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会计趋同也日渐深入,2006年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已经在企业会计领域实现了国际趋同。企业会计改革暂且告一段落,政府会计改革的序幕应该马上拉开,而政府会计改革的核心是会计基础的转变,即由原来的现金制转化为应计制。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新会计准则.是在综合考虑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后做出的又一次重大会计改革,在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建成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几乎涵盖了现行所有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影响广泛,规范性强,填补了我国会计规范方面的许多空白.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进一步统一了会计原则,提高了准则的可操作性和可理解性.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会计基础。它的发布,必将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这一准则体系既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又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为我国各类企业现有的经济业务提供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标准。其发布实施,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总会计师》2006,(3):18-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一系列新的和修订后的会计准则,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这次发布的会计准则,是在综合考虑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后做出的又一次重大会计改革,在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建成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几乎涵盖了现行所有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影响广泛,规范性强,填补了我国会计规范方面的许多空白,  相似文献   

5.
桑莉 《现代企业》2008,(7):67-68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酝酿三年以久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并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以后逐步推广到其他企业施行。新准则的实施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建立起了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标准体系,这对于提高我国会计透明度、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燕辉 《电子财会》2007,(11):52-53
我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新准则)已于去年基本建成.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新准则的变化,虽然不会影响企业的内在价值.但相关会计处理原则的改变会带来公司帐面价值的变化,势必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造成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酝酿三年以久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并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以后逐步推广到其他企业施行。新准则的实施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建立起了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标准体系,这对于提高我国会计透明度、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的一整套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准则发布后,社会各界给予了广泛关注,证券界、企业界、学术界人士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继1993年会计改革后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计改革,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隹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9.
李东艳  姜璐璐 《活力》2006,(6):91-91
现行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指我国于1992年11月第一次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原会计基本准则)。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需要也日益迫切。2006年我国将构建起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小企业除外)各项经济业务的、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该会计准则体系由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  相似文献   

10.
韩梅芳  王玮 《财会月刊》2013,(12):26-28
继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发布后,财政部于2011年又出台了针对中小企业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并没有与《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9》趋同,而是更多地考虑了本国国情和报表使用者的需求。其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在科目设置和规则要求上也有较大不同,更好地体现了与税法的高度协调一致。在此背景下,全面反思《企业会计准则》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先进性和导向性,对实施会计改革,实现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肖镇 《西部财会》2010,(6):33-35
财政部发布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是在总结我国多年会计改革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最近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推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及其持续国际趋同而做出的重要规划和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会计之友》2007,(12Z):93-94
一、项目研究背景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新准则理顺了现行会计法规体系、消除了会计法规之间的差异,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同时,新准则考虑到目前中国经济的特点,保留了一些适合于中国国情但不同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它的颁布与实施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浅议新企业会计准则特点及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我国会计改革最重要的部分,新企业会计准则一经问世,就受到了理论界、实务界各方的广泛关注。此次我国基本建立了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如此大规模的准则变动,势必会对施工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总会计师》2006,(2):20-23
策划人语: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京举行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发布了5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标志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实现了实质性趋同。它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中国的会计界致力于提高透明度和执行高水准的执业准则,这既有利于会计职业,又有利于中国民众和整个中国经济。 从多维的视角研究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不仅可以规避企业因财务报表转换带来的财务风险,而且也可以加速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金人庆 《会计之友》2007,(2S):F0002-F0002
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实施。上市公司等企业需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师事务所需执行审计准则体系。实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是实现我国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提升我国会计审计整体水平所迈出的重要步伐;是推进企业改革、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企业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财政工作和会计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认真贯彻实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是当前财政工作和会计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当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化指导,加强宣传,严格管理,确保向新准则平稳转换并实施到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企业会计规范体系的建设也渐渐拉开序幕,并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日渐完善,至今已基本建立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体系趋同的会计规范体系。本文梳理归纳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变迁,随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的发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向纵深发展,同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也面临着复杂的问题与挑战,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必将成为我国会计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建立我国财务信息披露准则的必要性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颁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从总体来看.这次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起点高、内容完整、覆盖面广;建立起了较为科学完善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标准,填补了我国会计规范领域的诸多空白,并在会计计量、企业合并、金融工具会计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和突破。笔者认为.完整的会计准则规范体系应该由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确认和计量准则、财务信息披露准则三部分构成,财务信息披露准则是会计准则规范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建立我国财务信息披露准则的必要性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实施。上市公司等企业需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师事务所需执行审计准则体系。实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是实现我国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提升我国会计审计整体水平所迈出的重要步伐;是推进企业改革、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企业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财政工作和会计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认真贯彻实施会计审…  相似文献   

20.
我国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是继1993年会计改革后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计改革,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