持家务,照顾老人,教育子女。对于推动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最近,笔者到西安一些郊区农村做调查,发现农村依然存在着许多严峻问题,尤其是大量农村青壮年纷纷外出进城务工,使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增收等面临人才、劳动力严重缺乏的尴尬境地,应亟须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关注农民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的生存环境令人堪忧,如何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志先 《科学决策》2005,(12):11-13
“农民工”作为一个身份概念,它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农村富裕劳动力逐步走进城镇,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产生的,它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它兼有农民与工人二者的双重身份。主要指在第二、第三产业中务工的农民,其特征有三:一是持有农村户口,而在城市、乡镇企事业单位工作;二是拥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但以在城镇务工所得为主要谋生手段及生活来源;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3/4,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由于农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以及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单位土地所吸纳的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产生了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由于农业现代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的低下,导致增加农民收入举步维艰,出于解决生计问题或者提高收入的动机,很多农民选择了进城务工这条道路,挣劳务费成了许多农民取得收入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趋势和重要途径.中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认真研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探索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对策,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大量农村劳动力或主动或被动流向城市,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社会群体。 2002年以来,中央政府接连发出系列文件,主旨是取消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与规定;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对农民工进城务工做好跟踪服务,保障农民工权益等等。2004年,中央政府又发文要求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力短缺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发出建设新农村的伟大号召后,新农村建设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开来,然而不可忽视的是,住绝大部分农村,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或经商,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现象突出,农业生产面临“后继乏人”的窘状,新农村建设而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焦元平  夏卫凯 《发展》2006,(12):30-32
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进入高速成长期,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踏上了城市谋生的征程,经过十多年的延续累积,进城务工的农民已经形成我国社会结构中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农民工”。目前,我国约有1.6亿。2亿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尚有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是,目前农民工的低收入无力承担城镇住房、子女教育和其他生活开支,更谈不上在大中城市定居。  相似文献   

20.
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是流动人口队伍中的重要群体,他们的流动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农村流动人口家庭却面临着流动变迁给他们的家庭关系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本文从流动人口夫妻关系的变化,对子女教育的影响以及农村家庭权威的转移三个方面,对农村人口流动给其家庭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